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步入1万美元时代

日经中文网·2025年11月24日 10:53
铜价创16个月新高,供应短缺与AI需求推动价格破万。

铜价刷新了1年零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铜被认为是数据中心和纯电动汽车等产业不可缺少的“新时代石油”,需求持续扩大已成为共识。美国高盛10月上旬发表了以《1万美元将成为新的价格下限》为题的报告……

铜的国际价格正处于历史高位。押注矿石短缺和数据中心需求等概念的投资资金正在推高市场。特别是有观点认为矿石短缺的问题目前无法解决,铜锭减产的担忧也在加强。也有观点认为,铜价可能稳定在每吨一万美元以上的水平。

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货在10月29日一度触及每吨1.12万美元,创出2024年5月20日以来的新高。进入11月后仍维持在最高点区域。

对矿石供应的担忧是因为现在的行情坚挺。9月上旬,拥有世界第二大生产规模的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伯格铜矿发生了泥石流事故。此外,刚果民主共和国和智利的主要矿山也相继发生事故,今年出现了好几次供应中断,市场对铜的供应隐忧加剧。

铜被认为是数据中心和纯电动汽车(EV)等产业不可缺少的“新时代石油”,需求持续扩大已成为共识。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测称,2025年的铜锭消费将同比增长3.0%,2026年同比增长2.1%。国际能源署(IEA)预测称,在设想推进脱碳化的“净零排放情景(NZE)”下,2050年的铜需求将比2024年增加5成以上。

铜的国际价格在2011年首次突破了1万美元。之后也数次出现突破1万美元大关的情景,但都未能站稳脚跟。价格水平持续稳步上升,从年平均价格(以收盘价为准)来看,截至2025年11月11日涨至约9750美元/吨,接近1万美元。与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相比上涨了6成,可以说铜的高价已固定下来。

美国高盛10月上旬发表了以《1万美元将成为新的价格下限》为题的报告。报告指出,由于矿山供应制约和人工智能(AI)等的需求增长,将铜价设定1万美元这一下限,认为2026~2027年将在1万~1.1万美元的范围内震荡。

市场也出现了铜锭减产的预期。冶炼公司的收入来源是以矿石加工铜锭的加工费。目前,由于矿石品质低下等原因,作为卖方的矿山公司提高矿石售价的“卖方优势”已成为常态。从矿山事故发生之前起,冶炼公司就很难盈利。

日本国内的冶炼企业已开始减产铜锭。三菱材料10月宣布,2025年10月~2026年3月生产的铜锭量将比上半年度减少14%。矿石的采购条件恶化被列为原因之一。三菱材料和JX金属等4家公司11月11日宣布,将开始协商铜的原料采购等的业务合并,意在通过合并提高竞争力。

如果事故导致矿石短缺进一步加剧,解决加工费低迷将更加困难。日本市场风险顾问公司(Market Risk Advisory)的共同代表新村直弘指出,“正如西班牙和韩国陷入困境一样,日本以外的铜锭也有可能加速减产,这一点无法否认”。

如果广泛产业不可缺少的铜持续走高,很可能会转嫁到最终产品的价格上。此外,也需关注这种趋势可能加速铝等替代品的应用。如果投资资金进行获利性抛售,铜价可能会出现调整,但此次上涨趋势背后的矿石短缺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需要高度关注铜价可能围绕每吨一万美元水平的走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山田周吾,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TA没有写简介,但内敛也是一种表达

下一篇

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未来趋势。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