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杨一帆:当数智化遇上老龄化

Linker@36氪重庆·2024年11月03日 18:34
老年人的数字权利,需要额外地保护、支持和尊重。

编者按:11月2日,“AI你到老 陪伴一生”2024智慧居家养老(重庆)创享会(以下简称“创享会”)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养老产业的顶级专家学者、资本以及优秀企业家、创业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智慧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新机遇。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带来《当数智化遇上老龄化》的主题分享,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

很高兴能够回到家乡参加今天的论坛。今天这个活动蛮让我意外的,主办方之前没有这么多彩蛋的剧透,首先有这样一个很好的视频,开场的音乐是我非常喜欢的,意大利著名的配乐大师,一首经典的曲目。我感觉到主办方和重庆经信委这次的会议是非常精心的设计,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不同于大部分的老博会,从经信这个口子,再到家具协会,切入到很重要的一个话题:老龄化社会中我们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怎么跟服务结合,为我们提供一个完善周到的服务,这很特别。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所在的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2015年10月15日全国老年工作委员会批准设置的,当时只有四个,西部地区只有西南交通大学作为工科大学入选,我们在做行业的产业政策,项目研究。我本人既不是做养老,也不是做科技,我是学金融的,我从金融背景来切入做这个事情。所以今天给了我这个命题,也是我非常关心的关键的点。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我昨天晚上还在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看这样一个现象、这样一个话题:久居病榻的老人,如何环游世界?

昨天晚上我回到重庆以后,8点钟我还跑到外婆居住的养老院去看她,我从小是我外婆带大的,感情非常深,92岁了,身体还不错。她告诉我,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没敢给我打电话,怕我忙。她说我两边的脚因为某些原因出了问题,膝盖有问题。就那么三步五步的距离,她给我演示了一下从床头到洗手间3米的距离,每次要用半个小时。我当时听完之后很生气,第一服务机构在干什么,第二我很感叹,我刚在日本看到的3步自力生活法,如果能够在更多的场景中去运用,我们可能就能实现一些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这个题目想问大家,原来做老龄化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卧床的老人,她除了躺在那里被人把屎把尿接受这些服务以外,他还有没有尊严和其他的可能性?他还有没有活力的大脑和自如的生活?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所以我找到一张图,好像还真找到了,可能是某谷歌或者某一些科技产品,告诉我们说,如果用一些VR、AR或者未来我们还不知道的一些技术,在戴上眼镜了之后,人躺在床上仍然可以周游世界。未来有一天足不出户,坐地日行8万里,我也可以去米兰,我也可以去敦煌,去梵蒂冈的教堂。

杨一帆找的示意图

科技可以改变我们很多东西,再加上元宇宙,数字永生等等。我的外公2022年的时候离开的,94岁高龄,无疾而终,在中国叫喜丧了,我经常做梦听到他的声音。我就在想这样一些技术,未来是不是可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许某种程度上有保护隐私的情况下还能运用。当然这是一些美好的愿景了。

我是80年代的人,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可能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使用会更加的深度,小朋友00的学生们,大家都是玩家。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这些数字技术有很深的鸿沟。除了刷抖音,刷抖音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学会的,我外婆92岁,她90岁住到机构里不会用微信,得益于机构小朋友的帮助,她每天循环看朋友圈,我为什么天天发朋友圈,就是为了让她看到我在干什么,但是她会搞错,她会认为我妹妹在非洲的照片,认为是我去看的。可能需要我们积极看待、严肃对待这些话题,特别讲到数智化和智能化应用的时候。

我有很多的论文在研究数字贫困,数字鸿沟和数字的隔离。社交数字的隔离,当我们的数智化在越来越连接的时候,也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个体越来越原则化,我们甚至可以不跟任何真实世界的人去接触,我们可以完全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我们看到东亚的邻居,日本和韩国,这种单人经济也越来越出来。

老年人如何自处?这是我很想去做的。我们把人生当成一个衰老的过程,当成一年四季一样,我们会接受到岁月的变化,会接收到风的洗礼,人会逝去。我们如何把人文的东西能够做进去?今天有很有名的清雷科技的CEO在这里,我也关注他们的产品很多年。从原来这一类的产品线对隐私保护的不足,到现在对隐私保护极高的重视等等这些方面技术的运用,需要我们去考虑,在老人享受数字化便利的时候,怎么样做到保护他,尊重他,真正去关爱他。最近我看了好多各地老博会的最新的一些展况,大家关注到这些问题了,但对人的隐私,尊严的保护,还缺乏一些认知。

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养老真的是一个产业吗?“银发经济”这个话题提出来的时候,养老可能更多还是个人行为的选择。我在哪里居住,不管是在养老院,还是家庭,还是护理院,还是临终关怀中心,它都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我们需要突破原有的限制,需要用科技的翅膀让它飞起来,能够让它真正的有机会。

养老词群分析

我用一些简单文献分析方法,调研了过去五年中国国内学界在学术期刊上,特别是核心期刊上所发表的相关今天这个主题的一些论文,我们做了词群的简单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从研究部门来说,我们关注更多的点在哪里呢?你可以看到字大的,频次出现比较高的,是鸿沟的问题,数字贫困的问题。你所提供的技术,不管是在接入端,还是在使用端,还是在后台,体现对这样的一个使用主体的尊重程度,通过产品的应用性、可用性,以及可负担性——也许这个技术非常好,我没有支付手段。除了资本对行业投资之外,还有一块是养老金融,我们需要有让更多的人有支付手段,普惠金融的实现,以及关于支付能力的提高。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我们有很好的技术,有很好的想法,也不缺工程师,也不缺数字工程师。这个当中你会看到我们非常关心隐私的这些问题。我们每天的数据,我们的手机,可能我刚刚讲了,我一坐下去,推送的文字全是跟我演讲有关的内容。我们怎样在行业初期就考虑到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边界,这是需要探索的。重庆在这个领域本身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有很大的应用场景,这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一些工作。

最后分享两个,我跟这些公司没有任何咨询关系和合作关系,我只是纯粹调研的一些案例告诉大家。最近受华为总部的邀请去了华为了解了他们全屋智能改造的这部分工作。行业头部已经开始关注到系统用PLC通用技术,来集成在家居这个行业的创新产品和应用。

鸿蒙生态有两种,一种是用标准接口的方式,另外一种是原生态鸿蒙进行不同的迭代,我那天去了方舟壹号去看了,通过毫米波技术,华为提供了一种非侵入式的安全监控手段,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如跌倒、坠床、滑倒等紧急情况,并及时发出告警,从而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还有一些像享睡床垫这样一些公司,他们的床垫、小的睡袋的开发使用,不断的迭代,目前海外市场占了整个公司70%以上的份额,反而中国的市场不到30%。可能我们需要从支付、技术、创新到应用场景这部分的应用。

今天在这里,我也冒昧提个建议,如果重庆真的在这个领域去做,需要以今天为起点,真正开辟有重庆特色、能够落地的产业应用场景。用应用场景的方式做概念验证、做中试,帮助企业来做生态。银发经济产业园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也跟国家做规划,是大量复合的集成的东西。而应该是垂直的赛道,既垂直又有宽度。未来这些头部的进入,和一批创新公司的合作,一定会按照生态的模式上下发展,要让人支付需要应用场景,生态的落地要让人体会。这里面可能有很多机会。

我们调研到国内国外的一些案例,情感、AI陪伴随便搜一搜,这样的技术太多了。人老了,社交圈子也在缩小。如果一个人他爱的人不在了,甚至连他恨的人也没有了,那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能在精神、在情感方面“永生”——打了引号的永生,是很重要的。网上很多人用AI技术做一些仿生的东西,当然这里面有法律问题的,但是会看到人们对这方面是有诉求。所以需要思考,怎样把线上线下的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和未来元宇宙的技术能够合理合法的探索,去介入进去。一个人住在家里也好,住在养老院院也好,他不再是冰冷的、苍白的,像树叶一样随风飘落的状态,哪怕他飘在地上也化成了泥,又回到了自然的循环系统。

双圈循环图

我讲智慧化的时候我会用这张图,大家也可以拍回去看,也可以理解。我认为未来应该是双圈循环的一个逻辑,会用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来加持真实的世界,同时需要真实世界的数据去赋能帮助在座的科创公司,让他们能够按照以人为本的思维,按照可持续发展、绿色、智慧的这样一些理念和人类发展共同的方向,去创造更多新的产品。同时我们需要用区块链,用各种各样的技术,确保基本的尊严和隐私的保护,以及我们在得到人们授权的情况下的发展。我们不要认为老年人没有权利的,老年人是有数字权利的,但是需要我们用额外的方式去保护、支持和尊重。

今天我的演讲跟我平时很不一样,今天来不是讲专业,也不是讲产业,我希望从我的发言开始,大家去思考,我们从技术、金融、支付、服务,从生态构建这方面,如何为我们所有正在老去和已经老去的人,提供一个美好老龄世界。谢谢大家!

+1
1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欢迎更多银发经济的创业者、从业者到重庆投资兴业。

2024-11-0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