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资本赵雪琦:在基建极度落后的“银发”赛道中淘金
编者按:11月2日,“AI你到老 陪伴一生”2024智慧居家养老(重庆)创享会(以下简称“创享会”)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养老产业的顶级专家学者、资本以及优秀企业家、创业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新机遇。金鼎资本合伙人赵雪琦带来《在基建极度落后的“银发”赛道中淘金》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金鼎资本合伙人赵雪琦
非常感谢主办方的邀请。这是我第三次来重庆,之前来是跟上市公司一起去探讨未来的一些投资方向。我今天来感觉重庆的领导们还是很敏锐的,因为我们公司做养老这件事情是2022年,当时只有一位同事在坚持,提前入局。今年是9月份扩大了内部队伍,拓展到6个人,所以我现在站在这里了,感觉领导们对市场信息还是很敏锐的。我想从投资公司的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探讨。
首先介绍一下金鼎的情况。我们是一家专注在大消费、硬科技跟大健康三个板块的产业投资公司,已经成立了十年,累计服务了50家上市公司,我们主要帮上市公司找第二增长曲线,帮大家布局新的生产力的方向,现在也服务了A股50多上市公司,管理了100多亿的基金规模,做了100多亿的并购,团队有100多个人,在深圳、杭州、北京都有分公司。
过去一年多时间,我们与很多产业方都在探讨,大家跟养老产业有没有结合?养老产业能不能作为大家的第二增长曲线?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重视银发经济?做投资需要在很多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金鼎做投资非常关心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什么是确定的,其实人变老这件事情是确定的,变老意味着你的很多需求跟年轻人是不一样的。
1962年到1973年是中国第一批最大的婴儿潮,期间中国年均出生人口超2500万,2022年开始已经陆续退休了,不管是消费能力还是需求跟年轻人不太一样,大家有独特的喜好。所以这个行业的第一个机会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机会。银发人群的总人口占比达到1/5,任何to C的公司都应该重视他们的特殊需求。
但是养老投资其实不是一个多新鲜的话题,十年前就有投资机构在做,2014年就已经进入了一批投资机构,确实没有做起来,基本一地鸡毛,没有投到好的项目,也没有给LP创造好的收益。反思复盘这件事情,改革开放在里面应该起到很重要的因素,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即将到来的银发群体和过去的银发群体存在显著差异。60后的人陆续开始退休之后,我们觉得机会可能到了。反观60前的老人消费观比较闭塞,是吃过苦的,大家不舍得花钱,开放程度、受教育程度也相对比较低一些。
说到需求这件事情,全世界的老人有很多共同点的,不存在海外的老人有,中国的老人没有的。海外巨头充分验证了发展路径可行性,而国内对标都处于初期阶段。像老年照护、轮椅/代步、老年旅游、特殊食品这些方面,其实在海外,在日本已经有一些巨头公司,可以看到160亿元的人民币的营收,再看国内我们做这些产业的公司体量相对比较少的。其实还是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我们现在市场的渗透率还是比较低的。
类比母婴和宠物行业,银发经济未来也一定会诞生大量的相关上市公司。这个产业从资本上来看,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上市公司的数量,因为很多企业成长,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对比,养老产业有2.8亿的人群,宠物行业1.16亿,0-6岁的儿童有1个多亿,增量市场每年将近两千万,宠物一千万,母婴受到的影响比较大,2016年最高峰的时候1800多万,上市公司的数量,现在养老产业满打满算不到5个,宠物有8个,还受到了IPO政策的影响。还有母婴产业15家上市公司。从市场空间上,养老产业很大,上市公司数量上养老产业还是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这里面有一些客观的困扰,从老龄化速度上来看,中国没有足够时间形成良好的银发经济“基建”。这个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有点过快,未富先老,跟发达国家来比,很多国家的老龄化率从7%增长到14%,它有100多年甚至40多年的积累,日本24年,我们21年,但是区别是日本早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导致我们很多人还没有做好准备就已经老了,甚至还没有变富他就已经老了。
这个就会带来很多去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些因素:首先是客户端的支付能力弱,60年的老人本身很节俭,不舍得花钱,愿意把更多的钱留给孩子,养儿防老;其次渠道弱。海外很多渠道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国内还没有兴起,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落实到采购的上面;三是认知弱。
很多客户确实消费力还是比较弱的。我们在养老产业要怎么去挖掘到一些机会,不管是对于创始者,还是投资人来说。第一个点,不建议大家去对标日本,两个国家的国情太不一样了,我们也分析了日本银发产业的图谱,日本老年人喜欢唱卡拉OK,喜欢老年美妆,但是并不适应咱们国家的老头、老太太。还是需要把中国的需求挖掘出来。
养老产业50亿赛道列举
经过我们的分析,当然也是截止到今天,我们发现50亿赛道以上的体量有这些,比如说旅游、保健品、老年鞋服,还有适老化改造,还有助听器。空间在50亿以上。
对于我们金鼎来说,和一些机构都有不同的策略跟打法,我们比较看好智能化的养老设备,这可能也是我们当下以及半年到一年内重点投入的方向。中国有4600万需要照顾的老人,现在主要还是居家照顾为主,现在还能够承接得住,计划生育的效果还没有体现,所以大家还能够扛得住,家庭照护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的消耗,现在两个人照顾4个老人,未来这个压力就非常大了。智能化可以去提高很多照护的效率,释放压力,节省成本。我们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所以今年看了很多像自动驾驶的轮椅、助听器,包括一些大小便机器人,老年人瘫痪在床上,怎么解决大小便的问题,都是很刚需,很痛点的存在。但是我们也发现好的产品还是比较少的。
以上是我们公司对养老的一些思考,也欢迎更多的创业者来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