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赛道火力全开,国内厂商加速崛起,多家公司业绩向好
8月25日,AI芯片概念开盘后冲高,科德教育(300192.SZ)一字涨停,走出2连板。此外,艾布鲁(301259.SZ)涨超16%,海光信息涨12.95%。
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AI芯片成为支撑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机构认为,国内少数具备AI芯片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
利好消息持续释放
近段时间以来,AI芯片领域利好不断。
DeepSeek近日发布DeepSeek-V3.1。据了解,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表明未来基于DeepSeek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有望更多应用国产AI芯片,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加速建设。
同时有外媒报道称,英伟达暂停生产H20晶片,英伟达已要求部分供应商暂停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人工智能芯片生产工作,国产替代的预期因此增强。此外,欧盟计划向美国采购400亿美元人工智能芯片,进一步凸显全球对AI产业的重视。
国内方面,自今年5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项目筹备会。据媒体报道,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规模为5000亿元,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
国产力量加速突围
近年来,随着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及端侧AI等需求快速增长,AI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德勤中国发布的《技术趋势2025》中文版报告,2024年全球AI芯片销售额超过570亿美元,占比达到11%。预计到2025年,新一代AI芯片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到2027年全球AI芯片市场将增长至4000亿美元。
国内方面,2025年的中国AI芯片市场发展明显提速。根据伯恩斯坦发布的《2025中国芯片行业大报告》,国产AI芯片销售额从去年的60亿美元增长至160亿美元,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42%,增速达到112%,几乎是国外芯片的三倍。可以说,国产芯片第一次用“量”切走了市场蛋糕。
在2025年910亿美元的AI资本支出中,互联网和云厂商400亿,国企投入200亿,地方政府投入150亿,这股力量正推动国产芯片走向舞台“主角”。
多家机构认为,高端AI芯片国产化进程持续加速。浙商证券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除AI云服务器行业成长本身带来的AI芯片需求增长外,国内云厂商对AI芯片国产化率的诉求也在提升,为本土AI芯片需求带来了共振。
开源证券分析称,我国AI芯片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以华为昇腾910B/910C为代表的产品在算力性能上已显著超越英伟达H20,寒武纪-U(688256.SH)等企业也在持续推出迭代产品,国产算力芯片在技术层面已经具备自主可控能力。
多家公司业绩向好
在A股市场中,布局AI芯片的个股共有34只。从业绩上来看,根据目前已披露的半年报业绩数据,按照半年报、业绩快报,以及业绩预告下限统计,已公布业绩的19只AI芯片股中,海光信息(688041.SH)、炬芯科技(688049.SH)、瑞芯微(603893.SH)等13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奥比中光-UW(688322.SH)实现扭亏为盈。
奥比中光-UW在半年报中指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半年报的盈利。奥比中光-UW表示,公司成立第二年便启动自主芯片研发计划,现已完成超过10款芯片流片,涵盖iToF、dToF感光芯片及专用ASIC算力芯片等。
海光信息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为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海光信息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5年上半年,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公司深化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合作,加速产品在客户端的导入。
寒武纪-U表示,公司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随着大模型领域的快速发展,公司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及指令集针对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将在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功耗、面积等方面提升产品竞争力。
股价表现方面,继上周五大涨7.73%后,AI芯片概念今日大幅高开,科德教育实现2连板涨停。截至中午收盘,艾布鲁涨16.18%,海光信息涨12.95%,云天励飞涨10.01%。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览富财经网”,作者:览富财经网,36氪经授权发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览富财经网”,作者:览富财经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