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CEO上,大型家族企业为什么更成功?

哈佛商业评论·2024年01月12日 08:49
大型家族企业的继任实践比非家族企业好得多。

家族企业以裙带关系和继任内斗等被人熟知,特别是在任命新CEO时。当然,现实中确实有类似情况。然而当一个研究团队着手帮助家族企业改善领导层过渡时发现,大型家族企业的继任实践比非家族企业好得多——新任命的人掌权后在几个指标上都表现出色。“这完全颠覆了我们的预期。”研究团队成员、全球人才顾问费洛迪(Claudio Fernández-Aráoz)说。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58家大型家族企业的所有CEO更替和随后的结果——这些企业在2010年至2018年的某个时间点收入达到或超过了10亿美元;家族投票权至少达到12.5%;家族成员担任管理、股东或董事。他们还研究了相同行业和地区的1406家标准普尔1500指数公司,分析涵盖了从1994年到2020年的3000多次更替。结果表明,在任命新CEO后的三年里,家族企业的现金流改善幅度远超其他企业,平均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家族企业面临的风险要小得多,现金流表现的变化只有非家族企业的62%。而且它们的高业绩几率更大,低业绩几率更小,从而提高了举债能力。

根据分析和数十年的经验,费洛迪和同事们确定了推动这些公司成功的几个因素。

最佳成功实践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些做法在家族企业中并不普遍。考察较小家族企业的CEO更换和结果时,研究人员发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些企业84%的CEO是家族成员,而大型家族企业中这一比例只有13%。小型企业没有取得同样优异的结果,不过也可以从以下指导中受益。

积极主动、战略性地处理继任问题。研究中的非家族企业通常是在经营业绩急剧下滑和现金流风险急剧上升后被动雇用新领导者。在领导层过渡之前的几年中,他们的经营收入平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大型家族企业在更换CEO时并未考虑短期业绩问题,这反映出他们更加注重战略,时间跨度也更长。

引入几位高度参与的长期董事,并授权他们领导这一进程。研究中,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从组织内部任命CEO的比例相近,约为70%。但大型家族企业在随后三年的表现要比非家族企业好得多,现金流表现更好,风险也更低。研究人员总结说,这是因为领导调查工作的家族成员通常比专业董事会成员对内部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非家族企业也可以找到类似优势,那就是寻找真正有上进心的董事,让其中一些人留任比常规更长的时间,并授权他们参与评估候选人。长期和短期董事的组合可以加强继任实践,同时为新声音留出空间,特别是来自历史上代表性不足的群体成员的声音。

研究中的大型家族企业也更善于引进成功的外部人士。其内部和外部聘用的CEO产生的现金流风险都很低,而非家族企业中外部聘用的这一风险比内部聘用的高出27%。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外部聘用的CEO获得最佳现金流表现的几率相同,表现不佳的几率较小。

研究人员表示有几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如前所述,与非家族董事相比,长期担任家族董事的人通常具备更广阔深刻的视角,了解组织的真正需求。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面试和评估候选人时,最重要的能力预测因素之一是动机。家族成员通常更有发言权,他们会有特别强烈的动机做出正确选择。比如威廉·福特(William Ford)就大力参与了CEO的选拔,并最终在2006年聘用了艾伦·穆拉利(Alan Mulally),而他使汽车公司恢复了盈利。让一些坚定的董事会成员长期任职,也能帮助非家族企业进行外部搜寻。

不要纠结于正式的计划和文件。大多数非家族上市公司采取的方法是积累大量候选人并仔细记录自己的计划,比这更重要的其实是加倍严格的评估。之前的研究表明,在最初几个候选人后,新增候选人的价值就会急剧下降,而在十几个候选人后,其价值几乎就会消失。中田纳西州立大学(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的教授格雷格·纳格尔(Greg Nagel)说:“你可以办场秀,选出无数候选人。但这并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事实上,大型家族企业越是大肆搜罗人才并向股东宣传,随后的现金流表现就越差。

从一开始就赋予新领导者权力。大型家族企业不仅会任命更有能力 的 CEO ,而且从第一天起就会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更多支持,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人有更深的了解和信任。研究人员对在公司董事会工作不到一年的内部 CEO (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这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型家族企业的领导者立即着手成功进行重大企业投资的频率是非家族同行的三倍。 Egon Zehnder 公司的顾问兼核心研究员桑尼 · 伊克巴尔( Sonny Iqbal )解释说: “ 家族成员和长期任职的董事非常了解新任领导者。无论在董事会任职多长时间,他们都一直在关注这些领导者。因此他们非常信任对方,并愿意给予他们相当大的自由。 ”

研究结果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研究人员发现,当家族企业引入外部CEO时,市场会支付一定溢价——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大型家族企业的内部CEO同样表现出色。此外,“大型家族企业稳定的现金流表现使其价值比同类非家族企业高出约 13%”,合作研究员,田纳西州综合退休系统(Tennessee Consolidated Retirement System)证券主管卡莉·格林(Carrie Green)说:“但这并没有反映在他们的股价上。”研究人员总结说,通过借鉴大型家族企业的成功经验,小型家族企业和各种规模的非家族企业都可以提高任命高绩效CEO的机会,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关注这些经验对组织结果的影响,做出更明智的投资。

关于本研究“让家族企业基业长青”(Making Family Businesses Great in Perpetuity),费洛迪,卡莉·格林,桑尼·伊克巴尔,雷格·纳格尔,工作论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翻译:飞书、DeepL,编辑:孙燕,36氪经授权发布。

+1
3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