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42个州联合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起诉Meta
2023年10月24日,美国42个州起诉了社交媒体平台 Instagram、 WhatsApp、Facebook的母公司 Meta 。诉状称,Meta 故意设计其社交媒体网站,让年轻人高度上瘾,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损害。
诉状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Meta深刻地改变了一代美国年轻人的心理和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诉讼称Meta 知道其平台如何影响年轻人,但没有采取相应行动来保护他们。
这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罕见的共识及联合行动,也表明美国正在战略性地填补这一“社交媒体的监管真空”。
就在同一日,中国国务院颁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让我们更加关注此案件:
- 为什么美国几乎所有州向 Meta发起这一联合诉讼?
- 社交媒体对其社会影响是否能够在法庭上被证明有害且须承担法律责任?
- 该诉讼其预期结果及影响如何?
《互联网法律评论》就此案件做简要分析。
一、Meta 为何被起诉?
包括加州、科罗拉多州、纽约州、亚利桑那州和伊利诺伊州在内的 33 个州向加州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除此之外,九个州的总检察长还在各自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提起了单独的诉讼。在这些起诉书中,他们强调了 Meta 涉嫌违反保护年轻消费者法律的4种方式:
(1)“最大化”青少年在其平台上的时间和注意力的商业模式;
(2)部署有害的、具有心理操控性的产品功能,诱导青少年用户使用平台上瘾——过度和有问题的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的睡眠问题、注意力问题和被排斥感有关;
(3)虚假地向公众保证其功能安全性、适合年轻人使用;
(4)明知其有害功能,却努力歪曲、隐瞒和淡化这些功能对年轻用户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美国的法律专家和媒体将这起诉讼比作美国过去针对大型烟草公司和大型制药公司的诉讼——以牺牲公众健康为代价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两类公司都遭受了严重的后果和高昂的赔偿。
补充资料:
1.美国针对烟草公司的诉讼
1950年9月,多尔和希尔(Doll和Hill)在不列颠医学杂志上指出吸烟和肺癌之间存在关联。后续又有多项研究指出吸烟和肺癌以及冠心病、血栓等多项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基于上述证据,美国开始了漫长的烟草诉讼过程。
历经近50年,1997年6月20日,美国大烟草公司的代表与密西西比州司法部长穆尔及40个州的检察官达成协议,在此后25年内,美国烟草公司将对美国因吸烟染病的人赔偿3,685亿美元。25年后,每年还要追加150亿美元。作为交换,烟草公司将免于刑事责任。
2.美国针对医药公司的诉讼
2014 年开始,美国地方和州政府针对阿片类制药公司提起了数千起民事诉讼,因为阿片类药物使人成瘾,这些诉讼指控其商业行为助长致命的阿片类药物危机有关。
2022年,美国最大的四家公司(强生、AmerisourceBergen、Cardinal Health 和 McKesson与46个州和大约 90% 的地方政府签署了和解协议,同意支付约260 亿美元,以了结一系列诉讼。
但与烟草和制药公司诉讼不同的是,这起诉讼的焦点在于“心理健康”,对于原告方来有更大的挑战性:
(1)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关联性,比起身体健康问题来说更难证明;
(2)作为“不生产内容”的社交平台,如何证明其功能及算法在法律上具有“可责性”,也是一大难题;
(3)如何用法律来解决或修正社交媒体带来的“社会性后果”?该诉讼的预期结果能否对因“比较”产生的社会性自我否定和抑郁有所助益呢?
从起诉书中可以看出,检察长们的策略在于“自证其罪”,即用Meta自己的研究来证明其“明知故犯”。
二、Meta的内部研究成果显示,自知其产品对青少年有害
这项起诉书的引用,指向了2021 年 Meta(当时为Facebook,以下不再赘述)举报人泄密事件。这是导致Meta开始受到多个州检察长调查的导火索,也是指证Meta的最有力的证据。
2021年,Meta前员工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先向《华尔街日报》曝光了若干内部文件,然后又向更广泛的媒体展示了这些内部文件。她还在国会作证说,该公司“将利润置于安全之上”。
以下是Meta被曝光的典型的内部研究成果:
- 聚焦青少年市场开发:据Instagram的前高管称,Facebook一直在追踪竞品应用上热门功能的兴起,并在2016年指示员工集中力量赢得青少年用户的市场拓展竞赛。
- 部署成瘾和有害功能:“点赞”数量、算法选择的内容、修饰人脸的工具(滤镜、修图等)都在于吸引青少年网络关注度并使之成瘾。其内部研究表明,有些问题是Instagram特有的,而不是更广泛的社交媒体共有的。
- 心理影响:Instagram上的相互比较可以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看法和描述——Meta研究人员在2020年3月的内部PPT演示中表示:“32%的少女表示,当她们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舒服时,Instagram会让她们感觉更糟。”在2019年对心理健康进行了深入研究,Meta发现,14%的美国男孩表示,Instagram让他们对自己感觉更糟。
- 产生心理问题:Meta的研究调查表明,“点赞”数量让青少年感到焦虑,并助长了他们的负面情绪;只分享最美好的时刻的倾向、追求完美的压力和上瘾的产品,可能会让青少年陷入饮食失调、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健康的感觉和抑郁。
- 理解与行动的巨大鸿沟:Meta对Instagram的研究表明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最深入了解,但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微乎其微,并在公开场合轻描淡写——理解与公开立场之间最明显的差距。
国会证词中有一段Meta在2021年内部的讨论过程颇为有趣,比较典型地演示了社交媒体公司如何衡量“利润”和“公共利益”:
2021年3月,一名Meta研究人员表示,Instagram应该减少名人关于时尚、美容和人际关系的内容,同时增加亲密朋友的内容。
但另一名员工质疑这一想法,称拥有完美生活的名人是这款应用的关键。他写道:“想看看最富有的0.1%的人生活吗?这不就是青少年留在平台上的原因吗?”
一名前高管质疑为了避免“社交比较”而改革Instagram的想法:“人们使用Instagram是因为这是一种竞争,这才是有趣的部分。”
人们根据他人的吸引力、财富和成功来评估自己的价值,这本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并非社交媒体的发明创造,但社交媒体利用了这一“比较”并将其放大、并产生商业利益。
三、就心理健康问题起诉Meta的案件为何重要?
1、美国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受欧盟监管溢出影响
过去几年,亚马逊、谷歌、YouTube、微软、Meta 以及TikTok等科技公司因未能遵守儿童在线保护的法律而在欧盟遭受过诉讼。但是在美国,国会除了举行科技巨头的听证会之外,尚未让“社交平台”巨头们为其对社会的有害影响承担实际的责任。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业与人权中心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学者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指出,美国国家领导人正在战略性地填补这一“监管真空”。
这说明,欧盟的监管社交媒体的法律确实具有影响美国科技公司行为、甚至影响美国政府监管的溢出效应。
2、社交媒体将承担更多安全责任,包括社会心理影响
许多研究人员和心理健康倡导者将青少年社交技能、社交水平以及情感和心理健康的下降归咎于社交媒体,尽管研究及证明力仍旧不足,但立法者和监管者都认为,科技公司有责任改进其平台上的安全措施,特别要对青少年寻求额外的保护。因为青少年对于抵御社交媒体上的有害影响更弱,而且现今社交媒体对当下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塑造,直接影响到承担未来社会责任的中流砥柱是怎样一群人——这是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儿童在线保护的可操作性、具体监管和执行的部门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2023年10月16日颁布的《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治理效能,特别突出了社交、网游、直播、音视频等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以及手机等终端制造者的主体责任。
而在制度性的解决之前,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上。就像一位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曾两次与扎克伯格谈论Facebook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他说:“我请求扎克伯格作为父母来帮助我们。”虽然扎克伯格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研究文献是相互矛盾的,没有明确指出任何有害的因果关系,但扎克伯格说他“正在努力”。
3、Meta或许和解和改变
根据纽约大学的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推测,即使Meta认为它可以提供矛盾的证据表明某些儿童可能会从适当的行为中受益,它也不会希望无限期地在舆论法庭上进行斗争。与由美国大多数州组成的两党联盟就儿童安全问题展开的长期斗争,可能让 Meta 难以承受。而各州州长的对此类诉讼的目标通常旨在达成和解,而不是在法庭上获胜。
和解可能会迫使 Meta 同意做出改变,以减轻诉讼所指出的一些伤害。虽然总检察长选择专门针对一家社交媒体公司,但他们可能会寻求以 Meta 为例,从而在整个行业产生反响。
四、反思对社交媒体的“需要”和“抵制”
对于全球家长来说,他们有着进退两难的心态:既不想剥夺孩子的在线互动和社交的能力,又想保护孩子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这也是整个社会及各国立法者要面对的矛盾。
这一源起于2021年泄密事件的调查,以此次诉讼为起点正式拉开了帷幕。但是可以预计,即便Meta做到了一切监管者目前所期待的经济赔偿及改变策略的行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不会消失。因为商业利益会驱使科技公司寻找下一个“痛点”(或者说是“人性弱点”)加以利用,更是因为,所有的“陷阱”原本存在于我们原本的人心和人际关系之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ternet Law Review”(ID:Internet-law-review),作者:互联网法律评论,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