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省会”,何以实现“关键一跃”

城市进化论·2025年10月22日 10:20
“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城市强”的跃升

据广州日报消息,10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邀请多部门负责人,就近期出台的《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进行相关政策解读。

《实施意见》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蓝图,系统谋划,前瞻布局,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六大方向及“X”个潜力赛道,着力打造全球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据报道,广州将着力开放各类应用场景,打造未来技术“试验田”,计划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为未来产业提供“市场试验田”。

此外,广州还将创新监管理念,探索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准入、市场监督制度机制。强化创新容错,进一步放权赋能,深化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推行“观察期”“包容期”“沙盒监管”等新型监管举措,突破传统监管对创新的束缚,为创新留足“试错空间”。 

“未来产业”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以颠覆性技术和革命性创新为本质特征,有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

城市发展未来产业,也是在“押注”未来,抢占未来的制高点。聚焦于广州,2023年GDP突破3万亿元,眼下要迈向“4万亿俱乐部”,特别是要站稳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位置,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目标,关键要靠产业支撑。

今年伊始,广州即喊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前瞻布局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6大未来产业。

在当地专家看来,“这6个未来产业是脱胎于国家和广东省的战略导向,广州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一旦这6个产业培养成功,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战略先导产业,再进一步培育成支柱产业。”

以智能无人系统未来产业为例,广州正加快在未来出行和工程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化集成应用,将支持南沙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支持番禺区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分中心,并大力推进海心沙全空间智能体系体验中心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州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系统性行动纲领,此次《实施意见》在推进六大核心未来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设定了“X”个潜力赛道作为未来“新阵地”,通过“技术预见—动态评估—赛道孵化”机制,持续跟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绿色氢能等前沿方向,动态调整产业布局。

当前,广州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如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所说,“未来已来,唯创者先。广州将强化统筹,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见效,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绘制广州‘第二增长曲线’。”

按照广州的规划,到2029年,要建成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1000家未来产业引领型企业。到2035年,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实现“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城市强”的跃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杨欢,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二次元+餐饮,还是有搞头

8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