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自由职业平台的生存图鉴

复旦《管理视野》·2025年11月21日 09:43
从被动到主动:未来自由职业市场的希望

据麦肯锡(McKinsey)2024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已有71%的组织在至少一个业务领域常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这一前所未有的普及速度,引发了全球对于AI将如何冲击劳动力市场的热议:AI究竟在替代谁的工作?

在这场变革中,自由职业平台因其“短期+远程+高流动性”的用工特征,被视为观察AI影响的“前哨”。尤其是在全球性的在线自由职业平台(如Upwork、Fiverr、Freelancer等)上,大量原本依赖人力完成的短期项目,是否正在被AI抢走?

近期,一项基于全球领先自由职业平台大数据的研究,揭示了生成式AI如何重塑自由职业市场的格局。以ChatGPT、Midjourney等为代表的文本与图像生成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冲击线上自由职业生态。写作、设计、编程等原本相对稳定的任务需求,正在显著下滑。

这项研究追踪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近140万个任务的变化,揭示了AI如何迅速替代部分传统岗位。研究发现,自ChatGPT发布后的短短八个月内,那些更易被自动化的任务(如写作、软件开发、网站与APP开发)自由职业需求下降了21%,远高于人工密集型任务(如数据录入、视频制作、音频处理)。

具体来看,写作类任务需求下降幅度最大,达30.37%;软件与应用开发类任务下降20.62%;工程设计任务则下降10.42%。这表明,越是结构化、重复性高的任务,越容易被生成式AI取代。

不仅是文字创作,图像生成领域同样受到冲击。随着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和DALL·E2等AI工具的普及,平面设计类任务需求下降18.49%,3D建模任务下降15.57%。这说明,生成式AI已不再只是替代单调劳动,它开始具备挑战创意型工作的能力。

推动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公众对AI“可替代性”的认知加速提升。通过Google Trends搜索指数(SVI)分析发现,用户对“ChatGPT + 写作”“ChatGPT + 软件开发”等关键词的搜索量迅速上升,而对应任务的发布量却在同步下降。换句话说,人们越意识到AI可以取代这些任务,对应岗位的市场需求就越快速萎缩。这种认知与市场反应的联动,进一步印证了生成式AI对自由职业市场的直接影响。

#1

谁在最先失去工作?

平台数据与任务分析进一步表明,AI的替代效应存在明显的技能层次差异:初级和中级自由职业者承接的任务最容易被AI取代。

以写作为例,过去常见的博客文章、基础文案等任务,如今生成式AI几秒钟内即可完成,甚至质量优于多数普通写手。原本发布这类任务的雇主,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直接使用AI生成内容,以降低成本、节省时间。而具备高技能的自由撰稿人,例如负责深度策划或高质量专题写作的人才,由于AI尚难胜任这些复杂任务,反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多认可。

设计领域同样如此。简单的Logo设计、宣传海报制作,已大量被AI工具取代;但更高阶的创意设计与品牌战略,仍然依赖人类主导。这类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独特的创意思维和对品牌语境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AI虽然取代了一些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自由职业市场都陷入危机。研究指出,那些尚未被AI取代的任务,其复杂性和报酬反而有所提升。这可能意味着AI正在催生一批全新的高技能岗位。这些新岗位需要更高层次的创意、批判性思维,以及对AI工具的专业运用能力。

例如,基础写作任务可能由AI完成,但高端内容创作、深度分析报告撰写,甚至与AI协同生成内容与管理流程等新型任务,反而呈上升趋势。这种转变要求自由职业者掌握与AI协作的能力,具备更强的创造力和专业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在雇用自由职业者时的偏好也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雇主倾向于选择那些明确标注掌握“ChatGPT使用技能”的自由职业者。相关任务发布量正在上升。这表明,AI协作能力不再是加分项,而正在成为自由职业市场中的“刚需”。

#2

从被动到主动:未来自由职业市场的希望

AI带来的变革迅速而猛烈,但人类应对变化的能力也从未被低估。

近期,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判断:AI 带来的冲击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它的核心挑战不是工作岗位的消失,而是技能的错配。

他的研究指出,AI时代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技能摩擦”。这与过去几次工业革命有显著不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厂制逐渐取代了作坊手工业,虽然大批工人离开家庭作坊进入工厂,但工厂生产反而降低了对技能的要求。为了压低成本,许多工厂甚至雇佣童工,只支付极低报酬,从中榨取利润。这最终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卢德运动”——工人砸毁机器以表达抗议。

而今天的 AI 革命则大为不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劳动者必须提升技能才能适应新技术的时代——要知道即便在蒸汽机和电力革命的年代,工人也并不需要学习太多新技能。

那么,AI时代到底需要哪些新技能?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认为,企业最需要的,是具备数据理解能力的员工。他指出,“数字能力”(digital skills)正是AI时代的核心技能。

相比以往的工业革命,这次AI 革命对提升劳动者技能的要求是最显著的。越是技术先进的企业,越需要提升员工的技能。因此,虽然信息摩擦是劳动力市场调整缓慢的一部分原因,但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技能不匹配。良好的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有力手段。

除了职场个人的改变,劳动力市场也面临动态调整。劳动者和企业都需要在教育、培训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投资,以便在受AI影响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促进公平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社会安全网和再就业计划支持失业工人,并鼓励创新和创业。

AI还将极大地影响管理决策,企业高层管理者有必要考虑人工智能对企业运营各个方面的潜在影响。管理层应主动识别那些更容易实现自动化的任务,并辨别出那些更需要AI补充技能的生产环节。企业可以利用 AI来提高效率和创新,但同时也应制定战略,为从自动化岗位过渡的员工提供足够的支持,可以通过提供持续学习途径,更好地让员工为未来做好准备,从而确保在企业管理中实现组织复原力和员工成长。

诚然,技术进步无法阻挡,适者生存的法则依旧有效。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技术革命在带来短暂阵痛的同时,都会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机会。在这个变革的时代,“AI替代了谁”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谁能与AI协同共赢”,这将决定未来的竞争格局。MI·趋势

本文改写自全文:

Demirci O, Hannane J, and Zhu X. Who is AI replacing? The impact of generative AI on online freelancing platforms[J].

Management Science, 2025.

原作者:Ozge DemirciJonas HannaneXinrong Zhu

哈佛大学数据数字设计研究院博士后

德国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商学院助理教授

改写者:谭相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ID:BKfudan),作者:《管理视野》,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洞悉商业世界,还原实践于管理逻辑中。

下一篇

对于志在从中国技术卷王蜕变为“世界一流车企”的奇瑞而言,这堂昂贵的公开课,需要被真正学懂、学透。未来的道路,不仅需要技术的持续突破,更需要品牌建设的耐心与智慧——这或许是比攀登999级天梯更为艰巨的挑战。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