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4万家的“中国米其林”,横扫北上广

金错刀·2025年09月01日 17:23
云贵菜,这次真被资本做局了?

如何让一家餐厅迅速打入高端网红局?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名字后边加上bistro(小酒馆);如果还要更上一层,那就是给餐厅找个主理人。

而今年,论把bistro开发到最极致的,没有比云贵菜更猛的对手。

作为中餐bistro的开路先锋,山野诗意的云贵菜成功挤掉各大奶茶品牌,成了商场排队王。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云贵川bistro动辄排队3小时起步,还试行了限号制,等位动不动就是上百桌,能吃上甚至还要靠黄牛。

数据更直观,云贵菜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入侵”一线、新一线城市。

2024年云贵菜市场规模达到了340亿元;2025 年上半年,云贵菜相关餐厅门店数突破 4.2万家。

曾经被川湘菜压得抬不起头的“西南山区菜”爆火已经很难得,更别说打入北上广这些卷生卷死的城市。

中国米其林爆火,其实早有推手。

01

一夜开店4.2万家,

云贵菜杀进北上广

如果说前两年的餐饮风口是新中式茶饮和预制菜,那今年绝对要给云贵菜记上一功。

它用最野的路子,在北上广深撕开了一道口子,连米其林都忍不住侧目。

这届云贵菜是开店狂魔。

其中最叫好叫座的城市就是上海,截至2024年底,云贵Bistro在上海的门店数量已飙升至千店规模,成为除云贵本地外该菜系发展最成熟的地区之一。

起因是最近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海的餐厅似乎一夜之间都改名叫bistro了。

而bistro兴于法国,法语中的小酒馆,是巴黎街头常见的价格低、味道正宗的法式家常菜餐馆。

而云贵Bistro一夜风靡全国,仔细分析,却有两件非常反常识的趣事儿:

一是这些餐厅,几乎没有一家是云贵老板开的。

最头部的山野板扎是一家始于江苏的新兴品牌,主打云贵川菜系,食材源自山野间,“板扎”在云南话里寓意着称赞。

凭借着西南口味与Bistro的创新结合,目前已经进入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无锡、苏州等,成为当地排队王。

紧随其后的野果yeego·云贵Bistro,也不是来自贵州,而是发家于武汉。近一年来也和山野板扎一样,快速地在全国开疆扩土,主打将贵州本土特色食材与现代餐饮审美相融合。

今年,Ameigo梅果进驻广州最顶流的商圈正佳广场。

从围挡阶段就开始迅速发酵,新店刚刚开业,立刻成为最顶流商圈中最顶流的餐饮品牌,等位一小时起步。

还有一家重庆起家的Anaago安纳果·云南bistro,也扩张速度飞快。

这家以云南美食为主题的bistro餐厅,主理人曾经是一名建筑师。

理念是将云南食材与西式烹饪相结合,探索如何将云南风味“以创意、无界的方式向世界呈现西南的野性”,听起来不明觉厉。

如果定位在上海,以云贵风味为主打的品牌更不在少数,如滇Fu.云南Bistro、龙吟酒肆·云贵川Bistro、坠入Bistro·贵州创意菜等。

总结下来,目前热门的云贵Bistro餐厅,大多发源于云贵之外,而并非从云贵地区走出来的品牌。

第二件趣事儿是:过去路边摊,竟然卖出了轻奢感。

在商场的诸多餐饮门面中,想瞬间识别出云贵川bistro餐厅,其实也不太难。

跟亮堂热闹的普通餐厅不同,这些云贵Bistro它们的统一特点就是灯光昏暗+黑色主色调,打造一种精致的氛围感。

名字仿佛师出同门的“山”“云”“花”“风”“果”任选其一,装修主打一个亲近自然,门口有露营椅或草垛、再摆几朵野山菌最佳。

不计成本的死磕颜值,千方百计的让顾客留下。

这让云贵 bistro 迅速打败了其他同行,一度火到要排队几小时才能进。

02

从山沟沟到网红顶流,

背后谁在下猛药?

云贵菜的逆袭绝不是靠天吃饭。

三年前它还在全国餐厅榜单里查无此菜,如今能杀进一线,绝对算得上“被资本做局了”。

从寂寂无名到彻底重生,云贵菜也经历了洗剪吹三步爆改法:

第一步:混搭杂交,跟米其林偷师。

云贵菜的聪明之处在于,没硬凹原生态人设。

如果你去云贵当地餐厅点菜,越是地道,越可能是这样朴实无华。

但在追求精致的上海餐饮界,原汁原味未必行得通——上海今年非常流行吃漂亮饭,环境要精致,仪式感要带来情绪价值,菜品还要美成艺术品。

而云贵bistro则把云南野生菌与西式焗烤技法结合,瞬间让传统菜肴有了西餐的仪式感。

食材混搭更是玩出了新花样。山野板扎就开发出了腾冲饵块烧黑松露,把云南5块钱的街边小吃瞬间抬了几个档次,云南的毛辣果配上咕噜肉;梅果创造出黑松露菌子焖饭、木姜子沾水牛小串。

一顿操作下来,就成了出片的漂亮饭。

这些餐厅把云贵川的“野”装进bistro 的“雅”里:普通的包谷粑,看着像精致的甜品;云贵菜系里的经典食材,如毛辣果、黑三剁,却搭配上黑松露和芝士。

偷师米其林,再反超米其林。

第二步:地域爆品,魔性洗脑。

这届食材也相当擅长自我营销,把山货变成流量密码。

小众的木姜子就被推举成食材“新秀”,这一原本常见于西南餐厅的山野香料被饮品、火锅等连锁品牌赋予新的使命。

木姜子被选中不仅是因为口味独特,而且在饭前“刮一刮”也颇有仪式感,于是木姜子香茅酸汤锅和木姜子牛肉一起成为火锅店的爆品。

木姜子今年风大到什么程度?

饮品领域,喜茶的木姜子滇木瓜之外,Seesaw咖啡的SOE“康好姜来”、酸奶芭蕾的木姜子酸奶,茶百道干脆推出“木姜子系列”,包括木姜子爆柠檬、木姜子酸橄榄、木姜子香芒果三款新品。

网红冰激凌品牌野人先生,也顺势推出了木姜子gelato引流。

云贵菜能火,本质是把地域特色做成了超级单品,让每个食材都自带故事感。

第三步:跨界打劫,干掉小酒馆。

在完成出片和猎奇的使命之后,还有个关键的升级才能成为顶流:场景。

2015年前后,胡桃里、贰麻酒馆等推出酒吧+餐厅+音乐模式起,符合法语原意“小酒馆”的餐饮形式已经出现。

但问题是,这些小酒馆餐吧往往重形式而轻味道,很难让人复购。

而云贵菜则吸取了前辈的教训,把重点放在菜+酒上——白天是“精致滇味小馆”,晚上变“微醺社交场”,酸汤锅底的咕嘟声混着碰杯声,这种“餐+酒+社交”的复合场景,很受年轻人喜欢。

可以说,云贵Bistro既填补了云贵菜系过去在高客单领域的空白,又踩中了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入门档。

03

卷到极致的漂亮饭

提前进入地狱模式

如今讨好年轻人,是网红品牌之间的默契。

并不是年轻人们多喜欢云贵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去二十几年中国餐饮高速发展中,云贵口味并没有被很好地开发。

红餐网的数据指出,中式正餐赛道里,云贵菜门店数占比只有2.4%,差点就垫底了。

但这种跨界混搭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现在入局云贵Bistro,既是机遇,同时也进入了地狱模式。

首先,机遇在于,云贵菜的野路子还没被完全驯化,还有无数山货没被挖掘。

火锅一哥海底捞,在今年6月便推出了雷山酸汤锅,锅底中添加了贵州非遗技艺发酵的“雷山鱼酱酸”;巴奴毛肚火锅、熊喵来了等都纷纷推出了贵州酸汤系列。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从这个角度看,能把小众的云贵菜发扬光大,给了其他省份一个解题思路。

但同质化和精致化,也成了这些网红店的致命问题。

餐饮行业有句老话说扩张要看后厨,云贵菜的鲜和野全靠供应链支撑——蔬菜、菌子都要空运保鲜,特色的食材也很难就地取材,这些都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做后盾。

网红店的生命周期,本来就一言难尽。

餐饮行业看似入行门槛最低,但只有趟过这条“河”的人才知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房租、食材、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客流完全不能撑起门店生意,这不仅仅是“网红”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传统餐饮的心病。

主打小众创意菜,这种舶来的起名法本身就自带“文化陌生感”自带一种深度专业的精致格调。

给人一种看不懂,但好像挺高级的感觉,一旦这个词开始被大规模使用,一切开始走向“资本做局”的感觉。

曾经云贵菜,多以实惠、性价比关键词为主,经过融合后价格几乎全部上升至人均一二百,“少且贵”、“口味复制粘贴”、“太装X”成了被吐槽最多的问题。

如今,当小众变成大众,当新鲜变成平常,能不能守住自己的特色,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爆改和魔改之间,也许只有一字之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石莞佳,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我们需要看到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