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沉迷健身,是为了救活屁股?

槽值·2025年07月25日 15:41
掌控人生?

提到中产代表性的运动,你会想到什么?骑马,高尔夫,网球?

最近,这份名单上又多了一个新选项:普拉提。

图源:图虫创意

它的火热,从社交平台上的超高人气就可见一斑。

热搜上的明星大咖们人均“普拉提”选手,使它早已和事业心、自律等关键词紧紧捆绑。

张子枫,宋茜,虞书欣,谭松韵等人都在练习

短视频平台上,体验、探店普拉提工作室更成为博主的流量密码,点赞和评论如潮水般涌来。

此情此景让不少人心动,有助健康,不至于大汗淋漓,有损体面;

也不必担心过分增肌,破坏身体线条,据说还能激活腰臀部肌肉,好极了。

电视剧《小日子》里,童瑶饰演的女主带客户体验普拉提术后康复,从容又优雅。

只不过,人们想象中的普拉提,是名副其实的优雅运动——

在窗明几净的训练教室里,练习者们轻松驾驭器械,展示着高难度练习体式。

实际练习后,却可能是“有时候感觉自己像被撒了药的蟑螂。”

图源小红书@练普拉提的Karley,已授权

“弥补了人类下不去手对自己进行电击的空白。”

“此生不愿再练,但想想已缴纳的课时费,咬咬牙还是得坚持。”

一边后悔,一边砸钱,第一批爱上普拉提的中产,已经爱上“花钱买罪受”了?

01 爆火的美丽酷刑,虐哭了多少中产

“让人恐惧之最,痛到迷失自我。”

不知道有多少为了“增肌”或“减脂”慕名而来的人,在搜索以后瞳孔地震:

你们说的普拉提,和她们练的这种普拉提,怎么好像不一样?

图源小红书@杰克逊牛仔鳖,已授权

明明是怀揣改善体型、雕刻身材、激活屁股、增强核心的目的,推开了教室的门。

可脱口而出的第一个问题,却不是“多久能瘦”,而是“谁把拖拉机开进教室了。”

颤抖的脚尖加上器械,只想让人说一句:“这里是中国,不让开枪。”/图源小红书@xuexue要减肥,已授权

以防有人看到这里懵,简单科普一下,普拉提从器械上区分大致分为两种:

垫上普拉提,无需额外器械,仅需一张瑜伽垫即可完成。

器械普拉提,需借助如普拉提床、凯迪拉克床、椅子等专业设备。

搞不清也没关系,毕竟虽然练习动作和强度不尽相同,但效果都是一样的……

图源小红书@小野呀,已授权

比如做被人误“更适合初学者”的垫上普拉提,里面的基础动作“卷腹抬起”。

老师的指令沉着稳重:从头部开始,逐节卷起身体至肩胛骨离开垫子,感受腹肌的收缩。

学生的反应却往往是:……叽里咕噜说什么呢,到底还有多久才能下课?!

网友be like:什么往下卷?

再比如借助弹力带做水平肩外展练背动作,老师逐帧解析:肋骨下沉,呼气,从旁侧直臂下拉弹力带。

照做的学生虔诚但可怜:“一个字听不进去,我胳膊上的肉如大鲤鱼berber乱跳。”

图源小红书@嘻嘻普拉提生活馆,已授权

面对根本停不下来的颤抖,教室里所有人都保持了礼貌又克制的沉默。

只有远在屏幕外的网友看急了:“小心点,可别把老师扇感冒了。”

“练前以为自己是优雅的天鹅,3天下来发现是被架在刑具上的蚯蚓。”

垫上普拉提动作抖动还不算太大,很多人上器械时,才真正是“比猪难按”。

图源小红书@小恩哥,已授权

经典五件套设备:核心床、凯迪拉克床、平衡椅、梯桶和脊柱矫正器。

它们的表面作用,是赋予普拉提训练仪式感,实际作用却是另有玄机。

都说“现代人的屁股已经死了”,殊不知一个人的屁股是不是活着,不上一次设备是不知道的。

为了救活屁股,大家付出了太多

被一键激活的,远不止已经被判处终身监禁但又重见天日的臀部肌肉。

有人喜欢掌控全局,专注全身肌肉群的激活,头铁挑战凯迪拉克床。

结果是腿刚放在秋千上,就发出哀嚎,“从大腿到腹肌再到胳膊,全身抖的就像科二半坡起步的车。”

至于体积小小、且不起眼的平衡椅,则是“身体地震”爆发最多的地方。

亲历者会对它保持最纯粹的敬畏:“我怀疑它和老虎凳是一个系列的刑具。”

图源小红书@mollyspace,已授权

反正别管是基础动作如向上台阶,还是进阶动作如天鹅潜水、大象姿。

“家人们,推荐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都来练普拉提,一节课下来你的人生附副业就有了。”

“这种情况可以抢票,包抢到。”

“我一眼就认出了,是踩裁缝机的好脚。”

图源小红书@Eva-李,已授权

得承认很多时候,你以为练习者面不改色,是在控制抖动,殊不知其实是他们是已经没招了。

什么“注意呼吸”“屁股发力”统统听不进去,“主动肌和拮抗肌在神经打架”的科学解释更是过眼云烟。

“老师,其实那天我热完身就不行了,能坚持1小时完全因为我是讨好型人格。

你说的控制肌肉我听不懂,增强核心也做不到,一切都是被那句‘最后一组’骗的。”

普拉提,是在沉默中发癫。

当然,在这场与器械的较量中,练习者们能坚持到最后,远远不止所说的“讨好型人格”那么简单。

因为它会在正确坚持一段时间后产生效果,也和坊间流传的那句“普拉提,不渡穷人”有关。

02 “不渡穷人”的普拉提,怎么这么火

其实,现代人爱玩的普拉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诞生了。

不过它的最初作用并非塑形减重,而是帮助大批被羁押的人做康复训练的。

普拉提是一种以创始人约瑟夫·普拉提 (Joseph H. Pilates)命名的运动方式。/图源:《普拉提》(作者:吴振巍)

因此,最早普拉提也被称为“控制术”,既强调人对身体的控制,也暗含身体对普拉提设备的控制。

后来经过演变,普拉提因为“它可以保持人们的柔软度和肌肉强度”流行,并以“负担得起的5美元一堂课”吸引一般民众,愈发传播开来。

图源:VOGUE《普拉提:从小众到全球化的健身现象》

如今,网上搜索普拉提总不乏安利“如果你肩颈疼痛/体态不好/臀部塌陷/情绪问题……就去练普拉提。”

不过在多年流行后,人们眼中的普拉提已不仅是一项身体挑战,更是一场关乎钱包实力的豪赌。

第一次打开点评网站,面对79、99、119元一节的新客体验价,“刺客属性”便已初见端倪。

注意这还只是“新手价”,而非日常价。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普拉提的单节私教课程价格平均超500元。

“一节课普拉提课,可能就是中产/白领一天的工资”的说法不是说说而已。

而且如果想要更好的练习体验,“一对一私教”的单节价格可能还要更贵。

有网友纠结“350元一节课是不是太贵了”,很快有学员现身发言“算基础价,好些的都600元往上。”

相比之下城镇300-400元/节的私教课,买多还有折扣已显得很有性价比。

价格因素,是许多人将普拉提称为新晋“中产运动”的重要原因。

单价不便宜是一方面,想要真练点东西出来,不是一两周的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

也就是说随便安排一个阶段的练习,“二三十节,万把块就进去了,谁才是真正的误闯天家。”

“为了已经付掉的课时费也要坚持下去。”

不运动身体扛不住,运动了钱包扛不住,不懂就问,“中产杂技”普拉提,到底为啥这么贵?

首先,便和选址有关,为了方便和吸引普拉提爱好者,通常普拉提馆通常会选址在高档社区和写字楼。

以北京国贸商圈为例,曾经仅90天内新开普拉提馆就有3家,房租够贵,成本很难不上去。

器械费用也不能忽略。普通健身房里,一台跑步机价格可能在两三千元,普拉提馆就不一样了。

“国产品牌器械买单个要小上万块,进口大品牌一个核心床动辄就要3万~5万元。”

全球最大的普拉提器械制造商BalancedBody

教练成本,也是重要原因。一名合格的教练,需要长时间实操和教学基本功,又是一项成本。

方方面面成本加持,加上服装、精力、时间成本,都让普拉提仿佛多了几分“高不可攀”的气息。

不过,这没有影响普拉提的人气,尽管普拉提在国内发展历程不足20年,火爆程度却是实打实的。

据观研天下数据,国内普拉提普及率在2023年就已经达到了3.5%,未来几年数据还要翻倍。

且如今不同于印象中的“中产运动”,眼下普拉提已经逐渐普及、下沉。

艾媒咨询在2025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消费行为调查数据中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健身活动中瑜伽/普拉提的偏好以38.93%的占比位居第二。

预计在2029年普及率将会翻倍达7.2%,市场规模将会达到538亿人民币。

它的爆火,从互联网世界的讨论里也能看得出来——当然,不是抖的部分。

社交平台上代表着流行风向的创业帖里,“开个人普拉提馆,月赚XX万”的标题遍地开花。

面对2~3万元左右的普拉提教培费用,不少观望的普拉提爱好者也动起了心思。

“眼下普拉提这么火,相比长线消费,不如干脆从学员转教培更具性价比。”

温馨提示:练习请选择专业机构,警惕违规场馆乱象

而随着练习普拉提的人和普拉提机构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也来了。

相关内容中,质疑普拉提场馆、教练能力内容频频出现,普拉提场馆跑路、会费难追情况也有发生。

尤其很多人在练习一段时间后,也因和预期效果不符,对普拉提褒贬不一。

“练习一年半毫无训练痕迹,普拉提真不能减重。”

“与其说它是筛选富人的,不如说是筛选懒人的。”

这边是普拉提热度仍在持续上涨,那边是“避雷”“吐槽”爆发……迷上普拉提的人,到底图什么?

03 砸钱练“普拉提”的人,图啥啊?

在长期的练习中,普拉提既是一种消费,也开始被不少人视为健康投资。

无论是肉眼可见的体态改善,还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情绪价值,“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总归是不会错的。”

图源:小红书

“再不济去一趟也能出片,反正照片看不出来抖。”

毕竟,在运动是顶流社交货币的当下,普拉提的社交价值几乎等同于流量本身。

图源:小红书

如果说普拉提的“一练多得”,让时间宝贵的都市人纷纷动了入坑的念头。

那“感受对身体的控制权”,其实才是让普拉提成功驻扎在人们生活中的终极原因——

“普拉提是一项基于解剖学、心灵和精神平衡概念发展出的技术,强调身体在运动中的控制过程。”

曾有人这样评价:“普拉提不是练身体,是练‘我还能掌控人生’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拉提与其说是“锻炼方式”,更像是一种“自我管理”。

图源:图虫创意

既是受全民健身潮的影响,也源自现代人对“自我控制权”的需要——

“在身材焦虑最严重的时候,练普拉提让我恢复了对身体的掌控感。”

“为了拯救‘死掉’的屁股,也为了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只有被忙碌的生活不断碾压过的人,才懂在训练中重新拥有自己边界的救赎感。”

一时跟风而忽视漫长的练习期,头脑一热就砸进大把钱入坑不可取。

但在力所能尽时,认真赚钱、认真生活、身心健康,也很重要。

虐哭也好,治愈也罢,还是有许许多多人,在“化身一条固执的鱼”过程中试着与自己和解。

“上课疑惑人类怎么能想出这么多花招折磨自己,下课又忍不住觉得真是充实的一天呢。

而人类的乐趣,很多时候不正是在于‘充实的一天’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