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城市排名突变,杭州暂超北京

丁祖昱评楼市·2025年11月28日 10:01
未来部分城市还将保持较高总量

2025年11月27日,杭州再迎2宗萧山区宅地出让,分别位于湘湖单元和市北单元,总用地面积6.28万㎡,总规划建筑面积11.29万㎡,总起始价21.57亿元,最终两宗地块均溢价10%以上成交,均由滨江集团包揽,共收金24.62亿元。

至此2025年至今杭州土地成交金额达1528.42亿元,排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不仅是杭州,从2025年至今全国各大城市土地成交金额TOP5来看,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和广州都没有排进前5,反而是成都和南京暂列其中。

对比近几年的变化来看,广州前几年一直牢牢占据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5的城市席位,然而截至2025年11月27日,广州仅以382.76亿元排第9位。

在房地产行业,土地和新房市场一直被喻为“面粉”与“面包”的关系,土地市场的情况既反映了市场预期,也决定了未来的供应。

在如今土地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未来部分城市还将保持较高总量。

六大城市成交金额超500亿元

自2020年土储类专项债暂停发放后,全国土地市场经历了4年多的规模缩量。2025年以来地方政府虽重启土地储备类专项债融资,但在专项债投资收入比的监管要求下,出于受益确定性诉求,相关地块出让规模仍相对有限。

CRIC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7日,全国土地成交金额已超2.2万亿元,虽然总成交金额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有6个城市成交金额超500亿元,分别为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南京、西安。

其中,上海成交总价最高,达2359.94亿元,占全国总成交金额占比超10%,杭州、北京分别排第二和第三,这三个城市的成交金额达全国的24%。成交金额TOP10的城市接近40%。

可以看到,土地市场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北京9宗宅地溢价率超10%

从2025年至今土地成交金额TOP5城市排名可以看到,一线城市仅上海和北京在前5,其中上海第一,北京第三,杭州以约39亿的微弱差距逆袭北京排名第二。

作为行业践行发展新模式的示范城市,北京在2025年推出了大量旧改、城中村改造用地,增加了回龙观、天通苑、朱辛庄等地的有效新增供应,因涉及土地一级开发整备工作,相关地块大多为底价或低溢价成交。但同样的,北京也有大量优质宅地溢价出让,多由大型央国企竞得。

2025年以来已经有9宗住宅用地溢价率超过10%,其中9月30日出让的太阳宫宅地溢价率更是高达39%,该地块在9家房企339轮竞价后,由中建智地以43.1亿元竞得,溢价率39.2%,平均楼板价8.5万元/平方米,地块容积率由此前的3.0调整至2.6,周边可比房价为12万元/平方米左右。

从杭州2025年至今的宅地出让价格与土拍热度两方面可以看到,2025年杭州优质宅地资源主要集中于上半年释放。上半年累计出现20个单日成交总价超10亿元的交易日,而下半年截至目前仅出现7次同类情况。进入下半年后,不仅高总价宅地的出让频次显著下降,土拍市场整体热度亦同步回落。

截至目前,北京已公布的2025年第九轮供地涉及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密云等区域,共6宗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19.68公顷,建筑规模36.31万平方米,预计近期挂牌出让,但具体成交时间未明确。

杭州2025年12月亦有几宗地块即将挂牌,因此,2025年结束前杭州能否最终保住第二的位置仍需观察,但对杭州整体土拍市场来看,近年来确实不容小觑。

11月以来密集供地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5年至今全国各大城市土地成交金额TOP5来看,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和广州都没有排进前5,反而是成都和南京暂列其中。

对比近几年的变化来看,广州2022年至2024年一直牢牢占据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5的城市席位,然而截至2025年11月27日,广州仅以382.76亿元排第9位。深圳则以450.88亿元暂列第7。

这一方面是受整体市场压力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受供应的限制,CRIC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广州供地面积341.35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下降近20%,且从2022年至今供应来看,广州已连续多年供应规模大幅下降。

这主要是与广州商品住宅的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有关,截至2025年10月广州库存量及消化周期双双下降,其中消化周期同比下降29%,去库存效果显著。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广州土拍市场再次热闹起来,克而瑞数据监测显示,11月截至21日,广州涉宅用地供应20宗,累计起拍总价254.22亿元。

对此,克而瑞广佛区域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表示,当前广州土拍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交主要以中心区的优质宅地为主,更高颜值、更高使用率、更高建设标准的好房子开始取代存量项目成为市场的新门面。从目前11月广州密集供地来看,或许可以预见,12月广州或将带来一场久违的土拍盛宴。

从当前的土拍市场可以看到,集中度越来越高,且头部城市的竞争也在加剧。

这主要是由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普遍采取"宁缺毋滥"投资策略,重点争夺一二线城市核心区优质地块,区域深耕也将成为更多企业保障投资确定性的优先选择。

目前来看,当热点城市有优质地块供应的时候,如上海徐汇滨江、杭州滨江、广州白云等核心城市的少数核心板块依然能够引起众多房企的参拍,尤其是头部房企,且竞争激烈程度较高,但仅靠优质地块的出让并无法带动市场整体热度的回升,普通的地块出让时则关注度大减。

预计土地市场供求规模将继续维持低位运行;与此同时,得益于高品质开发新规、城市更新等有利因素的推进,新增宅地项目的强投资确定性也将更为普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过去经销商赚钱靠省钱,未来经销商赚钱靠认知。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