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次上头,接棒固体杨枝甘露,全网疯狂复刻“甜瓜酸奶”

咖门·2025年11月28日 09:47
“酸奶+水果”又出新爆品

谁能想到,曾经用吸管“喝”的酸奶,如今竟然变得可以啃、可以嚼,甚至能作夹心!

继“固体杨枝甘露”火遍全网之后,“绿宝石冷萃酸奶”又成消费新宠,席卷社交平台。

相关话题播放量轻松突破2000万,不仅引发网友复刻潮,更让线下门店频频爆单。

这波热潮藏着怎样的酸奶新机会?

接棒固体杨枝甘露,“酸奶+水果”又出新爆品

“这碗绿宝石颜值太能打了。”

“口感层次绝了,比固体杨枝甘露还上头!”

继“固体杨枝甘露”引爆全网之后,我发现,一款新的酸奶产品——绿宝石冷萃酸奶,正在社交平台快速走红

它不仅频繁登上小红书热搜榜,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更是斩获超2000万播放量,热度持续攀升。

做法也很简单:

用整只甜瓜做容器,切掉顶部、挖出果肉,在底部先铺一层厚厚的酸奶,接着放入芒果丁、脆波波等小料,再覆盖酸奶,如此层层叠加至近满杯,最后用蓝莓、草莓等水果点缀。

有网友分享经验:“做好后冷藏半小时再吃,酸奶质地会更扎实。”

从结构上看,它和前一段爆火的“固体杨枝甘露”很像,都属于“水果+酸奶”的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用的都是低温冷萃工艺滤去乳清制成的希腊冷萃酸奶,质地绵密如芝士,蛋白质含量更高,乳糖含量更低。

尝过的网友表示:“料超足,比固体杨枝甘露还上头”“试过一次就爱上”……

简单易做,在社交平台掀起一波DIY热潮。不少人晒出自制作品,直呼“颜值高到舍不得吃”“跟风最成功的一次,全家夸”。更有网友直接喊话品牌:“快出同款,想天天打卡!”

线上热度迅速蔓延到线下。

满米酸奶、YOGREAT YOGURT希腊冷萃酸奶碗、芝炒酸奶、LAN酸奶等酸奶店、甜品烘焙店纷纷跟风上新;咖啡店、街头摊主也跨界加入。一份售价多在15~30元之间。

颜值高、吃法野、玩法多,我发现今年“浓稠酸奶”特别火。

除了和水果叠加制成固体杨枝甘露、绿宝石冷萃酸奶之外,网友们还解锁了冷萃酸奶夹、冷萃酸奶球、海苔肉松冷萃酸奶等创新吃法。

这波热潮背后,藏着怎样的酸奶新机会?

可啃可嚼、结构可视化,酸奶的“爆款逻辑”日益清晰

1、从“喝”到“吃”,酸奶越干越受欢迎

大家熟悉的酸奶,要么是用吸管喝的液态,要么是拿勺挖的半固态,但今年,酸奶越做越稠,明显朝着“固态”发展。

类似去年走红的干噎酸奶,今年刷屏的固体杨枝甘露、绿宝石冷萃酸奶、冷萃酸奶夹,一波接一波的新玩法,把冷萃酸奶推上新高潮,也让酸奶跳出了饮品边界,进阶成零食、甜品。

消费端还特别买账。以“固体杨枝甘露”为例,茶百道上线首日全国门店狂卖25万杯。酸奶罐罐全部门店累计销量超1万份,均有效拉动了门店营收。

满米酸奶也于近期在门店同时上架“固体杨枝甘露”与“绿宝石冷萃酸奶”。

茉酸奶则推出一款“可可有机酸奶脆墩墩”,外层是酥脆燕麦壳,内芯是凝固状有机酸奶,可手持、可啃食,受到无数消费者追捧。

在酸奶罐罐研发负责人阿杜看来,这波产品创新,核心在于固态酸奶的造型感及可玩性更大。

他进一步解释,冷萃酸奶/干噎酸奶本身风味单一、酸感突出,消费场景受限。传统的搭配水果或坚果的酸奶碗,难以改善其本身口感问题,因此市场表现波动较大。

但固体杨枝甘露和绿宝石的产品思路,弱化了“干噎、过酸、风味不足”的负面体验,适口性更强,由此也拓宽了食用场景与受众接受度。

2、视觉冲击力强,“高颜值”成引流利器

在酸奶的竞争中,“高颜值”仍是引流关键。精心设计色彩、造型的产品具备天然传播力。

固体杨枝甘露、绿宝石冷萃酸奶、冷萃酸奶夹等产品,正式凭借高饱和度的叠层配色,引发了大量自传播。

此前,茉酸奶的“开心莓莓酸奶奶昔”以粉绿配色精准戳中少女心;“湖光奇亚籽莓莓酸奶”则凭借藻蓝与莓果紫的撞色设计,搭配侧切草莓片点缀,被网友评价为“惊艳”。

楼下酸奶推出“东方抹茶白柚鸳鸯酪”等双拼系列,通过绿与白、白与紫的渐变层次营造自然美感;山下奶市则把酸奶装入透明玻璃瓶,打造多巴胺色系的“油画酸奶”。

正如UOUOYOGE希腊酸奶创始人王文强所说,“这波产品,正是在观感上做足了冲击。”当口感差异逐渐收窄,视觉体验已成品牌差异化的关键。

3、结构可视化,以“看得见的丰富”提升满足感

当前酸奶产品的创新趋势,正从混合型饮品转向“结构可视化”,通过分层、铺料等方式清晰呈现水果、谷物等原料,强化消费者的直观满足感。

茉酸奶在“伯爵可可酸奶奶昔”中,将顶部铺上巧克力燕麦片,突出茶香、可可香与谷物脆感的多重体验。

酸奶罐罐的“咸酪苹果莓莓酸奶昔”则通过底层草莓果肉、中层苹果山楂果肉与顶层厚咸酪的清晰分层,构建出酸甜咸爽的复合风味。

正如酸奶罐罐研发负责人阿杜所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可感知的丰富性”,推动产品形态从“酸奶型饮品”向“饮品型酸奶”转变。

图片源于小红书博主:柚如何,已获授权

让每种食材的风味都被看见、被尝出,正如茶饮中的杨枝甘露,这种‘小料可视化’思路将成接下来的创新关键。”

热度之后,酸奶的下一个机会点在哪?

酸奶赛道从不缺少爆款。

从牛油果奶昔、冷萃酸奶碗,到干噎酸奶、奶皮子酸奶,再到近期的固体杨枝甘露、绿宝石冷萃酸奶——几乎每一年,都有新形态刷新消费者的认知。

然而,爆款能红多久?热潮退去后,什么才能支撑持续的复购?

颜值固然重要,但“能晒”只带来初次尝试,长期复购仍需回归本质。

正如UOUOYOGE 希腊酸奶创始人王文强所言:“消费者愿意为新鲜感买单,但持续复购的关键,仍在于如何实现又好喝、又实惠。”

换言之,下一阶段的竞争核心,是找到“产品吸引力”与“价格接受度”之间的平衡。

谁能持续输出创意,同时不失亲和力,谁才能真正融入日常,成为消费者的长期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伍月,36氪经授权发布。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LeCun离Meta创AMI,称LLM是死胡同,押注世界模型。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