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苏北三线城市,竟成了韩国人的「高尔夫天堂」

体育大生意·2025年11月19日 19:29
数据显示,每位韩国高尔夫游客在盐城的消费额是普通游客的3倍。

提起韩国人热爱的体育项目,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射箭和跆拳道,但实际上,韩国同样是个高尔夫大国。据统计,在5100万韩国人当中,大约有500万以上人口接触过高尔夫运动,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第一梯队。

然而,韩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工费较高,导致许多韩国人只能通过模拟器的方式来过过球瘾,还有很多人会选择出国打球。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公民开始实行30天入境免签政策,这一福利不仅吸引很多韩国人来到中国观光,也吸引了不少人来到中国打高尔夫。

由于距离韩国较近、球场性价比十足,坐落于江苏的三线小城盐城正成了韩国人来中国打球的目的地之一。免签政策颁布一年之后,这些来打球的韩国人给盐城带来了什么,这种模式对于中国体育产业又有着怎样的启发?

400块玩一天还管饭,盐城高尔夫球场登顶韩国网站

众所周知,在中国,张家界是韩国人无可争议的”向往胜地”;北京望京、上海古北的”韩国城”也早已扎根。距离韩国本土更近的威海,烟台,青岛等城市同样韩流涌动。而随着免签新政的到来,当韩国年轻人站满上海外滩,韩国中老年人在中国已经开辟出了新的性价比游玩路线。

这些方便的小城,因便宜的物价,优美的环境,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韩国游客扎堆而来,其中的代表城市正是盐城。虽然只是一座苏北小城,但盐城不仅有国际机场,还有两条国际航线,其中之一就是韩亚航空的首尔航线。该航线每周周二一趟,周六一趟,飞行时间在2小时左右。因此,从首尔到盐城打高尔夫,成了一些韩国人的新玩法。

每当韩亚航空的飞机降落,江苏盐城的机场里,总会有批量韩国中老年人,站在行李托运转盘边等待自己的高尔夫球杆。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此行的目的地相当明确——射阳岛高尔夫球会。令人惊讶的是,盐城射阳岛高尔夫球会在韩国社交网站上,已经直达高尔夫球场推荐榜第一名。

据了解,盐城不仅空气好、环境好,球场性价比也很高。在盐城打球,每人每天消费的在400元上下;射阳县星级酒店一晚住宿费用为两三百元;再加上来回机票费用3000元。可以说,在盐城玩几天的开销,可能在韩国还不够打两场高尔夫。更何况,他们还能在球场上吃顿免费的午餐,和不限量的西瓜。

而射阳岛高尔夫球会本身也足够有吸引力。该球场颇具挑战性,是18洞72杆的标准化球场,球道偏长偏窄,又有水域、沙地等增加障碍和阻力,对于高尔夫球“熟手”来说仍有难度。因此,在这些球友的“安利”之下,目前盐城的名字,比中国的很多省会城市在韩国更为响亮。

有趣的是,高尔夫本身是一项绅士的运动,按规矩大家都要在彼此打球的时候保持安静。而据当地球童透露,所有到球会打球的客人里,韩国人是最好分辨的,表情和动作夸张是韩国客人的统一特点。韩国发烧友一杆球打出去,无论打得好与不好,都能对应听到一声惊呼。区别在乎发挥得好是“哇”,发挥不好的时候,则是一声经典的“西巴”……

韩国人带来3倍消费额,激活当地产业蓬勃发展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由于语言、习惯各不相同,对于球会来说,跨境游客比本土玩家更“难伺候”实属正常,也难免偶尔会有一些吐槽,但不可否认,他们也着实为盐城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据了解,今年以来,盐城空港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韩国籍人员同比增长60%以上,入境韩国人占全部入境人员的近80%。数据还显示,每位韩国高尔夫游客在盐城的消费额是普通游客的3倍。他们不仅带动球场运营,更有望进一步产生放大效应,激活周边高端酒店、特色餐饮和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

事实上,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盐城素来与韩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和产业合作。盐城是中韩产业园建设首批合作城市,自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家韩企落户至今,已集聚现代起亚、SK、摩比斯、京信电子等近千家韩资企业,在盐城工作生活的韩国人数量超过1万名。

不少在盐务工人员亲友会到盐城探亲游玩,自然形成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走在盐城街头,道路路牌都有韩文标注,盐城还建有KK-PARK国际街区等富有韩风特色的文化街区——这也成为盐城含“韩”量高最直接的证明。

因此,盐城文旅部门有更大的“野心”:热闹的不能只是高尔夫球场一处,要“借力打力”,把盐城旅游在韩国的名气再打出去。 今年年初,盐城文旅部门针对拓展入境游市场出台有关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加快融入长三角联动游,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入境游最热门城市的优势,推出“上海—盐城”入境游产品线路等。

回到体育层面,更进一步来说,高尔夫相关的人才链、产业链的发展也不容忽视。目前,国内高尔夫教育及人才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从配套产业看,专业球手的高尔夫装备多产自美国、日本等国家,国产自主研制设备仍然偏少。因此,除了文体旅发展,当地还可以适当增加产业投入,增加国产设备,助力高尔夫“打球热”向“发展热”转型升级。

体育旅游资源丰厚+性价比十足,中国体育产业仍蕴藏待掘金矿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不仅仅是盐城,国内沿海地区及江浙沪的高尔夫球场,早就开始流入大量韩国球友,并带动了当地的一系列发展。这其中不仅有免签新政的推动,更因为国内球场的环境、性价比、服务都深受国外游客认可。

在人们的印象中,提起“体育旅游”,往往率先想到的是如何带领带领国内球迷去欧美知名体育场馆“朝圣”,或者是去观看、参与国外的顶级体育赛事。但实际上,由于我国既是体育大国,又是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基础设施优越、性价比极高,如何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国内“体育旅游”,实则更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各地均可以强化政策支持与城市推广,学习盐城借助免签政策东风的案例,积极拓展入境体育旅游的经验。

譬如各地可以推动产业融合与特色项目打造,如东北、新疆等地可结合冰雪设施与冬季自然景观,开发滑雪游、冰雪游;四川、云贵、广西等省份可依托高山、湖泊、洞穴等特色,推出户外徒步游、登山攀岩游、洞穴探秘游;一线城市同样可以围绕申办的顶级赛事、城市景观等,吸引国际游客,培育差异化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也正不断优化入境旅游服务环境。进一步提升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入境服务水平,完善入境游客绿色通道、货币兑换、移动支付等服务设施,为国际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进一步建立健全文旅交流推广中心,增加在海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而言之,吸引八方客,做好大流量,仅是第一步。如何让“网红现象”向“长期红利”转变,后续的考验并不轻松。

在吸引游客的短期政策见效后,还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与升级,促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让短期热点转化为当地发展长期竞争力。届时,实现“31号文”所提出的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宏伟目标,也就不再遥远。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体育大生意”(ID:sportsmoney),作者:张冰,36氪经授权发布。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调研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的金融健康状况处于较好水平。但部分受访居民在财务掌控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中小企业主则面临个人与企业金融健康管理的双重挑战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