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暴跌,消费者观望“双11”

IT时报·2025年10月24日 18:33
买金好时机?线上金店备战

近几周,国际黄金市场经历“冰火两重天”。在年内累计40余次刷新历史纪录后,10月21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大幅下挫,单日跌幅达6.3%,创下自2013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10月22日,金价进一步下探,一度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的整数关口。

从投资延伸至消费,金价波动正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线上金店正积极备战“双十一”,水贝批发市场价格微调,二手交易平台已现“黄牛”踪迹,而投资市场则呈现长线坚守与短线承压的分化态势。

主流品牌足金饰品,报价仍在高位

10月23日,记者咨询多家淘宝官方旗舰店发现,主流品牌足金饰品报价仍处相对高位。周大福为1223元/克(部分产品工费另计),周生生为1211元/克,周六福为1130元/克(工费另计),周大生则报1235元/克。

“大盘金价刚跌两天,暂时不会大幅下调售价。”周六福旗舰店客服人员解释称,品牌定价需观察趋势性变化,“以往经常出现跌两天又反弹的情况,通常要等大盘持续下跌超过一周,才有可能调整价格”。周大福客服人员也表示,目前店铺尚未收到调价通知,售价调整将视后续国际金价走势而定。

随着“双十一”临近,不少消费者发现线上购金“暗藏玄机”。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每年“双十一”都能淘到性价比较高的黄金饰品,“平台会发放黄金专属优惠券,但需定时抢券,面额从50元至200元不等,叠加店铺满减或优惠券后,比线下门店更划算”。记者同时注意到,88VIP等通用优惠券并不适用于黄金类商品。

部分门店还提供“线下自提”服务。“线上选择自提能为线下门店引流,有些店铺愿意配合,也能让消费者更快看到实物。”王女士表示。

图源:unsplash

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纯度标识问题,客服人员特别说明:“根据国家标准《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一号修改单,黄金含量不低于990‰的均称为‘足金’。目前,‘千足金/999/9999’等纯度标识已不在国标范围内。”这一表述与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解读一致。该标准自2016年5月4日起实施,统一了贵金属纯度命名规范,取消“千足金”“万足金”等称谓,以防止企业借纯度概念进行溢价炒作。

记者咨询999黄金产品,亦有品牌客服表示,“我们能确保线上店铺产品含金量不低于990,但如需999产品,可前往线下门店进行选购。

二手交易平台,涌动黄金热

黄金消费热度不仅体现在品牌官方店铺,二手交易平台也呈现活跃态势。记者在闲鱼平台搜索“黄金”发现,已有用户挂出黄金饰品转卖信息,声称“抢到后可直接修改收货地址”,无需等待实物转寄。

《IT时报》记者进一步咨询多名卖家了解到,此前热门的老铺黄金部分款式在淘宝官方旗舰店已售罄下架。闲鱼平台的相关闲置金饰挂单中,有卖家在原价基础上加价数百元出售,也有卖家因“仅为赚取会员积分”或“凑单获取店铺赠品”而挂牌转让。

此外,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等品牌的热门金饰款式在闲鱼也有不少个人卖家挂牌。但记者对比淘宝官方店铺实时售价后发现,此类二手挂单价格并无明显优惠,部分甚至高于官方售价。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现象或与品牌店铺补货节奏有关,“不排除部分卖家抢购后,官方店铺再度补货,导致二手转售失去价格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线上售价与批发市场存在显著价差。10月23日,深圳水贝市场足金报价为936元/克,较前一日下调10元,仅为线上品牌均价的77%左右。“品牌金饰包含设计、工艺和品牌溢价,水贝以原料批发为主,价格更贴近现货行情。”水贝某批发商家表示,从今年1月的650元/克到近期近千元,水贝金价涨幅已超40%,根据以往经验,年底通常会迎来消费旺季。

投资市场出现分化

实体金市交易活跃的同时,投资市场正出现分化,长线投资者与短期追高者的收益呈现显著差异。

“从2019年金价低于1500美元/盎司时便持续看好。”对冲基金Crescat Capital对冲基金经理凯文·史密斯认为。他的投资经历颇具代表性,其管理的对冲基金长期看好黄金,认为当前回调不会改变长期上行趋势。

国内长线投资者也收益颇丰:北京投资者李先生于2023年初低位购入黄金ETF,截至今年10月23日,即便经历此轮回调,其持仓收益率仍超过80%。“推动金价上涨的根本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央行持续购金以及通胀预期。”李先生表示,并未因短期波动而减持。

图源:unsplash

短期追高者则面临收益回吐的压力。上海投资者陈先生向记者透露,两个月前以7.5元/股买入黄金ETF,经历近三个交易日的下跌后,“收益已回吐三分之一”。在社交平台上,亦有不少短线投资者反映账户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益或本金损失,但多数投资者并未选择割肉离场。陈先生表示,“我认为长期逻辑未变,但暂时不敢加仓,担心还有下跌空间,先继续持有等待反弹。”

不过,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已发出风险警示。10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便提醒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合理控制仓位”;金价大跌后,两大交易所将黄金期货涨跌停板幅度上调至14%,保证金比例也同步提高。

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机构也发布公告,提示仓位风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2025年高位金价波动可能加剧,投资者需区分“避险配置”与“短期投机”,避免盲目追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毛宇,编辑:钱立富 孙妍,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骗骗别人就行了,别骗了自己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