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德弘后,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半年亏损过亿,押注自有品牌能挽颓吗?

食品内参·2025年10月21日 18:59
转型之路蒙上迷雾

10月20日晚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发布盈利预警,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1亿元-1.4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06亿元。

这是自2025年2月阿里巴巴以131.38亿港元将其出售给德弘资本后,高鑫零售交出的首份半年度亏损成绩单,也让这家老牌零售企业的转型之路蒙上迷雾。

内部调整短期阵痛

高鑫零售亏损是市场环境恶化和内部调整阵痛的共同结果。

从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疲软的双重影响,对企业基本盘造成冲击。高鑫零售公告显示,受商品平均售价及单笔订单件数下降,客单价出现下滑,同时,叠加中秋国庆“双节合一”的特殊性影响,营收同比双位数下滑。

从内部来看,德弘资本接手后推进的一系列改革,导致高鑫零售正处于“短期阵痛”阶段。

事实上,高鑫零售曾在2025财年实现扭亏。在截至2025年3月的2025财年,高鑫零售收入为715.52亿元,同比下降1.4%;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0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05亿元。报告期内,集团共有465家大卖场、33家中超和7家M会员店。

但随着德弘资本主导的改革落地,企业在组织架构、门店调改等方面的调整成本集中释放,拖累了短期利润,高鑫零售在2026财年半年度再陷亏损。

今年3月,高鑫零售董事会迎来大换血,黄明端等老将辞任,德弘资本联合创始人华裕能任董事会主席,王冠男、梅梦雪任非执行董事,德弘系全面接管高鑫零售。

人事调整并未止步于董事会。近期,大润发快消品商品部总经理(采购)吕国铭正式退休,原快消品商品部副总李春德接任。更受关注的是,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离任,并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9月,大润发发布“清廉”公开信。信中提及,大润发正处于一场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清廉是大润发发展的生命线。

据市场人士透露,德弘资本控股收购高鑫零售后,首要工作就是从“廉政”开始,试图搭建完善的监督机制与合规体系,瓦解并打破固有利益格局。

在组织架构层面,大润发在德弘资本的主导下进行了一次重塑。其裁撤华中区,将原来的五大营运区变更为四大营运区,即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与东北区。其中,湖北、江西16 家门店划入华东区,川渝 25 家门店划入华南区,陕甘宁青6家门店则划入华北区运营管理。

高鑫零售在公告中提及,本期约1.5亿元(未经审计)的利润下滑是由于华中大区组织优化以及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所致。尽管此举通过削减运营、人工成本等降本增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营收下滑对利润的影响,但短期内的人员安置、区域业务整合等成本,仍对利润造成了冲击。

门店端的调改则是德弘接管后激活业绩的另一大尝试。今年3月中旬,距离股权交割仅半个月后,高鑫零售CEO沈辉便带队到访胖东来。从企业数据来看,大卖场调改店昆山店开业5天的去税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高鑫零售业亦在公告中提及,调改店表现符合预期,进程中仍有增长空间,这也为低迷的业绩注入了一丝信心。

作为一家专注于亚洲市场的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德弘资本主导的这笔收购,曾被市场普遍看好,市场认为,高鑫零售现金流丰富、估值处于低位,是一笔“风险系数很低的投资”。但从当前亏损业绩来看,德弘资本对这家老牌零售企业的改造之路,显然比预期更具挑战。

押注自有品牌扭亏

扭亏仍然是高鑫零售的当务之急。德弘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玮曾在2024年5月的公开活动中提及,公司的投后管理从改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公司现金流三个方面入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德弘资本对待高鑫零售的态度。

在此背景下,自有品牌成为高鑫零售与行业同行共同发力的方向。

10月13日,在永辉超市举办的2025新品发布会上,永辉超市宣布今年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的产品60个,未来5年将打造500支自有品牌商品。

从行业逻辑来看,自有品牌已经成为零售企业提升利润、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抓手,在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依托品牌差异化形成竞争壁垒。

同日,大润发对自有品牌进行升级,并在大润发全国近500家门店、大润发优鲜App等线上线下平台同步开启“自有品牌节”,集中上架近500款自有商品,涵盖休闲食品、酒饮、五谷、调味、面点、水产、家庭清洁、百货等50余个品类。

具体到产品策略,大润发采用自有品牌1+1双品牌战略,一方面以“超省”系列主打性价比吸客,推出4.9元/包的一次性保鲜膜罩、9.9元的洗护三件套等;另一方面用“润发甄选”系列提升价值感,瞄准品质消费需求。截至2025年9月底,两大品牌共计推出商品SKU数近500个。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净利润承压,高鑫零售的财务状况仍有亮点,公告显示,公司当前的净现金状况优于去年同期,为后续经营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同时,尽管企业易主,但大润发仍由经验丰富的老将沈辉操盘。事实上,沈辉的上任本身就与高鑫零售的扭亏诉求紧密相关。自2022财年以来,高鑫零售业绩出现亏损,2024财年扩大至超16亿元。2024年3月底,高鑫零售启用沈辉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2025财年中报(2024年4月1日-9月30日),高鑫零售成功实现扭亏。

在2025年5月发布的年报中,沈辉明确高鑫零售的主要业态:大卖场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中超“大润发Super”及仓储会员制超市“M会员店”为集团第二条增长曲线。这一方向与他刚上任时提出的发展战略高度一致。

当前,高鑫零售仍在延续沈辉主导的经营改善路径——通过聚焦商品力提升、优化供应链效率、调改现有门店、打造社区生活中心、试点前置仓模式等举措改善经营状况。

不过,无论是德弘的内部调整,还是自有品牌的推进,都仍待时间检验。对于这家老牌零售企业而言,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或将迎来检验其改革成果的“关键窗口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内参”,作者:不浪费读者时间的,36氪经授权发布。

+1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