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幸×浪浪山到喜茶×Chiikawa,萌系联名如何破圈?
最近,社交平台再次被一波萌系联名刷屏了。
瑞幸推出的《浪浪山小妖怪》主题杯迅速成为职场人士新宠,杯身上“诸邪退散”的字样精准击中打工人的共鸣点;喜茶与Chiikawa的联名产品首日发售,全国多家门店排起长龙,粉丝们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集齐全套周边的照片……
这些现象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萌系联名总能一次次引爆市场?本期跟随「克劳锐」的视角一起看看吧~
从借势到造共鸣,品牌如何玩转萌系联名?
近期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热映,刷新了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即使后续因部分宣发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豆瓣口碑依旧高达8.6分。
图片源自网络
与其联名的多个品牌相关联名产品也纷纷卖爆。其中,“联名狂魔”瑞幸咖啡也不例外的加入联名阵列中,按照奶茶联名惯例,瑞幸联合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推出桂花乌龙系列饮品,包括联名纸袋、杯套、主题杯、冰箱贴等系列周边。
图片源自瑞幸咖啡
但是,瑞幸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蹭热度”,而是深入挖掘IP内核,在电影热映期间精准借势。浪浪山这个源自《中国奇谭》的国产IP,讲述了一群无名小妖的荒诞取经历程,以其打工人视角和幽默自嘲的风格迅速走红。
瑞幸便抓住走红核心,将小妖怪也要喝咖啡的概念与当代职场文化巧妙结合。当“我想离开浪浪山”的台词出圈,瑞幸联名杯套上也同步上线相关文案,包装上配上小妖怪们偷懒打瞌睡又被咖啡点醒的插画,并发起#小妖怪打工能量站#话题,鼓励用户分享“续命”瞬间。
这种与IP热度同步、价值观深度绑定的联名策略,不仅避免了流于表面的合作,更精准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痛点,有效吸引了IP受众。
同期,除了《浪浪山小妖怪》,喜茶与Chiikawa的合作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一经上线,全国门店瞬间爆单。
虽然Chiikawa不是近期刚出圈、声势正旺的新IP,但是这个诞生于日本的萌系IP,通过5年时间积累了庞大的“妈妈粉”群体,其动画番剧在B站有着近亿的播放量,角色表情包更是风靡各大社交平台。
可以说,在今天Chiikawa仍有着IP本身的话题性与强大号召力,且Chiikawa的粉丝恰恰与喜茶的核心消费群体高度重合,共同为这次合作打下了成功基础。
在联名相关设计上,喜茶没有简单地把卡通形象印在杯子上,而是构建了一个“和小可爱们一起上班”的沉浸式故事。不仅在全国2000多家门店布置主题装饰,在14座城市打造联名主题店,mini陶瓷杯还还原了Chiikawa“又小又可爱”的设定,金属徽章模仿真实员工工牌等等。
图片源自喜茶
这种与IP精神深度融合的细节设计让粉丝们心甘情愿买单。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抢到的联名周边,甚至还有网友把喝完的奶茶杯,裁剪做成冰箱贴。
治愈成为年轻人买单的关键词
治愈,正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词。
除了Chiikawa、浪浪山,还有小马宝莉、黄油小熊、Loopy……这些没有真人形象加持的萌系IP为何能持续走红,并成为品牌争相合作的对象?
据艾媒咨询《2025-2029年中国情绪经济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达23077.67亿元。
图片源自网络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压力,催生了庞大的“情绪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为情绪价值买单,而萌物以及周边联名正成为大家对抗压力的“电子布洛芬”。
在小红书#Chiikawa 的话题下,可以看到多篇笔记都带着“电子布洛芬”的标签。在每集一分钟左右的Chiikawa动画中,主角“吉伊卡哇”与朋友“哈奇猫”“乌萨奇”面对生活和挫折的态度,戳中了如今许多年轻人的内心,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变成一种有故事、有内容、“人格化”的精神符号。
图片源自小红书
就像网友分享的:“刚考完某考试没有过的我,看到小八除草等级考试没有通过,再次狠狠带入了!”“终于懂电子布洛芬了,把Chiikawa的小宝们放桌面,每天解锁屏幕都被可爱暴击100次。”他们在这些萌物身上寻找情感投射,并将其转化为精神陪伴。
图片源自小红书
同时,正如前文网友的晒图、分享,在社交媒体时代,产品不仅是使用品,更是个人品味的表达。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成了粉丝分享情绪、寻找同好的重要阵地,无论是瑞幸与《浪浪山小妖怪》,还是喜茶×Chiikawa,他们的联名周边在社交平台引发晒单热潮。
Chiikawa的“妈妈粉”通过购买联名产品表达对角色的养育情感,分享这些可爱形象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形象;浪浪山的爱好者则通过收集周边来确认自己对山民的身份认同。这种情感投射让萌系联名超越了单纯的商业交易,升华为一种文化实践和社群归属的象征。
从治愈需求到社交表达再到身份认同,这些萌系IP以及联名的出圈,验证了具有真实情感温度的IP更能打动当代年轻人,满足其深层次心理需求。在日益孤独的网络时代,人们迫切需要情感宣泄和认同的渠道。深入理解这些心理机制,才能助力品牌设计出真正触动人心的联名活动。
写在最后
在消费升级与情感经济崛起的双重驱动下,萌系联名已从单纯的营销手段进化为品牌建设新的战略选择。当品牌能够精准捕捉社会情绪、深度绑定IP价值,并通过沉浸式体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时,联名就超越了产品层面,成为连接品牌与用户的情感纽带。
未来,随着更多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萌物经济将持续释放更大潜力。对品牌而言,不仅要借势IP热度,更要通过持续的内容共创和体验升级,将联名转化为品牌资产沉淀的重要途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作者:77,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