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房越来越偏好一梯一户了
最近,我们盘点过上海新房市场上的很多变化,比如洋房、叠墅等断供已久的产品回归,还有四五房大户型和飘窗的增多等等。
事实上,还有一个新的趋势在慢慢抬头,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关注电梯了,尤其推崇宣传“一梯一户”的概念。
那么,这个几梯几户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电梯一般用梯户比这个数值来衡量,梯户比=电梯数÷户数(标准层),大致分成这三种类型:
可以看到,别墅、洋房还有小高层等改善类住宅,梯户比一般较低,在1:1到1:2左右。最奢侈的莫过于一梯一户,每栋楼由1部电梯服务每层1户业主,常见的刚需高层住宅则多是2梯4户和6户,也就是一栋楼有2部电梯、每层4户或者6户,梯户比在2:4到2:6之间。
正因为不同梯户比带来不同的居住体验,影响到舒适度和私密性等问题,开发商们在电梯这个细节上也“卷”出了花,设计出了多种电梯独立入户的新方法,既能降低成本、缩减公摊面积,更是给购房者们带来了改善新选择。
01
新房一梯一户正在成为趋势
在全上海范围内,尽管目前有着超过1.5万个住宅小区、高达800多万套的住宅房源总量。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只有不到30%的房子是带电梯的,这意味着,能租上或者买到一套电梯房,对大家而言还是颇为奢侈的一件事。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上海自带私家电梯厅、能做到真一梯一户的房子是少之又少,基本都是极少数市区大平层豪宅才有的配置,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
2024年以来,多个改善项目也在坚持做“一梯一户”,接下来还有金茂璞元、徐汇嘉佰道等多个“地王”项目,都将带来此类新房产品。
除了大平层之外,汤臣君品在浦东金桥打造的平层类产品同样如此,不是什么刷卡才到某一户,而是每一户就是一部独立的电梯为业主服务。
汤臣君品户型动线示意图
而动辄一个小目标的顶豪,打造的大尺度电梯厅更加奢侈,不仅仅拘泥在“一梯一户”,甚至出现了“多梯一户”,一户业主可以享受到好几部电梯的专属服务。
以万科在巨鹿路推出的新晋豪宅高福云境为例,低区300平大户型配的是两梯一户,高区500多平起步的顶豪直接是三梯一户。
主人电梯厅位于平面正中,由玄关步入南北通透的主卧套房,即可享受个人时光。保姆则是通过单独家政电梯入户,直达保姆房和家政区,与业主的私人空间进行彻底区隔。 这样一来每个区域互相联通,又互不干扰,极大增强了终极改善对隐私性的要求。
那普通人买房还有没有办法,也能买到这样的专属电梯厅呢?
解决方案就是“类一梯一户“的创新排布形式 ,这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梯一户”,而是由开发商们巧妙采用贯通梯、中间隔断、户型调整等方法。
比如两梯两户在中间隔断,还有一梯两户进行双开门设计等,让各家业主都能拥有归家即入户的专属体验。保利虹桥和颂IN225就是典型代表,每户与同层另一户没有动线交集,可以单独使用电梯前厅,大大提高了归家私密感与舒适度。
保利虹桥和著同样实现全系配置,保利天奕除小户型外也都有安排,紧随其后,越秀、宝华、华润置地等新房项目也开始出现。内中外环的多个板块新房都有了独立电梯厅,不再只是豪宅的专属特权。连不到100平的最小户型,总价不到600万的刚需房也能做到、
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 “类一梯一户“有可能和全屋飘窗、多阳台一样成为更多上海新房的标配。
02
这些电梯新设计,给新房产品力带来了哪些改变?
首先最显著的,就是业主归家动线的变化。宝华紫薇花园的业主们打开电梯门,转个身就回家了,整个流线无比顺畅 。这块私密性很强的无高差过渡空间,天然成为了入户玄关的一部分。
华润虹桥润璟,直接做到了纯洋房社区的类一梯一户,单部电梯只服务每栋楼6层的12户业主,由“地库—大厅—独立电梯—归家”。平日里不用和邻居挤电梯,也不用担心楼道里人来人往,使得业主整体居住动线更加纯粹,进一步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第二点也很直接,那就是附赠面积的变大。
大家买房一般都会关注得房率,得房率越高就代表着套内的实用面积就越大,能获得更多的储物空间。而对于自己家门外的公共空间,有多少能利用的并不清楚。事实上现在唯一能从外部合理“偷”面积的方法,只有通过电梯厅了。
上海保利天奕新推出的125平户型,光电梯厅的附赠面积就达到了近10平,四舍五入相当于增加了约6%的得房率,和市面上部分140平户型一样能打。
这样一梯一户式的私家电梯和独立玄关入户,业主打上柜子就能在进自家门前,完成放伞、挂衣、换鞋、清洁等一系列工作。还能储藏不常用的物品,包括大件行李箱、运动器械、儿童玩具等,以及骑行车、滑雪板、高尔夫球杆。总之,只要不影响消防安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进行任意布置。
归家的仪式感,还有户型可以承载的收纳,得到了全方位扩张。最后,电梯厅的空间也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
万科中兴傲舍的电梯厅,门到墙面的距离被放大到接近3米,在容纳一个休闲沙发的情况下,依然允许一家人松弛的候梯,而且加入了艺术元素,业主在等待的过程中也能有足够的品质感。
还有杭州沄璟利用极高的窗墙比,结合270度采光面,推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全明电梯厅。墙面不仅预留了摆放艺术品的显性收纳,彰显业主的艺术品味,而且连电插头都提前做好了,为实际使用考虑的相当周到。
越秀苏河和樾府则是给电梯配上了丝绸之路岩板背景墙,还有甲级铸铝防火门,一步一景,将归家的仪式感拉到满分。
有的新房现在还配上了智能提前呼梯系统,让电梯按需恭候,业主们从此告别了无聊的“等电梯”环节。
03
为什么开发商开始重视一梯一户的设计了
说实话,新房的梯户比之所以需要迫切改善,最直接原因就是过去主流的100平小三房存在太多痛点。
在这些刚需高层小区里,基本都是标准的两梯四户。一来把最好的资源景观都给到边套,中间套很容易南北不通透 。二来不可避免有消防连廊的设计,中间套的卫生间、厨房窗口,都可能对着天井外廊,隐私性和采光都有诸多影响。业主的居住体验打了折扣,中间套沦为了牺牲品,因此在价格上也会略低于边套。
通过“类一梯一户”的结构设计,可以从先天就消除了连廊结构,让所有业主都能拥有一样绝佳的居住体验。
而站在开发商的角度,之前也确实受到多种限制,影响他们去做这种“类一梯一户”的排布。
首先就是容积率不允许,高容积率时代,土地开发强度越大,房屋的密度也就越高,只有增加楼栋的层数和户数,提高梯户比,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住户,提升单个项目的经济效益。
其次就是出于对建筑成本的要求。低梯户比需要更多的电梯和楼梯空间,公摊面积普遍超过30%,远高于普通住宅,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容积率条件下,开发商为了打造“一梯一户”,只能减少总的户数、提高单套住宅的面积和价格,甚至还要提高物业的维护费用,也就成了豪宅客户的改善特权。
但是到了此时此刻,我们看到楼市出现了巨大转变,总体从“刚需为王”向“改善当道”转变。
不仅是全国的容积率都开始下降了 ,各地土拍市场上有了更多低密地块的出让,今年3月初容积率2.0以下的在售地块占比高达44%,为近四年新高。
新房也变成了“产品力”大比拼,新实施的《住宅设计规范》就明确指出,总层数在12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的电梯数量不能少于两部。
各地的住房新规进一步给了像四代宅这样全新产品的巨大发挥空间,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得房率超过100%,而电梯厅的革新,正是对实际可用面积的极大提升,让业主有了更多的独立空间,也给每套房子都扩充了玄关部分。
从改善豪宅到刚需小户型,都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梯一户”的设计,再跟全屋飘窗、四五房的大户型组合在一起,别提吸引力有多大了,和二手房的差距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04
在高层住宅林立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电梯不仅是垂直交通工具,更是生活品质的试金石,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家的一部分。
因此现在的新房电梯厅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迭代升级,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保持足够的竞争力,不过,电梯后续还要“管得好”,和小区公区的保养一样都离不开物业的支撑。
更要提醒大家在买房之前,一定要认清自身是否对电梯有追求,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电梯房确实也贵一些,需要为不低的房价和物业费买单,这样才能买到一个品质和性价比兼顾平衡的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作者:真叫卢俊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