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掌门人上任 联发集团的考题

未来城不落·2025年09月04日 10:15
领导人的行事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战略走向。

新掌门人王文怀上任后,如何解决过往留下的"考题"?

近日,联发集团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联发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4.07亿元,同比增长29.19%;权益销售金额89.60亿元,同比增长56.27%。

然而,销售的增长,并未能给联发集团带来营收上的攀升。上半年,联发集团实现收入102.01亿元,同比减少26.4%;其中房开业务收入84.97亿元,同比减少32.3%,收入占比亦从去年同期的90.57%下滑至83.23%。

而在利润方面,依旧保持下滑趋势。期内,公司录得净亏损7.15亿元,同比剧增143.3%;归母净亏损为6.54亿元,同比增加88.8%。房开业务毛利率为4.97%,同比减少了2.67个百分点。

王文怀的挑战似乎依然艰巨。

联发换玩法

众所周知,在建发系的发地产业务版图中,联发集团较为靠后。

据建发股份年报,2023年-2024年,联发集团对存货资产分别计提减值了14.8亿元、20.92亿元。连续资产减值之下,这两年其为母公司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8亿元、-17.72亿元。

进入2025年上半年,联发集团的亏损态势并未扭转,期间继续计提2.32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导致房地产业务当期归母净亏损5.34亿元,为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分部贡献的"归母净利润"也达-5.08亿元。

因此,在房地产行业引来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洗牌期"的背景下,建发系也按下了内部变革的"加速键"。

今年2月初,联发集团对内部组织架构"大动刀",不仅合并产品研发部与设计管理部、将投资发展部并入财务部、把营销管理部变更为营销策划管理部,在城市公司层面,更撤销13个城市公司,并重组为10个事业部。

相较于其他房企的架构调整,建发的这把刀切得更深。除组织架构外,还同步对联发集团的核心管理层进行了新调整:董事长职务由王文怀接替,原董事长赵胜华被任命为总经理,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原总经理庄学谦升任副董事长。

而此次将王文怀调任联发集团董事长,背后有着明确的考量。

王文怀出生于投资领域,曾先后出任过建发集团投资部副经理、投资二部总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2015年,他进入建发集团管理层,出任副总经理,期间还兼任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君龙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

建发集团看重的,正是他在执掌君龙人寿期间,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带领公司实现"从年亏损到扭亏为盈"的硬实力。

领导人的行事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战略走向。

据观点新媒体不完全统计,王文怀上任后,联发集团截至8月拿地金额已达117.57亿元,新增货值221亿元,而去年全年拿地123.4亿元,新增货值超200亿元。

据联发集团财报显示,2025年6月末联发集团预付款项余额24.9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1.89%,主要因"第二季度预付土地款增加"。

在布局上,除大本营厦门外,也进一步向上海等核心热门城市倾斜。截至2025年中期末,联发集团在一、二线城市的权益口径土地储备(未售口径)货值占比超79%,较上年末提高13.61个百分点。

虽说从去年开始,联发集团便已开始向一二线高能级城市倾斜,但面对如上海这类地价较高的城市,其通常会选择与其它房企共同合作开发。例如,去年以23.63亿元在上海浦东新区曹路拿下的地块,合作方是象屿;同年11月1日,又与新加坡丰隆集团联合斥资近90亿拿下核心地段的黄浦新天地宅地。

但今年,联发集团更倾向于"独立操盘"。 6月19日,其在上海偶东曹路摘得地块时,便首次选择独立开发,这也是联发集团在上海落地的首个独立项目。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几年持续净亏损的联发集团,究竟是否具备独自"吞下"这些高净值地块的资金与运营能力?

联发充荷包

联发集团此次选择独自拿地上海曹东地块的信心,是来源于与象屿合作打造的金海汀云台项目这张"活招牌"。

自2024年10月入市至2025年3月,该项目累计五批次全部触发积分并实现"日光",成为2024年浦东少有的"三开三罄"红盘,且为当年浦东500万级唯一三次认购均触发积分的项目。

不过,高净值地块市场"蛋糕"虽大,盈利难度不小。以上海为例,据市场资料,今年上半年地块成交平均溢价率为高达20.57%,而新房售价同比仅上涨2.35%。这也就意味着联发集团在上海拿下的地块,即便顺利开发销售,也可能面临"拿地成本高、销售利润薄"的困境。

而金海汀云台项目卖的好,除了硬件外,在售价上也存在一定的优势。金海汀云台整体均价约6.08-6.77万元/平方米,低于同环线"金桥核心区"新盘约8.95-9.1万元/平方米,且较周边上车门槛较低,建面78平方米两房,总价400万级。

毋庸置疑,独立操盘高净值地块,充足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

现金流的直接来源依赖项目去化及销售回款,而联发集团在这方面亦面临一定压力。据建发股份半年报,联发集团目前共有121个项目,尽管一二线货值占比达79%,但此前项目获取时,多集中在郊区,如广州增城石滩的联发悦璞园等。同时,其在为柳州、桂林等三四线城市仍拥有超40个项目。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来看,2022年-2024年,联发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为56.74亿元、52.41亿元、-17.09亿元,已呈现明显下滑趋势,且2025年上半年这一指标依旧为负,达-3.17亿元,这意味着联发集团自身"造血"能力在减弱。

在此情况下,为了有足够的"拍地"底气,联发集团在大股东的支持下,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积极筹备现金流。上半年,联发集团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55.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1.72%。

据观点新媒体查阅,进入2025年,联发集团已成功发行三期债券,合计发行金额17.5亿元,其中12.4亿元用于偿还债务融资工具,剩余的5.1亿元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包括重庆观音桥、厦门西亭、深圳臻著雅居目、武汉云璟、厦门嘉悦里、武汉悦榕华,共6个项目。

但目前联发集团债务仍处于安全线内。公告显示,联发集团债务以长期债务为主,截至6月30日,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364.47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164.53亿元、银行贷款185.5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3.28%。

2025年中期末,联发集团货币资金余额151.75亿元,可覆盖1年内到期有息债务48.49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充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点”,作者:观点新媒体,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特斯拉发布AI机器人战略,押注Optimus与Robotaxi,面临市场质疑。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