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大量投资者已接到追缴电话,你中招了吗?
前不久,一位我们美股投资网的粉丝表示,说自己在富途炒了几年美股,突然就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税.务局的电话。让他震惊的是,税务局张口就报出他2022年的交易流水、股息和利息明细——合计超千万。
这位粉丝直呼:“前几个月听风声要交税,当时没当回事,以为又是一阵风,没想到这次是‘来真的’!”
更让他意外的是,虽然他现在人在杭州,税务汇算也归杭州管,但打电话的却是北京税务局。原来,当年开户时填的账单地址是北京。
一句话总结:你在哪开户,系统就在哪锁定你。
更别提,他2022年整体是亏的。但税务人员还是明确要求他完成申报流程,并提交亏损证明材料。“赔钱也得报”,成了现实版“哭着报税”。
中国全球征税一直有法律依据。不过,据据美股投资网多方了解,相比往年,今年相关的纳税及补税通知较往年更为密集、覆盖面更大,通知形式包括短信、电话等。
谁会被“选中”?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据说第一批被通知的是资金量在海外千万以上的;综合社区平台消息,这是一些“筛查标准”:
- 年度交易金额超 3000 万港币
- 或账户余额超过 600 万港币
- 或年度交易流水超过 1200 万港币
但根据我们实际接触到的案例,很多远未达标的投资者也陆续接到了税务局的电话。有投资者表示,自己金额没到600万港币,结果电话直接打到单位去了,让上报收入!
一位已经完成补税的投资者称自己“亏惨了”:老公炒港股好几年没赚到钱,这个月突然接到海淀税务所电话,要求补海外税款。俩人跑了三趟税务所,还是把税补上了,心疼到不能呼吸。
该怎么补税?关键点都在这了!
补税听起来麻烦,其实逻辑清晰,关键是别拖。根据投资者实操经验,我们帮你提炼出了最重要的7点:
1️⃣ 股息和利息:不管盈亏,统一按20%补税。
2022–2024 年的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一律按20%税率补税。
如果之前平台已经代扣了10%,只要提供相关证明,就只补剩下的10%。
2️⃣ 盈利征税:只看你实际卖出赚的钱。
纳税逻辑很简单:
- 盈利 = 当年卖出股.票赚的钱 – 当年卖出亏的钱;
- 如果是正数,就按20%交税;
- 如果是负的,那就不用交;
- 没卖出的“账面浮盈”不纳税,因为中国采取“实现制”——只有赚到手的钱才算收入。
3️⃣ 晚了就要多交钱:滞纳金按18%年化计。
申报不及时怎么办?
从每年6月30日开始,就会开始计算滞纳金,年化利率18%,折算下来每天都在“吃掉”你的利润。别小看这个数字,很多理财产品都没这收益率。。
4️⃣ 港股投资路径有区别:港股通更合规
不是所有港股都“待遇相同”。
- 通过港股通买的,基本没太多问题;
- 但你在富途、老虎上买非港股通股.票,就要特别注意申报义务。
意见: 港股尽量长持,减少交易。
5️⃣ A股通的A股:暂时不用交
通过港股通渠道买入的A股,目前盈亏、股息都不在个税申报范围内。
6️⃣ 不能跨年抵扣
2022年的亏损不能抵2023年的盈利。各年度各算各的,不设“通融”。
7️⃣ 如何申报?有两种方式
用“个人所得税APP”修改历史年度汇算;
或者直接前往税务局线下办理,面对面沟通更稳妥。
早已开始追缴
很多人以为这波是临时起意,其实不是。
就在今年3月25日至26日,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多个地方税务局密集发文,宣布正式启动对未申报境外收入的个人进行“风险应对”行动。这不是吓唬,而是真刀真枪地查、真金白银地补!
各地通知都强调,根据税法规定,中国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比如海外炒股盈利、股息、利息、房租等,必须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主动申报纳税。
浙江案例:
通过税务大数据分析,税务机关锁定了浙江居民陈某某,发现他有境外收入但没有申报。
官方启动了所谓的“五步工作法”——也就是先提醒、后调查、再辅导、再核查、最后整改。
结果:陈某某被查实有漏报,最终依法补缴税款与滞纳金共计12.72万元。
湖北披露的案例中,纳税人依法补缴的税款、滞纳金达141.3万元。
北京税务局的“三板斧”:层层覆盖、重点盯人
6月30日,北京平谷区税务局也发布了操作细则:
建专班,主动联系当事人:不仅打本人电话,还会联系所在单位、甚至通过个税APP专属信息“站内信”提醒;
分批发送提醒短信:分门别类锁定重点人群,建立重点人员和企业“台账”,追踪到底;
聚焦“动态清零”:意思很清楚——你报了,我就“清零”;你没报,我就找你!
不过,在社交媒体上,面对投资港股、美股等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尚未收到税务部门通知的网友仍存在“侥幸”心理。
有些选择观望等待,有些则表示将另择开户券商(比如美国券商)以避开CRS(共同申报准则)框架;还有部分网友想要配合税务部门要求对境外收入申报纳税,却对申报纳税的流程和细节存在疑惑,包括申报范围、境外预扣税款抵扣、港/美股投资收益纳税区别、盈亏抵扣规则、纳税币种选择、可追溯期限等。
税务局怎么知道你的信息?
有人会问:我的账户在海外,税务局怎么知道?其实,税务局不需要自己查——你开户的平台已经“主动报送”了。
- 富途证券会向香港税务局报送用户信息;
- 老虎证券则对接的是新西兰税务部门;
- 这些数据,都会在CRS体系下流转到中国。
中国自2014年加入CRS,2018年开始信息交换,如今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你是中国税收居民,税务局掌握你的境外收入,几乎是系统自动化操作。
谁属于“中国税收居民”?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居民大致可以理解为——你主要生活在中国、或者经常在中国待着的人,就算你赚的钱是在国外,也要向中国税务局报税。
具体来说,中国税收居民主要有两类:
- 有户口、家在中国的人,不管你在哪赚钱,只要人是“中国常住人口”,就是税收居民。
- 虽然人在国外有家,但一年中在中国待够183天的人。
如果你连续6年每年都在中国待够183天,而且期间没有一年单次离开超过30天——那么从第7年开始,你的“全球收入”就都要报税了,哪怕这些钱是在国外赚的。
“豁免期”是怎么回事?
- 很多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或海外华人,以前有个“6年豁免期”:
- 如果你满足上述条件,前6年可以不用为境外收入在中国报税;
- 但从第7年开始,这项“豁免”就自动失效了,境外收入也要报税;
- 如果你在某一年“断掉”了这个连续记录,比如离开中国超过30天或住不满183天,6年豁免就会重新计算。
💡也就是说,如果你人在中国,但有海外股.票、海外房产出租、海外理财收益等收入,且属于税收居民,第7年就要开始申报这些收入了。
写在最后
税收不是绊脚石,而是你走远路的通行证。别怕交税,怕的是你不知道该怎么交。
美股投资网提醒每一位全球配置资产的投资者:合规第一,收益第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股投资网”,作者:StockWe.com,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