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消费贷“国补”:部分利率或低于3%,如何申请?
今日起,消费贷贴息申请正式开启啦!中新经纬注意到,9月1日,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App已上线消费贷贴息专区。
消费者具体如何操作才能享受贴息?哪些情况银行不予贴息?中新经纬实际体验操作发现,与之前申请消费贷的过程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消费者需签订一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补充协议。在贴息后,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贷利率或将低于3%。
怎么申请贴息?
从申请过程来看,消费者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之前申请使用消费贷的步骤基本一致。
来源:工商银行、交通银行App
首先,找银行等机构申请消费贷。消费者需要找工农中建等6家国有大型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微众银行等5家其他贷款发放机构,开通消费贷额度。
第二,填入贷款金额、选择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资金用途、紧急联系人等贷款信息,部分银行需要勾选“是否选择贴息”。
来源:中国银行App
第三,需签订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补充协议,如果贷款符合贴息条件,补充协议由授权银行审核贷款账户,确认消费用途并汇总满足贴息条件的消费金额。
最后,消费者确认贷款信息,等待贷款审批发放,消费贷会自动发放至个人银行账户。消费者在消费后,银行进行审核,在核算利息时会直接扣减补贴的部分。
“比如选择贷款12个月,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在你消费后,系统就会自动判定你的贴息(生效),在还款时分为12个月补贴给你。”9月1日,中新经纬以客户身份咨询建设银行北京某网点,一位客户经理介绍道。
同日,中新经纬在浦发银行App尝试申请“浦闪贷”,贷款金额1万元、贷款期限1年,年利率3.1%。还款计划显示,贴息前每月还款利息为25.83元,每月财政贴息8.33元、共11个月,贴息后前11个月每月还款利息降至17.5元,最后一期还款本金1万元和利息25.83元。以此计算,贴息前共需要还利息309.96元,贴息后还利息218.33元。
来源:浦发银行App
如果银行没有识别出来这笔消费怎么办?不用着急。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消费者可以到银行网点提交消费发票等材料,或者线上提交发票,在银行审核通过后,就会给消费者补上相应的贴息。
符合贴息政策的消费贷产品有哪些?
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在相关问答中介绍了能够享受贴息的消费贷产品。如工商银行在发布的说明中指出,此次参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产品包括了消费用途的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随房e贷、个人汽车贷款、退役军人乐业贷款、房抵组合贷、助商组合贷、金融资产质押贷、涉农贷款等产品,不包括信用卡类产品和个人住房贷款。
交通银行的在线客服提供的产品清单包括8类贷款产品:惠民贷(含菁才惠民贷、优享惠民贷、业主惠民贷、速享惠民贷);惠民就医;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交通银行还指出,车位贷、个人助学贷款等不参与此次贴息政策。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目前,18家银行消费贷产品的贷款期限从1年至7年不等,消费贷利率最低3%起,贷款额度从2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高于银行,具体利率以银行审批为准。
此外,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开放了部分消费场景的相关贴息。中新经纬从蚂蚁消金处获悉,由于花呗本身就具备41天免息期,在免息期内使用并无任何利息,因此,用户在花呗享受此次国补贴息,主要是在使用“花呗分期”付款的场景中。目前,该活动正向用户逐步开放中。
以线上购物为例,在一家淘宝店铺,选购一款2799元的电动车,可以选择花呗分期6期付款,原先每月需要支付14.18元利息,享受1%国补贴息后,每月需支付12.80元利息。在分期的时候,利率便可立减。
9月1日,中新经纬以客户身份致电招联消费金融客服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通过联通App、联通线下营业厅等指定渠道购买联通的商品,或者在招联金融App分期商城中购买商品,系统会自动为消费者完成贴息,其他渠道还在陆续开放中。
哪些情形没有贴息?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银行在公告中都提到,个人消费贷款中真实用于消费的部分,才能享受贴息。对于未实际用于消费部分,不予以贴息。
中新经纬梳理了各家银行提到的不予贴息的情况,多数银行均提到两种情形:一是财政部门最终未审核通过贴息的;二是信用卡(含分期)业务,不享受贴息。
交通银行在补充协议中还提到,贷款发放日当日结清的贷款或贷款发放日当日结清部分的金额;通过取现、转账至个人账户、向第三方支付账户(如支付宝、微信钱包等)充值等贷款人无法认定为消费用途的行为;因借款人交易信息不全等原因导致贷款人无法自动识别贷款发放账户对应的消费信息;贷款发生逾期或贷款对应额度(如有)状态非正常;贷款存在原合同条款规定的违约情况等不予贴息。
除了上述内容,招商银行的补充协议显示,消费交易时间晚于贷款发放时间30天以上的,也不予贴息。
民生银行则在贴息协议中表示,在贴息后,如发生消费退款(含部分退款),该行将不予支持后续贴息资金,同时银行有权要求消费者返还已向其支付的贴息资金,并计入应偿还利息。
如果提前还款是否还有贴息?民生银行的贴息协议显示,如贴息贷款计息期间消费者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则相应金额的贷款本金自偿还之日起终止财政贴息。
多家银行还强调,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银行将严格予以禁止。对相关部门审核未通过或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银行将按规定扣减或追回。对借款人违法违规套取贴息资金的,纳入个人不良征信记录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有望提振消费需求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银行管理层也对消费贷贴息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表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发布后,建行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全行部署。总体判断,两项贴息政策出台会有效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的借贷成本,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促进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有效增长。
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业绩发布会上接受中新经纬提问时也表示,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通过财政与金融联动,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加速助力提振消费,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为提振消费注入政策活力。该政策的实施,对华夏银行消费信贷的增长具有正面影响。
“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也提到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可对其他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后续部分区域行也有望享受相关贴息政策。”中金公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分析称,对于消费和服务业贷款占比较高银行,政策有望提振贷款需求、增加利息收入。
江苏银行行长袁军在业绩会上透露,本次政策出台最终目的是拉动消费的增长,会带来整体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提升。“目前,我行正积极与中央、省财政部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光大证券8月14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国股银行新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利率约在3%至4%,本次贴息利率1%,能够较明显降低居民端融资成本。补贴后,优质客户消费贷实际融资利率将落于3%以内,低利率或提振消费贷需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魏薇 周奕航,编辑:李晓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