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雀巢要裁员一万六千人?如此大裁员究竟想干啥?

江瀚视野·2025年10月22日 12:00
雀巢全球裁员1.6万人,削减成本应对市场压力。

纵览全球快消品市场,雀巢无疑是有名的巨头,但是就在最近却传来雀巢要裁员一万六千人的消息,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巨头雀巢要裁员一万六千人?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巨头,宣布裁员!雀巢集团发布2025年前9个月财报,当期销售额为658.7亿瑞士法郎,实际内部增长率为0.6%。

雀巢集团发布2025年前9个月财报。数据显示,雀巢集团前9个月的总销售额为659亿瑞士法郎,下降1.9%;有机增长(OG)为3.3%,所有区域和全球管理业务均实现正增长;实际内部增长(RIG)增强至0.6%,定价贡献稳定在2.8%。汇率变动产生了5.4%的负面影响,净收购产生了0.1%的正面影响。

财报显示,雀巢集团将加速推进“增长燃料”成本节约计划。雀巢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6000人。其中,约12000名为跨职能和跨地域的白领专业人士,到2027年底将推动每年节省10亿瑞士法郎(比原计划的5亿瑞士法郎翻倍);相关的一次性重组成本预计为年度节省额的两倍。

中国市场方面,2025年前9个月财报显示,大中华区对第三季度集团有机增长的影响为80个基点,对实际内部增长的影响约为40个基点。大中华区第三季度的有机增长为-10.4%,与第二季度一致,原因是正在降低过剩库存,且新的领导层正将组织重心重新放在需求创造上。

据雀巢中国官网介绍,雀巢大中华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食品和饮料市场之一。雀巢大中华区的总部位于北京。

二、雀巢如此大裁员究竟想干啥?

巨头雀巢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全球裁员约 1.6 万人,如此大规模的裁员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从宏观视角审视,雀巢的裁员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犹如一场无声却汹涌的风暴席卷各个行业。消费品领域尤为敏感,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成为常态。众多消费品企业纷纷采取紧缩策略,裁员便是其中之一。作为国际巨头,雀巢面临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持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这种趋势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表明在经济寒冬中,企业必须精打细算、优化资源配置才能生存下去。

其次,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白领”岗位,即中后台职能部门,这一结构性特征揭示了技术变革对劳动力市场的深刻重塑。与生产一线的工人不同,白领岗位的工作内容往往以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处理为主,这类任务恰恰是人工智能、自动化流程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最擅长替代的领域。

雀巢作为一家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早已在内部部署AI平台优化供应链预测、利用机器学习进行消费者行为分析。此次大规模裁减中后台人员,正是其将技术红利转化为组织效率的直接体现。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这反映了“技术性失业”的现实挑战,当资本深化的速度超过劳动力技能升级的速度时,企业更倾向于用技术替代人力,以实现边际成本的持续下降。雀巢此举,不仅是降低成本,更是加速构建“技术密集型”组织架构,为未来在智能化、数据驱动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第三,站在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大规模裁员无疑是一剂强效“瘦身药”。通过削减冗员,雀巢可以显著降低薪酬支出、福利费用以及管理开销,从而释放更多的现金流用于核心业务的投资与发展。例如,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拓展新兴市场、加强品牌建设等。这些举措有望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业绩增长。同时,精简后的组织结构也将更加扁平化、灵活化,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决策效率。可以说,裁员是雀巢在逆境中寻求突破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为其未来的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此次裁员也为普通职场人敲响了警钟,凸显了构建 “抗风险能力” 的重要性。在技术迭代加速和市场波动加剧的当下,职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即便是雀巢这样的巨头企业,其白领岗位也并非绝对稳定。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上升,单一技能的从业者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更高。

因此,普通职场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跨领域能力和核心技能,打造不可替代的个人竞争力。无论是深耕专业领域形成技术壁垒,还是拓展跨界知识适应多元需求,唯有拥有 “随时可以离开” 的底气,才能在行业变革和企业调整中保持主动,实现长期职业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