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王到反叛:当老板的「承诺保险」变成一纸空文
这是我们学生阶段必学的历史经典故事。
英布本是秦朝的一个囚犯,后来在骊山修陵墓时逃跑,当了土匪。秦末天下大乱,他拉起队伍,先投靠了势力强大的项羽,还成了项羽旗下的头号猛将,巨鹿之战立下大功,被项羽封为九江王。
但后来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时,多次叫他帮忙,他都找借口不去,英布和项羽两人就闹掰了。刘邦看准机会,派人把他策反了过来。英布转投刘邦,帮助刘邦在垓下围歼了项羽,因此立下大功。刘邦建立汉朝后,封他做了淮南王,让他享受荣华富贵。
好景不长,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开始猜忌和收拾那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大将韩信、梁王彭越先后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而且死得很惨。这让英布心里极度害怕,觉得下一个肯定轮到自己,整天坐立不安。
恰在此时,他怀疑自己一个宠爱的妃子和手下大臣贲赫有私情,要抓贲赫。贲赫吓得直接跑到长安向刘邦告状,说英布要谋反。英布一看事情败露,退路已断,干脆心一横,于公元前196年起兵反汉。他起初还打了几场胜仗,但最终刘邦亲自率军征讨。
两军对阵,刘邦问他:“何苦要造反?”英布直接回答:“我也想当皇帝!”但最终因实力不济兵败,在逃跑途中被杀。他的叛乱,反而加快了刘邦清除诸侯、巩固中央集权的步伐。
如今很多事情说起来有很多限制,但历史故事的限制就少很多。
从英布说起,历史书上当刘邦问他为何要造反时,英布的回答是「我想当皇帝」。这句话听起来自私自利,让我们感觉这家伙是十足的野心家。但人在战场上,英布没法哭哭啼啼的抱怨:刘邦你给的承诺和保险都没兑现,我才要造反的。
到了战场上,英布必须说我要当皇帝,因为下面的人跟着他造反,并不是因为刘邦的保险没兑现,交得多拿得少;而是因为下面的人也想得到从龙之功。
这句话未必是英布的真实造反原因,在我看来,面对刘邦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英布的心理契约早就崩了。
这是「Sean之看啥都是职场」系列,历史故事中也有职场,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如果你皮里阳秋,非要联想和扩展,我概不负责。
1
刘邦的「庞氏骗局」
刘邦作为缔造大汉之人,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自然是不能否定的。
但从英布角度来看,刘邦信用滑坡是非常厉害的。
当初是刘邦开出的契约——你们跟我打项王,事成之后我保证都能封王。
大家信了你提供的这份保险契约,签了合同,拿下了项王。
刚过两天太平日子,齐王韩信先被改楚王,然后没多久再拿下,改淮阴侯。
韩信上哪里说理去?
韩信作为汉初三杰,是所有人中功劳最大的,配得上王的称号,结果刘邦搞出一套「历史文件不具备现实意义」,算是撕毁合同了。
梁王彭越就更搞笑了,说他谋反,结果仅仅靠使者突袭,刘邦就拿下了「意图谋反」的彭越,吕后更进一步把向她哭诉的彭越直接做成了黑暗料理,还分给了诸侯服用。
到这里为止,所谓的封王保险,已经彻底沦为「庞氏骗局」了。
从英布的角度来看:
要比缴纳额度,他不如韩信,韩信是汉初群臣中贡献最大的,结果夷三族;
要比缴纳时长,他不如彭越,彭越很早就跟了刘邦,结果做料理。
那他有什么理由继续给刘邦这个所谓的承诺继续履行缴纳义务呢?
事实上,刘邦一共封了8个异性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后燕王卢绾、韩王信。
除了吴芮和张耳早死,其他全部「谋反」,这应该不都是这些异性王的问题吧。
作为签约方,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违约,而且身兼多职,既当签约方,又当裁判员,你也难怪英布不信。
2
刘邦的双轨制
刘邦在秦地约法三章,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这些诸侯王真的因为谋反或者犯罪,被拿下了,也不是不行。
正常逻辑,你拿下异性王,应该是他们的子女或者嫡系接班才对。
毕竟早年是这些异性王跟着你打天下积累的军功,按照你当年提供的保险,这些军功福利应该累计在他们的个人账户里。
举个例子,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长是真谋反了,但最后他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王位。尽管老爸谋反,但福利还在他们家个人账户上。
但刘邦搞双标。
在削除异姓王的同时,刘邦非常努力地分封刘姓诸侯王。
他把原来韩信的楚地一分为二,给了从兄刘贾(荆王),弟刘交(楚王);给自己的儿子刘肥安排了齐王的位置。英布叛乱后,相继封幼子刘长为淮南王、侄子刘濞为吴王。
一方面是异性王纷纷落马,一方面是自家人频频高升,这种双标玩法,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最后临死前,刘邦也不装了,搞了「白马之盟」,核心内容就是: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有趣的是司马迁还加了一句:
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没有功劳不是天子所封而封侯者,天下共同讨伐他)。
那我挺好奇的。
韩信、彭越和英布在讨伐项羽战争中是切切实实给你缴纳了军功的。你家儿子刘肥和刘长有哪些军功呢?
他们的军功怎么就可以视同缴纳了呢?
尤其是刘肥,公元前201年,刘邦将庶长子刘肥封为齐王,统辖七十三城,百姓中能讲齐国话的都属于齐国。
也是这一年,韩信的楚王资格被剥夺,降为了淮阴侯。
你让韩信怎么想?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英布愚蠢,身死国灭。
但从英布的角度来说,这合同早已作废了,与其等刘邦通知,不如自己早做打算。
所以,英布的谋反,在我看来,是刘邦种的因。
当你搞双轨制,刘家天然能比外人拿到更好待遇时,当你有多次违约历史,导致对方心理契约破裂时,无论未来你描绘得再好,别人也不会信了。
当然,另一方面,大家也不是傻子,天下蛋糕就这么大,分蛋糕为主的刘家人越生越多(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而中山靖王刘胜恰恰有120多个子女),缴纳军功蛋糕的外人越生越少,这个封王保险,迟早是难以维系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