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持续“加仓”,上海土地成交金额突破2000亿
上海土拍市场表现出冷热分化的两面性。
一方面,八批次出让的6幅地块有一半为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只有7.5%,是2025年各批次热度最低的一次。
另一方面,板块新的“地王”诞生,出自徐汇滨江,成交楼面价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同板块绿城潮鸣东方的“地王”纪录(约13.5万元/平方米)。
上海第八批次地块揽金199亿元,至此上海八批次土地出让总金额累计达到1233.37亿元。
若算上协议出让地块,截止10月20日,上海土地成交总金额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
上海仍是房企投资重镇。
八批次土拍热度降至年内新低
上海八批次土拍明显“降温”,但核心区位地块仍受青睐。
从结果来看,6幅宅地平均溢价率7.5%,最高溢价率为14.69%,另有3幅地块底价成交。
热度最高的是杨浦滨江地块,有4家房企竞拍,竞争也比较激烈,最终保利置业以26.16亿元收入囊中,溢价率为14.69%。
静安苏河湾地块经过52轮竞价,最终由招商、越秀、星狮、瑞城联合体以77.37亿元竞得,溢价率9.03%,溢价低于市场预期。
徐汇滨江地块被中海以44.65亿元摘得,溢价率10%,最终楼面价为14.85万元/平方米,刷新区域最高单价纪录。
松江新城地块与宝山杨行地块均以底价成交,市场热度明显不足。
从前八批次土拍情况来看,本次土拍溢价率创新低,尤其是与前两批次30%以上的平均溢价率相比,热度下滑明显。
高热地块溢价率较前几批次也有所下降,第五批次土拍中,浦东曹路地块溢价率高达41.68%,杨浦滨江平凉社区宅地溢价率30.79%,第六批次土拍中虹口北外滩地块溢价率46.33%。
头部央国企在核心城市积极补仓
上海仍是房企必争之地
从房企来看,八批次吸引了中海、保利发展、保利置业等20余家企业参拍,央国企仍是主力。
9月以来,头部央国企明显加大了在上海等核心城市补仓的力度。
比如1-9月全口径销售TOP5房企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累计拿地金额同比涨幅均超过70%。
中海前9月拿地金额达到1124亿元,是TOP10房企中首个拿地金额破千亿的房企,尤其是在上海,中海积极补仓,在六批次和八批次土拍中均有所斩获,截止10月20日,中海在上海的拿地金额达到163.5亿元。
保利发展前9月拿地金额为594亿元,仅上海拿地金额就有95亿元。
招商蛇口在上海也迎来关键的补仓,以联合体的形式拿下静安地块,在上海的拿地金额也达到了131.27亿元。再加上9月份联合中海地产获得“全国总价地王”徐汇滨江东安项目的开发权,招商蛇口在上海的总投资金额接近200亿元。
参考前9月拿地金额来看,上述拿地积极的三家央企在上海拿地的比重均在10%以上。
八批次土地竞拍中出现民企的身影。
滨江集团与招商蛇口、西岸集团组成的联合体参与了上海徐汇滨江地块的竞拍,虽然没有竞得该地块,但是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实力民企也想找机会进入上海。此前,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表达了对上海的渴望。
上海依然是房企必争之地。
上海八批次土地出让总金额累计达到1233.37亿元,若算上协议出让地块,截止10月21日,年内上海土地出让金额已达到了2019.01亿元,排在全国首位。
从市场基本面来看,上海走在止跌回稳的前列,尤其是核心区高端改善项目的表现支撑市场热度。
随着825新政效应逐步释放,市场仍在进一步修复中。前9月上海一二手房共成交20.4万套,较去年同期增长11.4%。
在“以销定产”模式下,倒逼房企更加积极补仓上海等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上海土拍热度分化背后,可以看出具备资金优势的央国企仍将是土地市场主力,城市核心区优质地块仍是争夺的焦点。区域深耕成为更多企业保障投资确定性的优先选择。
以上海为代表的高能级城市优质宅地出让频次下降,也是土地市场热度下滑的重要原因。随着九批次地块信息出炉,上海供应端明显迎来结构性调整,前期核心板块已积累相对充足的潜在库存,出于控制库存规模的考量,增加了外围区域土地供应,部分房企将迎来“捡漏”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