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管理者,都是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很多人在职场中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最开始跟了一个领导,觉得这个领导特别好,脾气很好,从不发火,管理也极度宽松,工作没有完成,也不责怪。
你一度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领导。直到一年、三年过去,你发现自己技能毫无长进。
但你发现,隔壁部门的员工,天赋还不如你,结果却成为了业务骨干,将你远远甩在了身后。
这时候,你才对“什么是好领导”,有更深刻的感知。
那个让你一时舒服的“老好人”,可能正默默牺牲你的前途;让你一时痛苦的“严师”,或许才是你职业生涯的贵人。
01
“老好人“,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的确,有些管理者可能是一个“老好人”,但不是好领导。
而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往往也有这3个表现。
1.没有标准
他们从不明确工作标准,也很少设定清晰目标,整天和颜悦色。
起初,员工或许会庆幸遇到了好相处的上司,但久而久之,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既不知道要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也不清楚团队要往何处去。
这种管理方式看似宽松,实则是一种温柔的陷阱。
员工跟着他,没有压力,也失去了动力;没有鞭策,也丧失了方向。日复一日,技能在熟练中固化,眼界在安逸中变得狭窄,当初的锐气与潜力,都在这种温吞水般的环境里慢慢消磨殆尽。没有挑战,便没有突破;没有反馈,便没有精进。最终,员工发现自己看似忙碌了几年,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2.没有原则
另外,他做事也没有原则,在利益分配的时候总是吃大锅饭,不考虑每个人付出的多寡,而是看人情。
面对冲突,他也不去解决核心的问题,因为害怕得罪人,所以他永远息事宁人。
而且,他看见别人犯错,也绝不指出来。但正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说的:
做事不能“和稀泥”,不能敷衍马虎。必须时时以“何谓正确”为基准,认真讨论,直言相告。发现了缺点和问题,却因担心被他人讨厌而不敢大胆指出,保持一团和气,这就大错特错了。
遇到问题,只有真正去讨论,去解决,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信赖的关系,否则只是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3.没有担当
而另外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没有担当。
优秀的员工是便宜的,平庸的员工是昂贵的。
他的团队里有平庸的员工,他也不开除。他担心开除人,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但对平庸员工的容忍,就会打击到优秀员工的积极性。
某些时候,管理者是一定要出来做“恶人”的。
所以,这样的“老好人”管理者,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
02
厉害的管理者,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那么,什么样的领导才算是好领导?
李嘉诚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仁慈的狮子”。
其实做管理也是如此,就是要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1.小善乃大恶,大善似无情
舒适的环境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东西,但过于舒适的环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温室,一旦脱离舒适区,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对下属高标准严要求。
有时候,你看似“好心”的纵容,可能是隐性的伤害;看似“无情”的严格,反而藏着深层的成全。
员工犯错时,你怕伤他面子,不指出来,看似是善意的,结果他永远意识不到问题,下次错得更厉害,这其实是“大恶”。
你明确指出错误、要求他反思并整改,甚至让他承担应有的后果,看似是无情的,却能倒逼他进步,未来能独当一面,这才是“大善”。
所以,管理中的“善”,从来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站在“帮他成事、助团队成长”的角度做选择。
有时候,管理者狠心推一把比温柔扶一下,更能让下属真正站起来。
2.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
作为管理者,你的下属在你手下工作,你是有责任的,他跟着你,到底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
所以,你要为他们的成长负责。对于能力跟不上的,你要倾尽全力辅导下属,给予机会。
而能力和岗位不匹配,你也可以为他调岗。
核心是你更要做到视人为人,真正地从内心去关心他,给予他应有的尊重和足够的帮助。
3.心要仁慈刀要快
如果你也辅导了,尽到了责任,他依旧还是平庸,该怎么办?
在2008年的博鳌论坛上,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提到过一个领导力的三法则:Train him,Remove him,Fire him。意思就是培训他、撤换他、开除他。
经过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努力,也培训了,换岗也换过了,还是无法提升绩效,一定要请这类人离开公司。
管理者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做决策,决策的时候你就应该有决策的优先级,什么标准是对和错,你排第一的是什么。
开除掉不合适的员工,既是对团队的其他成员负责,也是为不合适的员工的未来负责。让他尽早去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在一个错误的岗位上温水煮青蛙,虚度光阴,这本身就是一种“慈悲”。
因此,在决策时,你一定要做对的事。
最后总结一下,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往往是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狠得下心,不怕得罪人,敢于做“恶人”,最终目的是让自己的下属变得更优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作者:张丽俊,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