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难受了,民航版“12306”上线,直销37家国内航司机票
近日,有网友发现,在航旅纵横APP上出现了“民航官方直销平台”页面,宣称“0差价、0捆绑、0套路,37+航空公司直销”。
目前暂没有披露这37家航司名单,但主流航司几乎都在内。
据报道,与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平台不同,航旅纵横上销售的所有机票都由各家航空公司直接发布和运营,属于是“源头机票”,航旅纵横平台只负责展示,且不收取航司的代理费。
在购买机票时,都标上了“航司直销”字样。
航旅纵横是民航旅客用得最多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激活用户超过1亿,还有央企中航信、东航、南航等股东为其背书。
网友直呼:民航版“12306”来了?
01
携程买机票默认贵48元
附加服务无法取消
要说在哪买机票更可靠,那肯定是各大航司自己的APP。
但那么多家航司,每次都要通过不同的平台买票确实比较麻烦,许多用户在便宜、方便的需求下,转向通过在线旅游平台等第三方平台购买机票。
这些在线旅游平台的出票模式主要依赖航司直营+机票代理,一些代理商负责出票、退改签等操作。
但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有代理商违规盗用旅客积分兑换免费机票,加价卖给消费者,消费者看似是得到了更便宜的机票,实际上不含税票价是0元,还会面临退票的风险。
近年来,在线旅游平台还长期陷入“杀熟”“机票附加费”等争议中。
网友吐槽机票越刷越贵、付款时甚至一秒涨价。
作为机票预订市场的老大,携程APP月活用户超1亿,属于是网友重点吐槽的对象之一。
小编分别在航旅纵横和携程上选定了一张7月22日北京飞上海东航MU5100的机票,在航旅纵横上,默认票价仅包括票价、机建燃油费,为1160元,航空意外险等保险需要划到页面最下方自主购买,界面十分简洁。
在携程上,保险被放在了前面,默认票价1208元,比航旅纵横高48元,这正是额外的全能保障服务,离谱的是,无法取消。
只在页面最下方用小字写明,可在第一程航班起飞前,在订单详情页-已购/赠送服务-全能保障服务申请退订,航班起飞后,服务不可退订。
其隐藏之隐蔽,估计很多人都很难在第一次时发现。
而且也只能买了之后再退,没有不买的选项。
有网友发文吐槽,称自己留了心眼,逃过了携程平台的全能保障、航空意外险、航意航延组合险、退改保障的四大附加费,还是踩中了旅游券包的坑,比官网还贵200多元。
原本是为了便宜,才在携程购买机票,结果反而更贵。
甚至有人遇到过,单机票价格,携程就比航司官方更贵,携程客服回复那是航司的特价机票,不给退差价。
02
机票为其他业务导流
翻看携程的财报,就理解了为什么携程在机票外,老要附加一些有的没的。
2024年携程交通票务业务营收达203亿元,同比增长10%,占集团总营收的38%;今年第一季度交通票务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8%。
从营收上看,交通票务业务增长很亮眼,但实际上赚不了几个钱。
其抽佣率长期维持在2%左右,显著低于住宿预订业务的 10%-15%佣金率,对整体的利润贡献有限。
对携程来说,交通票务更多承担用户引流入口功能,通过高频交易为住宿、旅游等其他高利润业务导流。
比如买机票赠上海迪士尼66元立减券、送租车/接机8折券、赠机场餐饮购物券等。
携程也多次强调“一站式旅游解决方案”的生态优势,即用户购买机票/火车票后,可联动预订酒店、旅游产品等。
由于携程国际机票、酒店业务的佣金率要普遍高于国内,近几年,携程深耕海外业务。今年第一季度,携程国际机票收入首次超过国内,预计未来1-2年内将完全反超。
携程在国际市场上也沿用了机票引流+酒店变现的策略,带动酒店业务收入恢复至2019年的120%。尤其在东南亚市场,比如泰国订单中60%包含机票与当地游产品组合,客单价较单独预订提升35%。
携程正在凭借这种模式,改写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的竞争格局。
今年第一季度携程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43亿元,过得相当滋润。
不过,已经有人也盯上了这块肥肉。除了机票业务被官方平台接手外,最赚钱的酒旅业务,京东也过来插一脚,推出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承诺商家最高三年0佣金,两天内吸引近5万家酒店申请入驻。
7月15日,抖音宣布投入亿级平台补贴支持酒店直播,联合华住、凯悦等集团推出6折日历房、通兑券,对携程发起挑战。
携程不仅得守好自己的份额,还要应付新竞争者的攻击,压力不小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每日推送”,作者:芷姗,编辑:周伟鹏,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