美国与东南亚贸易协定含毒丸条款

日经中文网·2025年11月25日 16:42
美马协定含"毒丸条款",针对中国,或扩至东南亚。

美国特朗普总统(左)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东盟相关首脑会议期间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10月26日,吉隆坡市内,Reuters)

美国10月与马来西亚签署《互惠贸易协定》。允许美国因马来西亚与第三国签署威胁美国利益的协议而单方面撕毁协定,且美国拥有单方面解释权。虽然未指名具体国家,但明显是针对中国。类似协定可能会扩大到泰国、越南等……

围绕美国与马来西亚签署的贸易协定,马来西亚国内的反对声升高。原因是此项协定含有如果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签署威胁美国利益或安全的协定,美国可以单方面撕毁该贸易协定的条款。有人批评称这是侵犯主权的行为,专家指出这是一项“毒丸条款”。

此项贸易协定虽然未指名具体国家,但明显是针对中国。美国与柬埔寨也签署了类似协定。今后与泰国、越南谈判时可能也会列入该条款。东南亚有很多国家奉行中立外交,美国此举被认为意在阻碍这些国家与中国接近。

马来西亚国内出现批评声音

“这既不是投降、背叛,也不是卖国、新型殖民地化”,在11月4日的国会上,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不得不对贸易协定引发的批评进行反驳。

导火索是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访问马来西亚出席东盟(ASEAN)相关首脑会议时双方签署的《互惠贸易协定》。虽然美国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从25%降至19%,但外界普遍认为马来西亚被迫签署了对美国有利的协定。

从协定的内容来看,大部分为美国提出的要求。美国把农产品、化学品等广泛领域的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时,关税税率将会下调或者取消。同时决定由马来西亚方面购买美国波音生产的飞机。

受到严厉批评的是美国在协定中列入的“第三国”相关条款。该条款规定,如果马来西亚与“损害美国重要利益的国家”签署新的贸易和经济协定,美国可以撕毁《互惠贸易协定》并恢复最初的对等关税税率(25%)。

协定还明确提出,关于美国对第三国商品和服务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如果认为对保护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可以要求马来西亚采取同样的措施。

尽管协定没有明确提到“第三国”是哪个国家,但无疑是针对中国。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教授Simon Evenett在论文中指出,美国与马来西亚的协定“含有毒丸条款”,并解释称这是美国在中美对立背景下对马来西亚进行的“忠诚度测试”。

毒丸条款是经济术语,指企业采取的反并购措施。Evenett将美国阻止马来西亚接近中国比喻成了企业的反并购行为。

美国“拥有单方面解释权”

据Evenett介绍,尽管近年来贸易协定中的毒丸条款有2018年《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的先例,但此次与马来西亚的协定“美国拥有单方面解释权”。

该协定签署后,马来西亚的在野党强烈反对。国民联盟(PN)的阿兹敏·阿里(Azmin Ali)在声明中批评:“剥夺了我们的经济主权和政策空间,是单方面的内容”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Mahathir)也批评:“等同于放弃了国家独立”。

马来西亚政府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作为签署协定的交换条件,马来西亚获得了将对等关税降至19%、以及将棕榈油、橡胶制品等1711项本国重要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征收范围之外的承诺。

针对批评,马来西亚负责贸易事务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东姑扎夫鲁(Tengku Zafrul Aziz)强调,这是经过综合考量后得出的“最佳结果”。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估算,如果美国对马来西亚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维持在19%,马来西亚对美出口额将减少10.4%。如果关税税率进一步上调,造成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毒丸条款可能会扩大到泰国、越南等国

美国在与马来西亚签署协定的当天,还与柬埔寨签署了一份明确包含类似条款的贸易协定。美国与泰国、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谈判时,也有可能纳入此类毒丸条款。

尽管日美贸易协定中不包含明确的毒丸条款,但美国9月发布的总统令中有“如果日本未履行基于协定的承诺,总统可根据需要修改本命令”的表述。

此前,很多东南亚国家一直避免明确站队美国或中国,而是采取重视与两国关系的立场。作为东盟(ASEAN)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各国无法忽视的存在。

Global Asia Consulting公司的Samirul Ariff Othman指出此类条款是“遏制(马来西亚在)与中国达成新协定时规避风险的内置手段”。此次的毒丸条款对于希望与中美两国均保持良好关系的东南亚国家而言,蕴含着打破微妙平衡的风险。

不过对于毒丸条款的实际效力,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没有条款文字表述的那般强硬”(Evenett)。Viewfinder Global Affairs公司的Adib Zalkapli指出,协定的履行“将取决于未来的中美关系”,并表示“有必要观察中美贸易摩擦今后是否会缓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佐藤史佳,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