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天的“空嫂”招聘,已婚女性也不买账?
本质上,空乘这个职位的要求,是能够得到机舱各处的身高,是达标的游泳水平(紧急迫降时需要)和体能素质,是一系列高空作业的应急反应能力,而不直接与性别和婚育挂钩。
因此,我们在飞机上认为一个空服人员做得好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种耐心和服务质量,是长期专业化培训和实践的成果,而不是个人婚育经历带来的“加分项”。
坐飞机时遇到已婚已育的女性空乘,要叫空姐还是空嫂?网友们为了这件事差点吵起来。
前段时间,春秋航空发布了一个客舱乘务员(空嫂)专项招聘计划。招聘面向已婚已育女性,年龄放宽至40岁,身高在162cm到174cm,需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没有工作经验和专业的限制。
这则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全网关注,“空嫂”这个概念一下子上了热搜。
有人表示肯定,理由是“妈妈简直是世界上最坚忍的人 没什么难缠的旅客是搞不定的”,也有人对这个称谓表示质疑:“还以为是招聘员工家属呢”“为什么要区分空姐和空嫂,难道空少结婚后要叫空夫了吗?”“结婚了的女性,天生就是照顾人的命么?”
根据春秋航空招聘负责人的公开回应,“空嫂”一词在业内由来已久,主要是为了和未婚未育的应聘者区分;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空嫂,具备亲和力等优势,尤其擅长照顾儿童,还是“知心大姐”。
(图/《冲上云霄》)
这几年,关于民航业女性从业者的讨论不绝于耳,人们为湖南航空的空姐换下高跟鞋、穿上平底鞋的改变而叫好,也为山东航空鼓励空乘“可以自己决定穿什么”而感到高兴。如今的“空嫂”争议,正是当代社会观念持续变化的一个缩影。
01
“空嫂”到底怎么来的?
其实,这一次的“空嫂”争议,不论是春秋航空还是网友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比起青春靓丽的外表,客舱乘务员的安全素养、服务技能和应急能力更加重要,因此在招聘中不应歧视已婚已育的女性。
区别在于,企业觉得专门招聘“空嫂”为职场妈妈提供了更多岗位,是做了好事;但网友则更进一步地认为,在岗位名称中根据婚育情况将女性空乘分为“空姐”和“空嫂”,就是一种不容易被觉察的歧视,默认生过小孩的女空乘更擅长服务儿童旅客,也是一种刻板印象。
(图/《紧急迫降》)
而如今看来略显刺眼的“空嫂”,在民航体系里,一度是个常用的称谓。
时间回到20世纪90年代,民航业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招聘同步进行,国家推动“民航企业化”和“服务社会化”,一些航空公司会到纺织厂、女工群体中招聘,女工们形象好、纪律性强、吃苦耐劳,还能推动再就业。
“空嫂”这一词语里的“嫂”,在当时的话语体系里对应的是朴素、亲切的劳动者形象,既有职业化的一面,又不失性别特色。
“妇女能顶半边天”,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女性走出家庭,去到工厂、学校以及广泛发展的服务业就业,“双职工”成为了主流社会结构。
过去的历史变化,带来了“空嫂”的行业统称,也支持着春秋航空这样的商业公司,秉持着扩大就业的愿景,促进更多已婚育女性就业、进入管理层。
这次招聘“空嫂”的新闻一出,一部分网友觉得这是某种进步的体现,毕竟已婚育的女性在家务劳动和育儿上的价值能够被“社会化”,被看到和尊重;也有人横向对比:“年轻漂亮的空姐有啥用?培训完了还不是去当网红?空嫂多稳啊,不轻易焦虑和跳槽。”
但更多的质疑也会落在“空嫂”这个称谓上。为什么明明有“客舱乘务员”这样的标准化的称呼,还要根据女性的婚育状态,来把不同的女性职工分成空姐和空嫂呢?
(图/《喜人奇妙夜》)
相比之下,男性空乘从未根据婚育情况被区分,从航司到社会也都不会对他们照顾儿童旅客的能力有格外期待。如果是有小孩的“空少”,反而在很多讨论场景下被自动赋予其“好爸爸”“好丈夫”的角色,他们挂在嘴上的是责任,是“赚更多的奶粉钱”,而并非被要求付出更多作为“照护者”的努力。
如果一味沿用“空嫂”的思路到更多市场化的服务业之中,那么女性在专业职场身份的塑造之外,作为传统家庭照护者的角色,还会被无限地加重和强调,无疑是一种双重规训。或许,这才是真正引得网友们争论的核心。
02
空姐的能力,不必和婚育挂钩
早在2013年左右,春秋航空就招聘过“空嫂”,但许多40岁以上的应聘者没有通过选拔,原因是身高、体重等硬指标不达标。
这也就涉及到了民航客舱乘务员在招聘中的标准问题的讨论。
(图/《冲上云霄》)
无论是哪国航空公司,对于空乘身高或伸手可及的距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英国航空公司规定,求职者需要有至少2.01米的垂直操作范围,而这样对身高的最低要求是1.57米左右;挪威穿梭航空的招聘需求里写,求职者身高要在1.6米以上,要会游泳,无犯罪记录,有限制的文身规定,拥有工作许可证,等等。
此外,经常搭乘外航的人也会发现,欧美航班上的很多空姐空哥,其实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其背后固然有欧美航空发展时间更久、工会体系成熟、服务业老龄化的原因,也与当地社会文化观念中相比较年龄,会更强调服务经验有关。
相比较而言,亚洲的航空公司对客舱乘务员的形体美更加在意,空姐们也以年轻靓丽的美而著称,大部分航空公司对入职者有比较严格的身形要求,但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公司也更看重工作能力而非控制体重之类的外在要求。
(图/《通往机场的路》)
至于婚育状况,在很多国家的求职中,会和种族信仰、性取向等一道,受反歧视法保护,求职者有权不透露其状况,多数航空公司通常也不会将其作为某种标准,写进招聘启事之中。
不过,据路透社在2014年的一篇报道,大名鼎鼎的卡塔尔航空和阿联酋航空也曾被国际组织指出了“性别歧视”和“婚育歧视”。
卡塔尔航空曾规定,禁止机组人员(大多数是女性)在受雇的前五年内结婚;而阿联酋航空公司一度的政策是,女性空乘在入职后的前三年怀孕,必须离职。
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的说明指出,20世纪70、80年代,这类歧视在行业内很多,但如今已经成为过去式,除了海湾地区的个别案例外,已经很少见了。上述航空公司也在后来修改了相关政策。
脱口秀演员嘻哈分享自己曾为空乘的经历。(图/《喜剧之王单口季》)
本质上,空乘这个职位的要求,是能够得到机舱各处的身高,是达标的游泳水平(紧急迫降时需要)和体能素质,是一系列高空作业的应急反应能力,而不直接与性别和婚育挂钩。
因此,我们在飞机上认为一个空服人员做得好的时候,可以想一想,这种耐心和服务质量,是长期专业化培训和实践的成果,而不是个人婚育经历带来的“加分项”。
03
未婚育女性装已婚育求职,谁错了?
在这一波讨论中,春秋航空可能会感到委屈,因为根据婚育情况判定女性工作的情形并不是它的独创,甚至也不是航空行业的特例,而是广泛见于各行各业中。
有时候,已婚已育女性会被歧视,因为她们被认为分出精力照顾小孩而无法全情投入工作;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未婚未育女性也会受到歧视,原因在于用人单位认为她们即将婚育,怀孕、哺乳期间无法正常工作,会让企业方利益受损。
最近几年,后一种情况出现得越来越多,甚至许多30岁左右的未婚育女性开始选择在求职时假装已婚育,才能顺利拿下一份工作。
(图/社交媒体截图)
在杭州从事文职工作的小艾即将在眼前的公司待满一年,她长吁一口气,“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年前,她29岁,未婚未育,因为想休息以及照顾生病的家人,有了工作上两年的“空窗期”。重新找工作三个月都无果后,在现在这家公司面试时,因为面试官对她的婚育状况问得很细,小艾一狠心,说了谎:“结婚了,孩子两岁了。”
说一个谎就得找更多的谎去圆。同事们谈论家庭、小孩的时候,总会问起她的孩子,还追看过照片,小艾不得不发了堂姐儿子的照片。后来,新鲜劲过去了,大家也就没再追问了。
在小红书上,和小艾这样隐瞒婚育状况的女性求职者还有很多。她们大多是30岁以上、未婚育,担心公司觉得自己不稳定。还有很多人谈论起大龄女性求职的鄙视链,“未婚未育还不是最惨的,已婚未孕才是最底端。”
(图/社交媒体截图)
另一个维度上,这些装作已婚育求职的人,还需要承担对应的法律风险。
北京市盈科(南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杨雨告诉本刊,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不得因婚育受到歧视,但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在求职中,企业不能问婚育状况,“法无禁止皆可为,这是个软性的职场文化”。
苏州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透露,大部分公司都会要求求职者填写应聘登记表,包含学历、履历、年龄在内,婚育状况也在其中,并且加上一句备注“上述均为事实”,“如果对方谎骗婚育事实,公司可能会通过信息造假来主张辞退。”
对此,杨雨也表示:“如果信息造假,受聘者确实是需要负起法律责任,这个行为从法律上看也不可取,但你可以借助法律的帮助,来指正公司因为你婚育而区别对待的不公。”
(图/《梦想成为律师的律师们》)
现实生活中,杨雨经手过大量女性雇员因生育而陷入公司歧视的案子。她最近的一个当事人就是在怀孕后,公司给她安排了更多加班的工作,想要用软手段逼走她。
在大多数的案例中,杨雨都是在做一种法律层面的调停和平衡,“比如建议女性雇员与公司协商,以期达到双方的利益平衡,她可以先依法领取产假期间的基本工资,待产假结束后,再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样一来,当事人能顺利拿到由公司代发的生育津贴,公司也避免了违法解除孕期劳动者的风险。”
回到前面的讨论,如果从春秋航空到更多企业和行业都把“已婚育”看作女性求职的优势,就更应该重新思考工作与人之间的关系。毕竟在鼓励婚育的环境下,当小夫妻们想再要二胎乃至三胎,育龄期女性依然会面临上述法律案件里当事人可能面临的被歧视状况。
(图/社交媒体截图)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依然还是做难而正确的事,即跳出婚育的框架,一方面,回到女性本身的能力来谈论工作这件事,另一方面,为因生育而处于职场歧视中的女性,提供更多的社会层面的保障。
当你得到一份工作,完全是因为个人能力匹配,而与年龄、相貌、婚育状况、家庭背景无关,这样的未来,理应存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艾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Gulf airlines defend female cabin crew policies,Reuters,2014-03
2. 从下岗纺织女工到上航空嫂,她们再聚首畅叙28年心路历程,劳动报,2023-09
3. 招聘已婚已育“空嫂”引热议,航空公司回应,澎湃新闻,2025-10
4. 没人比春秋航空更懂空嫂,闻旅,2025-10
5. 航空公司招聘40岁“空嫂”,不卡年龄,仍卡身高体重,南方周末,2025-1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朴珍珠,编辑:陆一鸣,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