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造富”神话,仍在持续
港交所和纳斯达克的敲钟声此起彼伏,中国新茶饮品牌在2025年上演了一场资本市场的集体狂欢。
2025年5月8日,一声清脆的敲钟声在港交所响起,沪上阿姨正式挂牌上市。这个起步于上海弄堂、主打血糯米奶茶的品牌,在资本的舞台上迎来了高光时刻: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68%。
沪上阿姨的上市,是一场集中爆发的资本盛宴的延续。从2月的古茗登陆港交所,到3月的蜜雪冰城以“认购火爆1145倍”的姿态杀入资本市场,再到4月登陆纳斯达克的霸王茶姬,成为中国首个美股上市的新茶饮品牌。短短四个月,四大头部品牌相继上市,2025年因此被行业称为“新茶饮IPO年”。
加上之前上市的奈雪、茶百道,中国新茶饮“六小龙”齐聚,不禁让人惊羡茶饮赛道的“造富神话”。然而,中国新茶饮赛道并未因此而止步,一些茶饮品牌依然强势,而新品牌也在急速扩张,搅动市场风云。
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六小龙”,哪些茶饮品牌还会登上资本市场呢?本文试图从门店数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寻找答案。
门店规模是IPO的支撑
2025年,新茶饮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基本确定,门店数量成为品牌方阵划分的关键指标。
根据第三方机构“极海品牌监测”数据,目前蜜雪冰城以4.4万家门店的绝对优势稳居行业首位;古茗紧随其后,截至2025年9月门店数较6月净增507家;沪上阿姨则凭借10739家门店成为第三家“万店俱乐部”成员。
对于茶饮品牌而言,门店规模直接关联着资本市场的动向。
2023年8月,港交所官网披露新茶饮企业茶百道的招股书,打响了2023年新式茶饮上市第一枪。随后,在9月份召开的甜啦啦2023合作伙伴大会上,甜啦啦创始人、董事长王伟表示,甜啦啦目前正在选择合作的券商,准备进行上市辅导工作,计划2025年实现港股上市。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甜啦啦门店数量为6382家。而其官网则显示,全国签约门店超8000家,覆盖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312个地级行政区。
作为蜜雪冰城的平替,甜啦啦依靠“比蜜雪更下沉”的选址策略,将开店成本中的最大支出“房租”压缩到极致。于是,当蜜雪冰城在县城市场高歌猛进时,甜啦啦已经把触角伸向了更基层的乡镇、农村乃至学校食堂。
另一个曾经与蜜雪冰城比肩的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创立于2007年,专注于烧仙草这一品类。2018年,书亦烧仙草提出“半杯都是料”的口号,强调性价比,在当时深入人心。2021年9月,书亦烧仙草曾宣布门店数量超过7000家。彼时,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量仅次于蜜雪冰城。
但从2022年开始,书亦烧仙草突然“失速”。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与书亦烧仙草品牌定位转变有关。2024年,亦烧仙草被曝出大规模闭店,甚至不少加盟商的二手设备出现滞销。截至2024年8月31日,书亦烧仙草全国区域在营门店数5819家。2025年以来,书亦烧仙草的市场地位也面临严峻挑战。
而另一家茶饮老品牌益禾堂,从从校园起步,用十三年的时间,从一家小店成长为拥有8000多家签约门店的茶饮巨头。自2012年品牌正式创立以来,益禾堂推出了“益禾烤奶”“薄荷奶绿”“茉莉白轻乳茶”等自研爆品,以“高性价比的精致感”精准击中了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痛点。
(来源:益禾堂官网)
在扩张模式上,益禾堂主要通过加盟连锁实现了规模的飞速增长。为了管理庞大的加盟体系,它采用了省级代理制,由省代负责区域内加盟商的开拓、服务和管理,这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扩张效率。
茶颜悦色则是采用自营模式,目前在全国开出超780家直营店。与蜜雪冰城5.3万家,古茗和茶百道的超8000家的门店规模相比,茶颜悦色的门市数量较少,其中有一大半位于长沙。
但值得关注的是,仅有780多家门店的茶颜悦色在2024年实现营收约30亿元,净利润约4.5亿元。而开出7800多家门店茶百道,2024年实现营收49.17亿元,年内利润4.80亿元。相比之下,茶颜悦色的单店盈利能力更为突出。
茶颜悦色也已经多次传出IPO的消息。最早在2023年10月,就有媒体首度报道称“茶颜悦色与投行探讨港股IPO”,公司回应“目前没有计划”。此后,2024年传出三次,2025年传出一次,传闻也越来越详细。
供应链是IPO的根基
新茶饮赛道,产业链路长、各环节错综复杂、参与主体众多,新式茶饮品牌背后的供应赛道,已经孵化出数家上市公司。
但对于头部品牌来说,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环节已经不足以突显公司的竞争优势。所以,凭借门店规模优势,一些茶饮品牌更愿意把上游原料环节握在自己手中。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未来新茶饮品牌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的竞争,更是供应链效率的竞争。”自建供应链体系,不仅可以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
比如,以自营模式的茶颜悦色于2023年宣布在湖南长沙投入5.2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试投产,全面达产后产能将覆盖5000+家门店的核心技术原物料供应。
甜啦啦则采取“部分自产+规模化采购”模式,在蚌埠总部设有生产基地,拥有部分原料和包材工厂,多地布局分仓、茶基地及果园,但供应链的覆盖广度、配送时效与成本控制,与蜜雪冰城有着明显的显著。
(来源:甜啦啦官网)
“对于奶茶品牌来说,特别是对于平价奶茶品牌来说,供应链是必须要长期发展的工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前期甜啦啦以拓店为主,如今扩张到几千家门店之后,门店的数量越多,自建供应链的能力和必要性也就越强。
因而,2025年1月,甜啦啦联合创始人许周,甜啦啦海外负责人黄满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甜啦啦未来一定会上市,但并不急于当下,最起码要晚个3年,甜啦啦接下来战略重点是练好基本功,在供应链、信息化、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
差异化决定IPO成色
目前,茶饮市场已进入高度同质化的红海时代,当“小甜水”不再香了,一场关于风味、模式和文化的“特调大战”正悄然改写行业格局。
比如,茶饮界的“后起之秀”——茉莉奶白,定位“东方追香新茶饮”。基于茉莉花香,茉莉奶白成功打造出了“茉莉云顶”等诸多爆品,并迅速开发了栀子、白兰、桂花等其他花香产品,形成了以花香为特色的品牌定位。2024年10月,茉莉奶白宣布获得由阿里本地生活领投的近亿元资金注入。
另一个茶饮新品牌——爷爷不泡茶,其招牌产品具有浓郁的湖北地域特色。比如,“荔枝冰酿”,既不属于纯粹的原叶鲜奶茶,也称不上是水果茶,酒酿源自湖北孝感。
(来源:爷爷不泡茶)
差异化产品为品牌带来巨大的声量。根据美团平台2024年全国甜点饮品类高增速热搜词显示,热度TOP3分别为:爷爷不泡茶(194.9%)、霸王茶姬(167.5%)、茉莉奶白(127%)。
而当众多品牌纷纷加入“万店竞赛”时,一些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主动选择“慢下来”,通过构建多元业务生态实现差异化,比如茶颜悦色。
自2022年起,茶颜悦色开始培育四个子品牌,分别为古德墨柠(主打柠檬茶)、鸳央咖啡(主打茶咖)、小神闲茶馆(主打手冲纯茶)、昼夜诗酒茶(主卖茶、鸡尾酒的小酒馆)。
根据2024年公开数据推算,茶颜悦色门店日均服务超500人次。这个数字与薄利多销的蜜雪冰城已经较为接近,这反映出品牌的多维属性为茶颜带来了更好的消费者信任。
同时,零售业务已成为茶颜悦色业务结构中的关键增长点。数据显示,2024年茶颜悦色零食电商销售额破亿,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其中抖音占比超四成,这一数据显著高于蜜雪冰城的4700余万元。
今年7月9日,茶颜悦色宣布正式以电商形式进军北美市场,它是首个以纯零售模式出海的中国茶饮品牌。迄今为止,茶颜悦色已经自建Shopify独立站电商店铺,以及在亚马逊、TikTok shop、沃尔玛、Weee、亚米网平台建立品牌自营店铺,推出零食、文具、生活用品等零售产品。
小结
不过,并非所有的茶饮品牌都已开启了上市计划。蓝鲨消费最近从喜茶内部人士处得知,头部茶饮品牌喜茶并无上市计划,仍在专心做品牌和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并非每一个茶饮品牌都拿过融资。甜啦啦、益禾堂、爷爷不泡茶目前尚未有公开的融资记录。但能够在全国开到几千家门店,也能够说明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位茶饮从业者表示:“消费市场的热度,会带动加盟商的热情,加盟商的热情,又反过来吸引资本市场介入。只有这三者形成闭环,才算建立了一个真正的品牌共识。”
不过,能够在全国快速扩张的品牌,其背后都有一些共同的“法宝”:1、以加盟为核心的扩张模式,使得品牌能够以轻资产方式快速占领市场,实现体量上的飞速增长(茶颜悦色除外);2、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不仅能保障产品品质稳定,更能有效控制成本,形成价格优势,从而构筑坚实的竞争壁垒;3、差异化竞争能力,在赢得消费者关注的同时,吸引更多加盟商。
这些机制,为中国茶饮品牌飞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在资本市场上讲述了更具想象力的未来故事,成为其未来冲击IPO的根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鲨消费”,作者:杨硕,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