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再发声,房地产未来走向越来越清晰

丁祖昱评楼市·2025年10月13日 10:19
“十四五”成绩单背后,房地产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行动框架呼之欲出

10月11日,住建部在国新办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的关键节点,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意义不单单是总结过去五年的成绩,更多的是为“十五五”规划做好铺垫,为下一阶段行业发展指明重点方向。

首先,明确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更新将成为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其次,明确“好房子”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位。

第三点也是关键的一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是未来发展重点,此次发布会也明确了“落地”的表述,即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这意味着在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策从框架到细则强化“落地性”,未来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

明确“城市更新”、“好房子”的重要地位

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城市更新”“好房子”“新模式”成为的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先来看城市更新。住建部释放出一组数据: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50多个县级市已经全面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通过推试点、抓项目,精准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十四五期间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2387个。

同时,通过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质量城市更新,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已经转向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的新要求。

住建部明确,把城市更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更新将是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可以看出,城市更新已上升为城市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线,并从前期试点探索、大范围铺开,迈入以质效为导向的新周期。

据克而瑞城更中心监测,近三年城市更新项目数量年均保持在6万个以上,“十四五”期间相关投资总规模预计可达20万亿元。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提速。今年6月财政部与住建部联合公示了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20城,未来将安排超过200亿元补助资金,用于支持上述城市城市更新推进工作。

另外,据CRIC监测,今年三季度共有27省市33次深化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挖掘存量住房与城市发展潜力,比如上海便明确启动66个城中村改造。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将不断催生存量住房改善需求,以存量撬动增量。

住建部部长此前表示“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看,从我国城镇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来看,房地产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的”。

这些增量需求,将通过“好房子”供给来支撑新房市场成交,形成新的价格基准,最终形成新的价格梯度,实现房地产市场新的供求关系动态平衡。

此次新闻发布会27次提到了“好房子”,住建部明确,“好房子”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内容,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不仅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还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此次住建部明确了“好房子”的底层逻辑,重点有五个方面:第一,好标准,今年5月1日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对新建住宅规范有了14项提升;第二好的设计,这是“好房子”的起点;第三好的建材;第四是好的建造;第五是好的运维。这些“好房子”将在“十五五”期间集中展现。

房地产行业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最终实现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跨越。

在高质量城市更新背景下,各地供地质量将会不断提升,城市长期没有新房供应的核心区域将迎来新的供应,依此来看 “好房子”将有望率先企稳回升支撑新房市场成交,形成新的价格基准,相对同地段旧规产品或二手房价,最终形成新的价格梯度,实现房地产市场新的供求关系动态平衡。

不过,“好房子”建设将是一个持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将进一步提速

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此次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供应端形成保障和市场两个体系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供应格局;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事实上,自2021年提出构建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模式至今,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重要的抓手,而在此背景下的“好房子”建设成为核心命题。

接下来,中央政策将延续“顶层设计深化+政策协同发力”的主线,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房地产新模式构建两大核心方向持续发力。

一方面,城市高质量发展政策从框架到细则,强化落地性;另一方面,土地要素试点从探索到规范,提炼可复制经验;此外,财政政策的民生与行业支持属性将进一步强化,同时央行或配合出台专项信贷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与城市更新项目融资,形成“财政+金融”的政策合力,加速行业库存去化与新模式构建。

地方还需进一步聚焦“政策扩围、存量盘活、精准破局”,持续夯实市场企稳基础。

未来,在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发力、双向驱动的背景下,“高品质、低风险、可持续”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从“十四五”的成绩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下一阶段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行动框架。

结合7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8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来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两大抓手愈发明确,一方面是加强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加强高品质住房的建设,为市场带来更多新的住房需求。

在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关键阶段,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行业发展逻辑还是企业生存模式,都将迎来系统性的调整和变化,在高质量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新模式等核心关键词的推动下,房地产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爆发期其实才刚刚开始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