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等车企为何挤入日本EV市场?
Folofly销售的“极氪009”(10月29日、东京都江东区)
“日本没有7座豪华EV,这是独一无二的市场”,浙江吉利的旗舰MPV“极氪009” 2026年将登陆日本市场。起亚也将于2026年春季推出中型EV的厢式车“PV5”。日本EV的普及率低,消费者的目光又十分挑剔,为什么……
中国大陆、韩国、台湾企业纷纷进入日本的纯电动汽车(EV)市场。在“日本移动出行展2025”上,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竞相展示新款EV。这些企业均积极推出符合日本规格的车型并致力于构建维修网。如果在消费者眼光苛刻的日本提高市场份额,品牌号召力将得以提升,对亚洲的出口攻势也会迎来东风。这些车企将日本市场视为提升品牌力的“龙门”般的存在,它们能否打开突破口呢?
“日本没有7座豪华EV,这是独一无二的市场”,从事商用EV开发和销售的日本企业Folofly(京都市)将从2026年开始销售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EV品牌“极氪(Zeekr)”的车辆。Folofly的社长小间裕康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对扩大业务显示出自信。
吉利是仅次于比亚迪(BYD)的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旗下品牌极氪是2021年创立的高端EV品牌。在中国市场,极氪以重视加速性能和安全性以及出众的设计能力而受到好评。
在日本,Folofly将首先于年内开始接受6~7座纯电旗舰MPV“极氪 009”的预订。2026年起交付车辆。为了进入日本市场,除了采用符合日本的规格之外,还尤其重视在日本构建售后维修网络。
在日本销售的车辆将支持日本独有的快速充电标准“CHAdeMO”。售后方面,将利用合作伙伴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的维修网和担保,消除对中国产品的不安。
日本市场售价从13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0万元)起,虽然价格偏高,但小间社长表示:“需要实现环保的法人客户会有一定的需求”。该公司认为,在日本生产纯电动MPV的厂家较少,所以存在商机。首先力争在约1年内获得数百辆的订单。
起亚将于2026年在日本推出的大型纯电动汽车“PV5”(10月29日、东京都江东区)
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旗下的起亚也将于2026年春季推出中型EV的厢式车“PV5”。可乘2人、载货空间最大的“Cargo”起价58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可乘坐5人的“Passenger”起价67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
起亚为了进驻日本市场也与日本企业展开合作。日本企业双日成立的“Kia PBV Japan”将负责销售,首先在日本全国8个地点设立专卖店。将利用日本损害保险公司的维修网,构筑100个维修网点。
起亚的EV厢式车可根据露营规格和轮椅等用途改变内饰的设计。内饰的设计将委托给生产卡车载货台的日本企业,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车辆。
比亚迪推出的轻型纯电动汽车“RACCO”(10月29日、东京都江东区)
比亚迪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首次展示了轻型汽车的EV“RACCO”。此前外资车企的进口车主攻日本的纯电动SUV市场。比亚迪将推出轻型EV和大型EV,以全方位战略向日本市场发动攻势。
台湾的鸿海精密工业也试图向日本市场渗透。子公司夏普计划在2027年度发售以鸿海开发的车身为基础的EV。概念车“LDK+”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上亮相。
在2025年1~6月的全球新车销售中,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排在第3位,比亚迪和吉利分列第7和第8位,均进入前10。销量还超过本田(第9位)和日产汽车(第11位)。比本田和日产更具销售实力的中韩汽车企业正在日本集结。
中国大陆、韩国、台湾企业之所以重视日本市场,是因为日本被视为向海外市场展开出口攻势的“龙门”。比亚迪、起亚和鸿海也希望在市场较大的东南亚等地扩大销售。日本消费者的目光挑剔,如果在日本市场获得认可,品牌号召力将得以提升。
在日本车企方面,铃木和本田也相继发布了新款EV。在发达国家中普及率最低的日本,EV的主导权之争将日趋激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田中飒太、小岛理纱子,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