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专网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通道,但当年高低入局的云厂商如今开始低调退出

物联网智库·2025年08月25日 19:11
5G专网领域洗牌继续进行。

市场研究公司SNS Telecom & IT最新发布的《5G专网市场:2025-2030年》报告显示,2025年至2028年间,预计垂直行业在5G专网上的投资将以约41%的年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底超过50亿美元。从2018年全球第一张5G网络商用开始,到2028年商用10年,用了10年的时间,5G专网这一备受高度关注的业务,获得每年全球5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是一路走来并不是很顺利。今年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5G专网的供应商结构变动明显,一些重磅玩家退出该领域。然而,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下,5G专网依然具有明显的价值,随着供应商群体洗牌继续进行,预计供应商会更加聚焦,规模化的优势也会逐渐显现。

虽然基数还比较低,但5G专网收入已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在国内,经过六年的发展,5G行业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5G专网开始快速发展。中国移动在其财报中披露了5G专网相关收入,2024年报显示,其5G专网业务收入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61%;2025半年报显示,5G专网收入为61亿元,同比增长57.8%。中国联通在2025半年报披露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60%,未披露收入总额;中国电信财报未披露5G专网收入和增速数据。

当然,虽然5G专网近2年实现快速增长,5G专网目前还无法成为收入的重要引擎。例如,2025年前半年,中国移动的5G专网收入占政企市场收入5.16%,占主营业务收入1.12%;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公布收入总量数据,但预计占据政企和总体收入的比例不高。不过,在超过50%以上的增速驱动下,5G专网确实成为一个亮点,若能保持这一增速,则在不远将来会成为一个重要收入增长点。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6月,我国“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5G虚拟专网达5.8万个,广泛覆盖工业、港口、医疗、能源等重点应用场景。目前,国内5G专网基本是通过虚拟专网形式提供服务,在前期形成的示范效应下,其他领域会持续复制扩散。

互联网巨头悄然退出,5G专网市场洗牌加快

在5G商用前几年,5G专网被视作5G时代一个重要的业务模式,吸引各类厂商入局,提供5G专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部署落地,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IT厂商、互联网巨头、制造业巨头、Open Ran等企业都对此寄予厚望。笔者曾提过,相对于公网市场,目前专网市场空间有限,但现有玩家数量不少,未来会有一轮优胜劣汰的过程。如今看来,这一市场的洗牌已经启动,其中,互联网巨头已开始悄然退出。

此前,亚马逊旗下云计算巨头AWS、微软旗下的云计算巨头Azure和谷歌旗下的谷歌云这三大全球云厂商纷纷高调入局5G专网,而如今确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5月,AWS确认,已停止销售其2021年推出的5G专网服务。该公司表示,频谱资源限制和第三方硬件依赖阻碍了服务发展,客户正转向更符合需求的替代方案。不过AWS仍保留2023年推出的”集成式AWS私有无线”计划,继续通过德国电信、KDDI、Orange等运营商合作伙伴提供企业专网服务。

与此相对比的是AWS推出5G专网产品时的乐观:AWS Private 5G是AWS的一项新的托管服务,旨在让企业能够非常便捷地自建5G专用网络,这是一套集网络规划、集成、部署、管理、扩展等端到端的5G专用网络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最大的特点是预集成,提前将5G专网所需的小基站射频单元、服务器、核心网和接入网软件进行集成,客户不需要花费时间再配置,设备上电后即可实现网络部署,整个过程中更多是客户自行部署和通过AWS云端平台自行配置,类似于DIY的部署模式。AWS宣布,AWS Private 5G让企业只需几天时间,即可采购、部署和扩展5G专网,而非几个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5G专网部署的门槛。

无独有偶,微软Azure在今年初也发布公告,提出其5G专网核心服务将于2025年9月30日停用。为防止任何服务中断,请客户在2025年9月30日之前迁移到微软的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例如诺基亚、爱立信的5G专网服务或选择其他专用网络解决方案。

虽然谷歌目前没有公开发布对于5G专网服务的未来态度,但似乎在各类场合这家巨头也不去太多推荐其5G专网服务。

在笔者看来,除了AWS提到的频谱资源限制和第三方硬件依赖因素外,整体市场的演进也导致互联网巨头放弃5G专网这一领域,主要包括:一是5G专网市场规模未达预期。这些互联网巨头数年前推出5G专网服务,但经过几年发展,5G专网市场规模依然有限,数年内不能产生收益。例如,去年Azure云业务进行裁员,其中运营商团队是重灾区,直接影响5G业务的提供。二是AI成为核心关注点,大幅度挤占了5G相关资源。当前,大模型是科技领域最热门的方向,各家厂商投入更多精力,此前发展的5G业务显得比较落寞。

各家研究机构对于5G专网的预测需要进行调整

前几年,在公有云厂商入局背景下,5G专网被认为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基于蜂窝无线专网的发展,全球多家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对蜂窝无线专网的预期比较乐观,纷纷发布各类研究报告预测其快速发展。

例如,市场研究机构Berg Insight发布报告称,截至2021年全球私有LTE/5G网络超过1000张,到2026年全球这一数据将达到13500张以上,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7%,其中5G专网将占据主流,接近1万张,而LTE专网不足4000张。

IDC研究预测,到2026年,全球私有LTE/5G基础设施收入将达到83亿美元,与2021年的17亿美元相比有显著增长,在2022-2026预测期内,预计将实现35.7%的年复合年增长率。

ABI Research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6年全球5G专网支出将超过5G公网,这一预测似乎更为激进。若按ABI Research的预测,到2026年蜂窝无线专网资本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

当然,5G专网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5G赋能千行百业也是一个“长跑”,并不能一蹴而就。对于这一领域的预测,需要根据市场进展持续进行更新。

5G专网依然意义重大

SNS Telecom & IT研究报告指出,随着最终用户组织加大其数字化和自动化举措力度,部分5G专网部署已进入实用且显著效益日益显现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5G专网在一些领域已带来显著成效:特定制造、质量控制和内部物流流程的生产效率提升幅度达20%-90%;仓储设施节省55%的人力成本;多式联运铁路枢纽运营支出降低高达40%;炼油厂工伤事故和有害气体排放分别减少20%和30%;地下采矿作业人力需求减少50%。

在专网频谱方面,SNS Telecom & IT指出,频谱开放政策——特别是针对中频段 5G NR 频段,如 n40 (2.3 GHz)、n38 (2.6 GHz)、n48 (3.5 GHz)、n78 (3.3-3.8 GHz)、n77 (3.8-4.2 GHz) 和 n79 (4.6-4.9 GHz))的共享和本地频谱许可框架——在加速 5G 专网采用方面正发挥关键作用。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芬兰、瑞典、挪威、波兰、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巴林、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澳大利亚和巴西在内的多个国家/地区市场的电信监管机构,已发布或正在推进授予共享及本地许可频谱接入权限。我国去年年底召开的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中提出,“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对于5G专网频谱释放给出了信号。

SNS Telecom & IT提到,电信运营商凭借广泛的授权频谱持有量、基础设施资产和蜂窝网络专业知识,在5G专网市场持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在5G时代更加聚焦垂直领域B2B机遇,移动运营商正积极参与多元化项目,到将本地5G基础设施与用于广域覆盖的专用公共移动网络资源切片相集成的切片式混合公私网络。除了运营商之外,无线通信设备厂商如爱立信、诺基亚、华为、中兴等也是5G专网的重要供应商,另外,西门子等工业巨头也切入该领域,直接为用户提供专网服务。

未来,预计5G专网领域优胜劣汰依然会持续推进。随着5G-A发展、频谱政策落地以及行业数字化需求提升,5G专网的价值会进一步体现出来。虽然企业对AI的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5G专网投资,但在长远来看,5G专网和AI具有协同工作的优势,正如Verizon和英伟达在一次合作中强调5G专网和AI协同作用一样:我们正在利用5G专用网络和专用边缘节点方面的优势,结合英伟达的AI计算能力,实现需要安全性、超低延迟和高带宽的实时AI应用,这些专用5G网络的显著特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物联网智库”(ID:iot101),作者:赵小飞,36氪经授权发布。

+1
1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中国厂商继续加大发力。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