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茶地图:“两广”之外,这个省被严重低估了
全国47.8万家奶茶饮品门店,哪里是奶茶重镇?哪里是奶茶荒漠?
新茶饮经历黄金10年之后,形成了什么样的奶茶地图?很多人不会想到,海南竟是每万人拥有奶茶店最多的省份,而北京已成新锐品牌的战略高地。
中国奶茶地图还有哪些看点?接着往下看。(特别说明:门店数据来自窄门餐眼,各省常住人口数来自国家统计局)
全国奶茶店47.8万家,Top3分别是广东、江苏、广西
过去我们谈论奶茶,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投向两广、江浙这些消费大省。但当我们换个视角,一幅全新的中国奶茶地图正在展开。
据窄门餐眼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的门店总数已达478480家。
按省级行政区划分,从饮品门店总量来看,广东以89870家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占全国门店总数的18.78%。江苏、广西分别以30676、26404家店位列第二、三名。
在广东,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的门店均在千店以上,喜茶、奈雪、LINLEE林里、茉莉奶白、茶理宜世、茶救星球、茶萃吧等本土起家的品牌,占据较多市场份额。
江苏茶饮市场高度成熟,蜜雪冰城、CoCo都可、古茗是该省门店数前3的品牌,茶颜悦色亦在密集布局,7分甜、百分茶、蜜城之恋、茉沏、就是柠、柚见鲜茶、雅克雅思等本土品牌撑起半壁江山。
广西成为行业公认的茶饮重镇,不仅是茶饮原料供应大省,也诞生出阿嬷手作,煲珠公、梁小糖等特色鲜明的连锁品牌。
然而,若将各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纳入考量,海南却成了最大“黑马”。
作为常住人口刚过1000万的省份,却撑起9000多家奶茶饮品店,每万人拥有8.7家门店,位列第一。广东、广西分别以7.03、5.27家位列第二、三名。
人均奶茶店Top榜,这些地区为什么上榜了?
在每万人拥有奶茶饮品店前十的省级行政区中,相比两广、江浙沪、福建等传统高地,海南、云南、北京的上榜或许更值得关注。
1、北京:从“奶茶荒漠”到品牌必争之地
代表品牌:Blueglass、兰熊鲜奶、煮叶、长春堂顺时而饮、隆延茶铺
特色产品:鲜奶/酸奶饮、奶皮子酸奶、驴打滚牛乳茶、米酿奶茶
两年前,北京还被视为茶饮荒漠,南方品牌鲜少驻足,也缺少能走向全国的本土品牌。
而随着茶饮品牌加速规模化,北京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各大品牌进军北方市场的必争之地。
2024年,柠季、爷爷不泡茶、树夏、就是柠、淡马茶坊、Yee3三号椰等纷纷在北京开出首店。
2025年,茶饮进京仍在持续。9月,阿嬷手作北京首店进驻三里屯太古里,特别推出“好喝豆汁儿”等限定饮品,开业当天点单小程序一度挤爆,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态。
此外,红茶公司、裕莲茶楼、tea’stone、麦记牛奶公司、初茶、本就茶饮、楼下酸奶、Tamkoko泰柯茶园、Uniboba、MoreYogurt牧场奶仓等人气品牌,也扎堆在北京落子。
面对高昂的房租与人工成本,进京品牌不约而同地走精品化与体验升级路线。今年7月,霸王茶姬全国首家茶苑主题店在北京亮相,将北京四合院元素融入茶文化空间;10月,阿嬷手作・合院在北京华贸中心试营业,重塑消费场景。
此外,北京本身茶文化底蕴深厚,跑出了煮叶、长春堂顺时而饮、隆延茶铺、李茶的茶等特色品牌,吴裕泰等老字号也在试水现制饮品。
市场差异化竞争态势下,紫光园奶皮子酸奶爆火出圈。本土成长起来的兰熊鲜奶、Blueglass凭借奶饮定位赢得一席之地;野人先生则从手工冰淇淋切入,已拓展至千家门店规模。
2、海南:每万人拥有8.7家,被低估的奶茶大省
代表品牌:老盐季、虎婆冷饮店
特色产品:老盐水果茶、榴莲炒冰
海南的登顶并非偶然,而是市场需求与消费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南常年高温天气,对消暑解渴的饮品需求巨大,这为茶饮行业提供了天然的土壤。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为当地饮品消费添了把火。
据《海南日报》报道,2025年前三季度,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海南餐饮消费中,中式茶饮凭借场景创新与文化融合,成为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选择,茶馆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96.49%;其他饮料及冷饮服务同比增长21.66%。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饮品市场仍以蜜雪冰城、益禾堂、CoCo都可、霸王茶姬等外来连锁品牌为主,本土成长的连锁品牌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老盐季。
凭借“老盐+鲜果”的独特定位,老盐季在海南开出了100余家门店,卖火老盐芒果、老盐凤梨、老盐百香果等特色饮品。其点单小程序显示,老盐系列年销量达1000万杯,形成具有辨识度的地域饮品标签。
连锁品牌外,水果炒冰、清补凉等传统冷饮店,成为当地饮品市场的重要补充。以三亚为例,在大众点评饮品热门榜中,阿菊冷饮店、嫚姐清补凉长期位居前列。
水果炒冰还跑出了区域小连锁。比如虎婆冷饮店,凭水果现炒、高颜值杯装出品,在三亚、陵水、万宁开出约10家门店,游客争相打卡,明星也在推荐。
海南的奶茶饮品,既扎根于本地生活,也承接旅游流量,构建起以社区店、街边店为主的独特生态。
3、云南:把地方风味做成竞争力,本土品牌崛起
代表品牌:麒麟大口茶、柠气云南茶、上山喝茶、寅乐萃
特色产品:糯米香茶、玫瑰饮、滇红拿铁、鲜奶米布茶
作为中国茶叶主产区,云南拥有深厚的茶文化与丰富的物产资源。在这片土地上,总共有17573家奶茶店,每万人拥有3.78家,奶茶店分布密度在全国排名第六。
近年来,随着云贵风味走向全国、山野风饮品持续走红,一批扎根云南的茶饮品牌正崭露头角,他们把地方风物做成了核心竞争力。
麒麟大口茶走的是极致单品路线。不卷新品上新,8年坚持只卖一杯茶,用茶香、柠檬香、糯米香打造招牌“麒麟香”,形成风味壁垒;还把门店吧台设计成“舞台”,制茶过程如一场表演,反复打磨细节,目前已开出近200家门店。
柠気今年正式更名为“柠气云南茶”,从产品到空间全面植入云南文化符号。他们以云南茶为主线,在原有糯米香柠檬茶基础上,拓展出云南柠檬茶、高原鲜果果奶、野生菌系列、非遗汽锅茶、高山原叶鲜奶茶等多个系列,构建云南风味地图。
上山喝茶始终聚焦云南原叶茶,每杯茶饮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清晰标注茶叶、茶香和出品方式,让消费者快速建立认知,还将门店开到上海、广州。寅乐萃把云南人熟悉的传统小吃“米布”融入茶饮,带来差异化体验,引发行业关注。
随着野酸角、米布、野生菌等特色食材被更多连锁品牌挖掘、应用,云南饮品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传送门:瑞幸、喜茶都来“挖宝”,这种地方风味悄悄主宰奶茶圈?)
4、青海:茶饮品牌全国扩张与下沉的缩影
代表品牌:宝葫芦
特色产品:牦牛鲜奶茶、甜醅奶茶
青海,在普遍的消费认知中属于茶饮的边缘市场,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里每万人拥有3.17家奶茶店,跻身全国前十。
主要在于青海的人口基数不大,但有1879家奶茶店,其中大部分是外来的连锁品牌门店,直接推高了奶茶店密度。
这里曾鲜被关注,随着全国饮品竞争加剧,蜜雪冰城、巡蜜时光、沪上阿姨、甜啦啦等品牌都在这里找空白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海是茶饮品牌全国扩张与渠道下沉的缩影。
与此同时,根植于本地特色的品牌也悄然成长。以“宝葫芦”为代表,凭借牦牛鲜奶茶、甜醅奶茶等特色产品,已在当地开出约10家门店。
这里还有自制奶饮等传统品类,不少本地酸奶店、酸奶坊在大众点评等平台收获高评分,积累了稳定客源,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
虽非规模之争的主战场,青海却逐渐形成了基于本土需求的“小而美”饮品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咖门,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