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千万不要为工作焦虑
前阵子连续加班半个月,项目上线那天却被领导当众指出几个细节漏洞。
回到工位看着屏幕上的修改意见,同事们陆续下班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瞬间被巨大的挫败感包裹,我盯着电脑屏幕,脑子里反复回放领导的话,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越想越失眠,连周末都在焦虑中耗着。
直到和家里通电话,家人听出我的低落,只说了一句:“你上班是为了挣钱过日子,不是为了把自己熬成陀螺。”
这句话像一盆清醒的冷水,让我突然意识到,我早就把工作和生活的主次搞反了。我们总在工位上消耗情绪、透支精力,却忘了工作的初衷本是为了让生活更好,而非被工作牵着鼻子走。
领导的期待,不必照单全收
职场里最容易内耗的,就是把领导的每句话都当成 “人生 KPI”。
有的领导习惯用 “再努力点就能升职”“这个项目全靠你了” 画饼,让你心甘情愿加班熬夜,有的领导控制欲强,连报表的字体大小都要挑剔,让你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实换个角度想,领导的期待本质是岗位要求,而非对你个人的终极评判,他画的饼未必能兑现,过度的挑剔可能只是他的工作习惯。
你要做的是守住自己的节奏,按要求完成核心工作,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坦诚沟通,不合理的指责不必往心里去。
工资只买了你的工作时间,没买你的情绪内耗,没必要为了别人的期待委屈自己。
同事的态度,不必过分较真
刚参加工作时,我总想着和所有人搞好关系。有人找我代做 PPT,哪怕自己的活儿还没做完也一口答应,听到同事在背后议论 “新人做事不熟练”,就默默加班到深夜证明自己,开会时怕起冲突,明明有更好的想法也不敢说出口。
结果呢是代做的工作越来越多,自己的绩效却受了影响,越想讨好别人,越显得底气不足。
压抑的想法多了,工作热情也慢慢消退。后来我终于想通,职场不是交友场,同事只是共事的伙伴,没必要强求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遇到抢功的同事,就守住自己的工作痕迹;
碰到阴阳怪气的调侃,就假装没听见;
有人把额外工作推给你,就礼貌拒绝。
你不必做人人称赞的老好人,专注做好自己的事,用实力说话,比讨好所有人都管用。
工作的得失,不必过度纠结
我见过有人因为一次评优落选,消沉了大半个月,有人因为写错一个公式,反复自责到影响后续工作,还有人因为担心被裁员,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太容易被工作中的小事困住,把一时的得失无限放大。
但其实,工作本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谁还没犯过错误?谁的职场之路能一帆风顺?一次落选不代表能力不行,可能只是时机未到。
一个小失误不用过度自责,及时补救就是成长,就算面临裁员,凭你的经验和能力,也总能找到下一条出路。
就像余华说的,工作的本质是付出劳动换取酬劳,而不是付出情绪。
你可以认真工作,但别把工作当成全部。下班铃响就放下电脑,周末别再回复工作消息,把时间留给家人、爱好,留给那些能让你真正放松的事。
工作是艘船,载着我们穿越生活的风浪,但生活才是最终要抵达的岸,那里有家人的陪伴、喜欢的风景,有所有值得我们用心珍惜的美好。
别让工作的焦虑占据生活的全部,记住,主业是好好生活,副业才是认真工作。愿我们都能在职场中保持清醒,在生活里收获温柔,不被焦虑裹挟,活得自在从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猎聘”(ID:liepinwang),作者:程叔,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