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2》一张嘴,让迪士尼差点丢了面子

金错刀·2025年11月27日 17:53
不炒冷饭不卖情怀,才能守住爆款的金饭碗。

“等了9年,爽到了,但还是大失所望。” 

上映仅2天,《疯狂动物城2》直接靠口碑拉回热度。关于《疯狂动物城2》的讨论,一条接一条登上热搜。 

然而没想到第一波观众反馈,竟然是如此两极分化。 

喜欢它的观众大有人在。一大批自来水争相在朋友圈安利。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不喜欢它并给差评的人。一些批评者主要聚焦在“中文配音”上,认为中配看得“出戏”,没有字幕有时又听不清,然而当地影院中配版的排片率又高于原版,不得不看中配。 

更不用说, 这部电影上映前还“翻车”了一波。先是宣传期拉来几个明星配音,“演戏自己不配音,却给动画配音”,被质疑“不专业”,再加上迪士尼此前续拍各种动画续集翻车等先例出现,也让很多人对它并不看好。“感觉又被迪士尼狠狠背刺了”。 

不过,从现实来看还是那句话:迪士尼还是迪士尼,网上没赢过,线下没输过。 

《疯狂动物城2》中国内地预售票房突破3.1亿,直接刷新进口动画电影纪录。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相当于还没上映,就顺利实现了前作《疯狂动物城》票房的6.5%。 有人预测,它有望成为继2019年《复联4》之后第一部票房过20亿的进口片。 

被骂惨的《疯狂动物城2》,凭什么还能狂卖中国人3个亿? 

最疯狂营销:遍地痛城,却被骂上热搜

其实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电影。

毕竟,第一部的剧情太过惊艳,大量可爱又不失人性化细节的动物城居民,让很多人惊呼“原来动物还可以这么搞?”,中国内地票房狂揽15亿。巅峰时期,迪士尼自己出续作都很容易受到“东施效颦”的质疑。

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年,迪士尼在这个IP上的一系列操作已经消耗太多粉丝的好感。

纵观《疯狂动物城2》的各种蹭IP行为,也只能用一个词形容:疯狂。

第一波推手,就是各大品牌。

一个IP的影响力这么大,放在商业世界直接等于一块肥肉,品牌纷纷一拥而上。 

各大城市的地铁站、商业中心以及各种街边店,都已经变成“疯狂动物城巨大痛城”。

铜锣湾时代广场上,4.8米高的圣诞树挂满了狐尼克和兔朱迪的玩偶。万达影城成了万 “哒” 影城,横店影城直接改成 “横电” 影城梗上加梗。

电影还没上,一份联名名单更是长得令人窒息:从麦当劳、瑞幸咖啡到优衣库、名创优品,甚至母婴品牌——接近60个品牌,覆盖潮玩、服饰、零食、汽车等十多个赛道。然而有网友一针见血:这场联名狂欢的底层逻辑,就是“流量打劫”。

网上有不少人吐槽,迪士尼自己出的正版周边玩偶如朱迪、尼克,屡遭消费者投诉品控问题,包括脸部歪斜、五官不对称、针脚开线等。

有人骂“丑得千奇百怪”,甚至表示还不如山寨产品有诚意,就连某些快闪店周边的大摆件都“丑的离谱”,“算是彻底把角色给糟蹋了”。

还有人指出,为了获取某品牌的全套联名周边,还得需要一次性购买多杯饮品,压力不亚于奢侈品的配货,被指营销动作变形。

品牌都如此疯狂,黄牛的第二波助推热度更是让人反感。一只原价259元的可琦安玩偶,被黄牛炒到1000元;6年前的迪士尼限定玩偶,二手价都敢坐地起价暴涨38倍。

都想蹭IP的巨大光环,也不怪网友上纲上线。

电影还没上,官方与各大品牌先搞出这些高密度、跨行业的“刷屏”式营销赚一波快钱,被部分消费者认为过度消耗了IP本身的情怀与独特性。

所以期待越高,很多人越是担心,当IP价值被简单粗暴换成联名销量,内容本身是否就成了最不值钱的部分。

迪士尼的“续作魔咒”,靠它一夜逆转

不过好在从电影上映的反馈来看,迪士尼算是用内容拉了回来。

《疯狂动物城2》开分8.7,虽然比不过第一部,但放在全球动画市场还是妥妥的老大哥。

有看过的人说,《疯狂动物城2》的教育意义不输于《我不是药神》。

也有人发现,片子里大量的对话和梗致敬了极多的经典,更是有人总结出了一份密密麻麻的“致敬清单”,从《沉默的羔羊》到《黄飞鸿》,各种想到想不到的情节都能出现。

表面上是合家欢,实际上观众能在一部电影里看出这么多好片的影子,这些点,确实是《疯狂动物城2》能够吸引如此多上座率的原因。

但迪士尼还有两个只有它能下的猛药,让这个片子的热度再推一波。

1.一切反套路,大胆“背刺”CP粉。很多人以为,按照一般的套路,接下来就是各种新挑战新案件新背景,毕竟这一招隔壁《阿凡达》已经百试不爽。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迪士尼在第二部直接来了一个狠招:反套路

电影一上来,就给观众设计意想不到的情节:朱迪和尼克这对默契十足的黄金搭档,竟然因为合作分歧走进了 “伴侣治疗中心”,从以往的外部破案,转向对内部关系的深度修复。

在第二部里,两人关系的裂痕也开始出现:尼克因童年被霸凌的经历对爬行动物产生偏见,朱迪则执着于程序正义。

这种设计直接给很多CP粉当头来了一棒——原来,他们的关系也有脆弱的一面。

这还只是前菜,更狠的反差还有拒绝大团圆结局。影片没有让各种误会彻底消失,而是让每个角色带着创伤继续前行。莱克斯利家族族长在监狱里的冷笑——“你们以为破坏墙就结束了?” 又为第三部埋下致命伏笔。

这种处理打破了合家欢动画的传统套路,承认偏见不会一夜消失,和解是漫长过程,更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哪怕是虚拟的角色,显然也更容易让人代入。

2.合家欢+大议题=迪士尼式爆款。看过第一部的人都知道,《疯狂动物城》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还承载着深刻的社会议题。如果说第一部还是动物城内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间的固有冲突,对准的是更深层的社会排斥问题。那么第二部更是把这一亮点发挥到极致——直接把矛盾,从“食草vs食肉”升级为“哺乳vs爬行”的文明冲突。

为此还推出了一个新角色:蛇盖瑞。表面是“笑嘻嘻”的萌系反派,实则是背负族群使命的悲剧英雄。

就和《哪吒2》里的仙人老翁强反差人设一样,他盗取“气候墙原始草图”古籍,只为揭露莱克斯利家族通过控制气候墙制造族群对立的阴谋。

这种设定背后,是迪士尼对系统性歧视的尖锐批判,当动物城居民对蛇盖瑞本能地恐惧摸枪,恰似现实中执法者对特定族群的应激反应。

一来一回,电影也在偷偷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处在阴暗处的人就当真无恶不作,令人恐惧?而身处光明处的人就又天生正义凛然、充满善意?

就像动物城的导演之一拜伦·霍华德在采访中说的:“我们希望探讨当‘不同’成为常态时,如何真正实现包容。”从反套路到社会议题,是迪士尼用9年时间告诉观众:动画不是哄孩子的童话,而是窥见现实的镜子。

有网友问,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疯狂动物城2》?

还是那个好片的必备条件:角色的搞笑、剧情的痛快、主题的正能量。

让全球人爽背后,是1000人的“反人性”自虐

迪士尼,这些年过得其实并不如意。

江才郎尽,是很多人对迪士尼的质疑。经常会有人问迪士尼为何拍不好续集。《沉睡魔咒2》,《冰雪奇缘2》等续作的口碑和热度都明显不如第一部。

为了摆脱这种魔咒,迪士尼时任CEO罗伯特·艾格在股东大会表示,要强调多元化的选角、价值和故事。随后,迪士尼便接连推出了《黑豹》《寻梦环游记》和《寻龙传说》等新IP,更是用了整整九年的时间来打磨《疯狂动物城 2》的细节。

从现实看,这九年的投入,无疑还是让它逆转了。

很多观众看完《疯狂动物城2》只有一个感觉:

爽。

在观感上,《疯狂动物城2》这次的确“够变态”。迪士尼搞出个全新动画系统Presto让蛇类动作更逼真,在第二部里,可以看到朱迪的兔毛新增了20种动态质感,每一根毛发都仿佛有了生命,随着朱迪的动作和情绪变化而摆动。

尼克的瞳孔也会根据他的情绪缩放,当他紧张时,瞳孔会不自觉地收缩;当他兴奋时,瞳孔则会放大,这些细微的变化,让角色“完全不像演的”。

刀哥觉得,《疯狂动物城2》之所以能获得好评,关键在于做到了一点:不乱收割IP情怀,更不是割一波就跑。

很多人不知道,能做到这一切的背后,是1000多人耗时九年的极限挑战,更是对过去疯狂消耗IP“商业化”的一次狠狠打脸。一方面,是几乎不计较成本的做足大场面。按理来说,只要剧情有点新意,靠着IP光环,第二部随便做做也能躺赚,制作团队却偏要挑战更难的事,创造出迪士尼史上最复杂的镜头:5万只动物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难度可想而知。

相比迪士尼此前保持视觉复杂度纪录的《超能陆战队》微型机器人军团,《冰雪奇缘2》的水马神话场景,《疯狂动物城2》更是一己之力,将数字角色容量提升到又一个level。

就像导演饺子说的,“不给自己留后路,要把每一部都当成最后一部去创作”。

另一方面,特效不是噱头,为“人情味”做配。

有了第一部的成功,第二部在剧情上更加发力。比如为打造真实感,主创团队曾经走访非洲,联合动物学家和城市规划师,为动物城设计真实地图。

导演贾里德·布什曾袒露,团队不断审视故事,询问成年观众的感受:“我们的许多员工都做了父母,他们的孩子给出了真实的反馈。多元视角的碰撞才能带来挑战。”

如今,促进观众走进影院的第一源动力,除了内容,还是内容。从《哪吒2》就能看出,永远对内容保持真正的敬畏,观众才能对你给予尊重。

《疯狂动物城2》也是一样,在很多人称AI替代动画师的时代,它用五年制作周期和700人的团队规模证明:技术只是工具,情感共鸣才是王道。

能从前期各种营销“翻车”,到后面用内容口碑逆袭翻盘,更加说明一点:别把观众当提款机,真正的IP生命力,是内容与商业的共生,而非寄生。

商业化无可厚非,但守住最基本的内容底线,才能赢来市场的持续鼓掌。

不炒冷饭不卖情怀,才能守住爆款的金饭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江源,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96%受访者,认为自带“脆皮”属性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