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余位全球行业精英齐聚山城,这场论坛为智能网联汽车注入新动能

Linker@36氪重庆·2025年09月28日 10:19
“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和战略方向,已成为全球产业共识。

36氪重庆获悉,在全球汽车产业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2025年9月26日,“2025车路云50人年度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主论坛暨全球自动驾驶高峰论坛,在重庆召开。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1500余位产业核心力量,包括多位行业顶尖专家、超20位行业领军企业与顶尖科研机构代表、超30位来自各试点示范城市的车网公司及主管部门代表,以及超100位国内外主流车企与科技巨头核心高管。

这场规模空前的盛会,旨在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的落地与商业化进程,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现场

战略背景:车路云一体化成为全球产业共识

“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路径和战略方向,已成为全球产业共识。我国正全力推进“车-路-云”的深度融合,加速实现整车智能、路网协同、云端互动的全面发展。2024年7月,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获批成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首批试点城市,标志着我国从顶层设计层面加速推进技术路线落地。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国家重要制造业重镇,重庆肩负着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近年来,重庆锚定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2025年1—8月,重庆市汽车产量达165.9万辆,保持全国省市第三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9万辆,增长31.4%。汽车产业实现产值3894.7亿元,同比增长7%。

在论坛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多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他们对行业发展的深刻见解。

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

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乌兹别克斯坦前外交部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全球交通革命即将来临,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系统正在深度融合。得益于人工智能、下一代传感器和5G传动系统和驱动系统的赋能,有望实现更安全、更高效和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在这一全球变局中,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导者,与西方专注于小众领域研发和欧洲注重监管不同,中国更擅长大规模地实施、商业化和出口。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未来交通实验室和工厂。

站在全球视角看,中亚通过采用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以及采用一套全新的标准生态系统,包括充电、维护和自动驾驶,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与中亚成为战略型长期合作伙伴的机会;对中亚来说,同样是一个历史性机遇,可以实现车队的现代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提到,智能交通技术从萌芽到现在经历了由“交通基础控制+网络化集成”到智能化协同发展的历程。可以说,车路云一体的技术正是顺应了技术发展的趋势。

实践证明,车路云一体化不仅是智能网联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成果,也是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成果。中国在前半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占了先机,但也必须看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智能交通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

针对此,一是要加强系统思维,构筑协同发展的生态,比如车路云技术的发展,一定要回应车企,路侧、通信等各自的利益,让所有参与方都有获得感、参与感、存在感,构筑共同协同发展的生态;二是车路云技术这些年已有很大进步,但在核心技术领域,涉及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技术,以及路侧高效能、低成本的智慧终端等,都还需要业界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三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个地方开始展开试点,在这个过程中,示范还需继续加强重点领域的拓展,特别是思考如何利用好高速公路发展我国无人货运物流配送系统;最后,是标准的制定,要思考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汽车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

在这场深度变革中,中国不仅率先起跑,更把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动能——今年前八个月,国内汽车产销量首次同步突破 20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153.2 万辆,同比增长 87.3%;1—7 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 1070 万辆,中国贡献 650 万辆,占比 60.7%,继续领跑世界。

在电动化转型发展的同时,智能化也全速跟进:由国家五部委联合推动的20 座城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同步铺开,高级别自动驾驶进入城市级示范应用,产业创新如火如荼,新赛道正被不断拓宽、拉长。

实践探索:加速智能化变革和协同创新

站在全局视角看,车辆作为智慧交通的核心载体,其智能化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效能与体验;而“路-云-听”的创新是构筑整个产业协同的关键基石。

在现场,作为“车”方演讲嘉宾之一,长安汽车总裁助理、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表示,AI技术的发展给车路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长安紧抓趋势,2025年2月,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9月,正式发布全新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定位于为用户提供“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路”方演讲嘉宾——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勇海指出,从交通行业的视角看,更多关注的还是安全、效率。传统导航和车载感知难以提前预警,急需车路云协同构建超视距的安全网,实现风险的秒级预警全域覆盖。

“听”方演讲嘉宾——央广车联网特聘&信息发展首席专家黄东强调,目前道路上仍有90%的车是传统汽车。构建车路云一体化的安全闭环,可以走两条路径:一是让车更智能,路更主动,在必要时实现“路控车”;另一条是探索“第三生活空间”,让车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

“云(应用)”方演讲嘉宾——如祺出行首席运营官韩锋提到,在探讨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非政策或技术层面的障碍,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具体体现在开城效率以及车队运营效率这两个关键方面。

重磅发布:引领产业生态新未来

论坛现场进行了两大重磅发布,标志着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车路云一体化经济发展2025》发布

一是《车路云一体化经济发展2025》发布。这是国内首份跨“产、学、研、金”多方联合,针对车路云一体化实施发展的系统性总结,其是由“车路云50人”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车路协同创新联合体等权威机构,跨行业整合资源,聚焦车路云一体化在城市层面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实际进展,开展了系统、广泛的城市调研与深度数据分析,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共同撰写的首份“车路云一体化经济发展观察”。

通过系统梳理出的15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核心经验,此次《车路云一体化经济发展2025》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进入实效评估与模式推广的新阶段,具有显著的行业引领价值和现实推动意义。

《车路云融合规模验证行动》发布

二是《车路云融合规模验证行动》发布。该行动由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重点实验室共同牵头,并在西部车网的支持下,协同十五家车企联合推进的重大测试项目,计划定于2025年第四季度在重庆正式启动,是我国首次在“车路云一体化”框架下组织开展的多车企、大规模联合测试验证行动。

此次协同行动将重点围绕三大核心网联功能开展联合研发与测试验证,具体包括: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云支持协作式车辆汇入。参与联合测试的15家主力车企涵盖一汽、东风、长安、上汽、蔚来、比亚迪、北汽、广汽、宇通、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国内外重要市场主体,体现了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推进的显著特征。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重庆具备成为世界级智能消费品中央智造厂的潜力。

2025-09-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