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砸下700亿重塑AI与能源格局,市场为何忽视关税威胁?
美股周一收高,纳指刷新收盘纪录。特朗普周末威胁对更多国家征收高额关税,但投资者押注这些关税最终将通过谈判降低。欧盟准备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本周市场还将关注美股上市公司的第二季度财报。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0.20%;纳指涨幅为0.27%;标普500涨幅为0.14%。
特朗普推700亿美元投资计划
美东时间7月16日,特朗普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郊外的一场活动中,正式宣布一项总额高达700亿美元的AI与能源领域投资。
这笔巨额投资将涵盖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发电能力的扩张、电网基础设施升级,以及相关的AI培训和学徒计划。此举不仅彰显了特朗普对AI发展的雄心,更折射出其在能源战略、国家安全以及政治布局上的深层考量。
AI投资的“特朗普模式”
与以往Z府主导的基建投资不同,特朗普此次推出的700亿美元投资,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吸引私营部门资本。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包括贝莱德的拉里·芬克(Larry Fink)、Palantir科技的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Anthropic的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埃克森美孚的达伦·伍兹(Darren Woods)以及雪佛龙的迈克·威思(Mike Wirth)等多达60位AI与能源领域的高管,预计将出席由共和党参议员戴维·麦考密克(David McCormick)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主办的首届“宾夕法尼亚能源与创新峰会”。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在AI领域抛出橄榄枝。今年早些时候,他已成功促成了软银集团、OpenAI和甲骨文公司高达1000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投资。
这种模式清晰地勾勒出特朗普Z府对AI发展的思路:通过放松监管、加速项目许可流程以及营造有利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私营部门的投资活力,而非直接由Z府拨款大包大揽。
此外,撤销拜登时代的AI芯片限制措施,也表明特朗普Z府致力于促进美国创新,并便利盟友获取先进技术的决心。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这种“私营部门优先”的策略,有望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数据中心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升级以及AI芯片和软件服务提供商,都可能成为这波投资浪潮中的受益者。
电力,AI的“生命线”
在AI产业狂飙突进的当下,一个日益凸显的瓶颈正是能源供应。AI数据中心对电力的巨大消耗已成为业界共识。
据数据显示,到2035年,数据中心预计将占美国全部电力需求的8.6%,是目前3.5%份额的两倍多。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充足且稳定的电力供应,AI的繁荣将难以为继。
特朗普Z府显然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充足的电力供应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是美国保持在全球AI主导权竞争中领先地位的关键。
此次峰会上,贝莱德的乔恩·格雷(Jon Gray)预计将宣布一个价值250亿美元的项目,用于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并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增加发电量。这笔投资不仅有望解决部分电力短缺问题,还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Z府强调扩大燃煤发电、天然气和核能的利用,以满足AI带来的电力需求。这与当前全球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也预示着未来美国在能源政策上可能采取更为务实的路线,以保障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对于传统能源板块,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利好信号。
摇摆州的战略布局
选择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郊外举办此次峰会,并由共和党参议员麦考密克共同主办,无疑带有浓厚的政治信号。宾夕法尼亚州作为美国大选中的一个关键“摇摆州”,在2020年被前总统拜登拿下,而特朗普则在2024年获胜。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加速AI发展的政治重要性,也为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的连任增添了筹码。
此外,此次活动前不久,日本制铁公司刚刚完成了对总部位于匹兹堡的美国钢铁公司价值141亿美元的收购。这笔交易曾引发美国 政治漩涡,最终获得特朗普的支持。通过此次峰会,特朗普不仅再次向宾州的工人和企业界释放积极信号,也巧妙地将高科技投资与传统工业基地转型的概念结合起来,试图争取更广泛的选民支持。
总结与展望
特朗普此次宣布的700亿美元AI与能源投资,无疑是美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这笔投资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私营部门活力的充分信任、对能源瓶颈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政治版图的精准布局。
对于美股投资者而言,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 数据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服务商: 随着AI投资的推进,对数据中心建设、维护以及相关设备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 能源生产和传输企业: 特朗普Z府对传统能源的扶持态度,可能为燃煤、天然气和核能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 AI芯片与软件开发商: 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始终是AI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相关培训与教育机构: AI人才的短缺,将催生对AI培训项目和学徒计划的巨大需求。
当然,政策的落地与执行仍有待观察。未来,我们还需要关注能源政策与环保法规之间的平衡、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本身的演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AI与能源的交叉领域,一场新的投资浪潮正在酝酿,而特朗普无疑是这波浪潮的重要推手。
市场“无视”关税利空的底层逻辑!
历史的巧合?2018年与2025年的贸易冲突轨迹惊人相似
2025年7月12日,特朗普正式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作为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次日即表示,将把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
彭博策略师菲尔德·雷诺兹(Garfield Reynolds)在最新文章中表示,根据2018年首次贸易战的历史经验,全球股市距离因关税政策而遭受持续严重冲击还有数月时间,而且可能完全消化这一冲击。
尽管许多华尔街人士,包括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都曾对市场对贸易摩擦的“镇定”反应感到惊讶,但雷诺兹指出,2025年的市场表现与2018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认为,特朗普首次发起贸易冲突的经历,似乎为当前局势提供了一份相对可靠的路线图。
雷诺兹进一步分析,2018年和2025年的贸易战演变轨迹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尽管前一轮贸易战主要针对特定国家,而本轮贸易战更旨在重写全球贸易秩序,但两者在政策宣布和回撤的节奏上高度一致。
两轮贸易战的时间线都从年初开始,并在第二季度出现关键转折点。雷诺兹认为,这种模式的形成,源于特朗普一贯的治理风格:他坚信关税是一种有效工具,并将国际关系视为零和博弈,因此倾向于让所有贸易伙伴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球股市的走势也与2018年颇为一致。唯一的重大差异发生在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互惠关税后,股市遭遇了远超七年前的暴跌。然而,随着特朗普随后推迟征收这些关税,并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暂时和解,市场再次开始押注贸易战的影响将相对有限。
货币政策与盈利基础:今非昔比的“底气”
那么,除了历史的相似性,当前的全球股市又凭什么能承受更多的关税阵痛呢?雷诺兹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与2018年相比,存在一个关键优势:货币政策方向截然不同。
回溯2018年,美联储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加息周期中,以应对2017年特朗普减税、就业市场强劲和通胀上升带来的经济过热。而今时今日,市场仍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恢复降息路径,尽管关税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迟降息的时间表。
此外,近期通过的财政扩张预算方案也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意味着,此次的财政刺激措施,有望抵消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与上次贸易战前一年才推出财政刺激的情况截然不同。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无疑为股市提供了更强的支撑。
在企业盈利方面,今年的形势也可能更为有利。尤其是在AI热潮的助推下,企业盈利增长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5.5%的涨幅,为市场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七年前同期仅增长1.7%。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极端的EPS增长最终导致股市下跌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盈利飙升同样能推动股市持续攀升。
股市韧性尚存:风险焦点转向债券市场
综合历史经验和当前环境分析,雷诺兹认为,全球股市有能力克服短期的关税噪音。他判断,市场可能需要等到关税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显现后,才会出现明显的下跌。即便如此,除非出现其他新的负面因素,否则股市仍有望延续涨势。
美股投资网分析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潜在风险来自债券市场。 财政的持续扩张可能推动长期收益率攀升至令人担忧的水平。这可能会在未来打破股市的韧性,成为投资者必须密切关注的关键变量。毕竟,在“股债双杀”的局面下,即便是再强劲的股市也难以独善其身。
关税的乌云仍在市场上方盘旋,但历史并非简单重复。在货币政策与财政刺激的双重加持下,以及强劲的盈利基础支撑下,全球股市或许真能再次展现其强大的韧性。然而,债券市场的风吹草动,将是决定未来走势的关键所在。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局势的演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投资网”,作者:StockWe.com,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