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京东不打了,一个扩张拼好饭,一个力推现炒自营外卖

科技每日推送·2025年07月23日 19:18
只有阿里暂未采取新动作。

美团扶持极致性价比的拼好饭,京东力推“有品质又便宜”的七鲜小厨,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01

美团和京东

双双启动万店计划

7月22日晚,美团拼好饭宣布入驻餐饮品牌已经超过5000家,将正式启动“万家品牌”计划,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

在评论区,肯德基、麦当劳的提名呼声最高。

有趣的是,当天上午,京东宣布投入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一起研发菜品上线七鲜小厨,并且计划在3年内全国建设1万家七鲜小厨。

合伙人模式下,七鲜小厨的租金、人力、运营等成本均由京东承担,餐饮商家只负责菜品研发。

七鲜小厨是京东旗下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目前首家门店已经在北京开业,仅支持外卖和自提,由炒菜机器人现场制作,杜绝预制菜,还开放 24小时后厨直播。

菜品主要包括小炒、意面小吃、炒粉炒饭等,单价在20-40元之间,券后价格均在20元以内。

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称,菜品定价10-20元,竞争的是幽灵外卖、黑外卖,而不是单价30元、50元以上的正餐餐厅。

门店重点会选址在幽灵外卖订单占比较高的地段,入驻的餐饮商家也必须要符合“高分堂食餐厅”、“品牌即提门店”、“线下即提门店”三大要求之一,坚持“品质外卖”的定位。

对于七鲜小厨的动作,红星新闻采访美团,得到的回复依旧是:没特别关注

两家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都推出了“万店计划”,但双方的侧重点明显不同:一个更偏向性价比,要深耕下沉市场;另一个则注重食材品质安全,发力中端市场。

虽然京东强调“又好又便宜”,但对比“10元点外卖”的拼好饭,价格优势并不算突出。

7月23日,京东发文再次回应七鲜小厨,并称自己不抢餐厅的生意,更不跟其他外卖平台有什么竞争。

美团、京东不打了?

02

开卷供应链

压低原材料成本

尽管双方重点不同,有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但其实这两种模式都跟供应链有关。

美团拼好饭的拼单机制将同区域、同时段的分散需求集中,商家在同一时段批量制作相同套餐,统一出餐,骑手集中配送,降低配送成本。

拼好饭商家每一笔获得的利润是确定的,每一天的订单量也是确定的。

商家只需要聚焦几个固定的爆款套餐,根据订单预测精准备料,减少库存浪费,也降低了人工和能耗成本,提升出餐效率。

稳定大单量赋予了商家上游的议价能力,从而进一步压低供应链的原材料成本。

比如南城香麻婆豆腐,核心食材只有肉末和豆腐,商家在上游找到了更稳定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把规模扩大了三四倍,既保证了质量,又摊薄了食材采购成本。

截止到7月,拼好饭日订单量已经超过3500万。

京东七鲜小厨模式,跟供应链联系更强,它自称是餐饮外卖市场15年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

所有食材只选用大品牌、有保障的供应链,直接调用京东现有的供应链资源,调味品选用中粮、中盐、益海嘉里等大品牌。

肉菜和净菜都是工厂洗好切好、经过出厂检测、密封包装好后,由京东冷链运输到七鲜小厨门店,门店机器人开袋现炒,省去门店人工和设备成本。

京东从食材采购、运输到配送的全环节都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极致,消除中间商加价。

美团拼好饭商家的单品比较精简,主要通过走量来压缩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流程仍是由商家自己负责,美团很难进行品质监管。

京东则采取全供应链管控,成本较低,单品更加丰富,虽然京东供应链优势更强,但大包大揽的方式,导致成本难以压缩到更低。

03

零元购被叫停

用户吃好,也让商家赚更多

7月18日,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外卖平台被约谈,要求停止“内卷式竞争”。随后超十地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目前,上海已明确要求下线外卖零元购活动。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称,百亿补贴开战,最受伤的是商家。

订单量暴增的虚假繁荣下,商家利润被持续挤占。

在停止非理性烧钱补贴后,外卖大战还能怎么打?

价格还是用户最敏感的下单因素,理性的低价策略仍是外卖平台的优选,同时,商家的利益被平台更加重视。

美团拼好饭重点说明商家每一单的利润都是明确的,保证商家每笔订单都有得赚。

京东也强调绝不让合伙商家亏损,有京东兜底。

只有阿里暂未采取新动作。

7月23日,淘宝闪购辟谣网络上流出的“专家访谈”内容,否认设定冲单目标,称在稳步推进中。

过去一段时间,阿里跟美团的打得尤为激烈,零元外卖券不断,仅7月12日一天,淘宝闪购的补贴额就超过了12亿。

如今,市场环境变化,各平台补贴力度集体下降,美团、京东都已接招,就等阿里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作者:赵芷姗,编辑:周伟鹏,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亚马逊最近关停了其在上海的最后一家人工智能(AI)研究中心,标志着它在中国本土研发力量的彻底撤离。

10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