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人参与的羽毛球运动,羽超联赛会是下一个金矿吗?

体育产业生态圈·2025年11月11日 19:49
以「羽超」为支点,厦门体育集团从地方走向全国

正在粤港澳三区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吸引着全国体育迷的眼光。从开幕式表演、观赛攻略到各省队队服,社交平台上关于全运会的各项讨论持续升温。

体育大赛的魅力,不仅在于赛场内的竞技,更在于它能持续点燃公众的观赛热情。正是在这股热情延续之中,2025-2026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以下简称「羽超联赛」)接棒全运会,将于11月27日在深圳揭开序幕。

乘着羽毛球运动日益火爆、市场持续繁荣的东风,新赛季羽超联赛在商业化与运营上焕然一新。标志性的事件是联赛在时隔十年后,再度迎来了冠名赞助商;同时,厦门体育集团作为新任运营单位,以长期投入的决心,正式接棒,致力于为羽超联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未来。

当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日益走向大众化、年轻化,国内运动观赛氛围渐浓。借此东风,以全新面貌亮相的新一季羽超联赛,正迎来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01 羽毛球市场火热,为羽超联赛打开新机遇

近两年,羽毛球价格涨幅超黄金的话题屡登热搜。之所以羽毛球涨价能牵动大众的心,背后是羽毛球参与人数的激增,这其中就包括Z世代的深度参与,让这项被视为传统运动项目的羽毛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羽毛球参与人数就达到了2.5亿,仅次于健步走人群,并且年轻人占比持续提升。「年轻人健身的尽头是羽毛球」的评价,正反映出这项运动在都市人群中的流行。 

对于长期伏案、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白领而言,羽毛球凭借其低门槛、适中运动量及强社交属性,已成为城市新中产的代表性运动之一。 

这种热度在消费端得到印证。据小红书2025球类趋势数据,仅年初至5月,羽毛球拍、球鞋和球服的搜索指数就分别增长63%、64%和86%。李宁CFO赵东升在2025年中期财报说明会上透露,「得益于品牌在羽毛球品类的提升,该品类在李宁集团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已提升至7%。」 

今年,李宁继续加码羽毛球品类,已正式成为新赛季羽超联赛的冠名赞助商。 

2025-2026羽超联赛海报 

大众参与的火热为羽毛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国家队在国际赛场的卓越表现,更为其添上一台「加速器」。今年巴黎世锦赛上,石宇奇助国羽男单时隔十年重夺金牌,刘圣书/谭宁组合实现中国女双四连冠。与此同时,王昶、梁伟铿、李诗沣等一批年轻运动员,以鲜活立体的个人魅力「圈粉」无数,进一步带动大众参与羽毛球的热情。

种种迹象都表明,羽毛球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窗口。当乒乓球、网球分别凭借年轻化与中产化路径,成功带动中网、WTT等赛事成为「社交硬通货」之际,坐拥2.5亿参与人口的羽毛球,其职业联赛——羽超联赛的市场潜力,无疑值得被重新审视与深入挖掘。

即将启幕的新赛季羽超联赛,在参赛阵容以及全新的招商矩阵上,都呈现出值得期待的新变化。

02 顶级球员加盟,新赛季的羽超联赛拥有更多活力

星光熠熠的选手阵容,历来都是体育赛事中最引人瞩目的风景线。

新赛季的羽超联赛,共吸引了8支俱乐部、133名运动员参与角逐,阵容涵盖了众多国内外顶尖选手,包括陈清晨/贾一凡、黄雅琼、石宇奇、刘圣书/谭宁、陈雨菲、黄东萍等奥运会与世锦赛冠军,以及梁伟铿、王昶、李诗沣、蒋振邦、魏雅欣等国家队主力,大大提升了这场国内职业羽毛球联赛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图源:石宇奇官方社媒 

高水平外援的加入也进一步增强了羽超联赛的国际色彩,本赛季共有四家俱乐部引入5名外援,包括韩国、丹麦、马来西亚以及日本诸多名将——崔率圭、徐承宰、安东森、吴蔚昇、渡边勇大,都将参与到羽超新赛季中来。外援的广泛参与,不仅会提升比赛对抗强度,更为各俱乐部带来了全新的战术可能。

此外,羽超联赛灵活的「临时混搭」也是一大看点。回顾上个赛季,刘圣书和任翔宇的混双搭档连战连捷,石宇奇跨界参与混双较量,梁伟铿/冯彦哲和雷兰曦/蒋振邦的「另类」男双搭档较量,王昶与黄雅琼的混双尝试,均成为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画面。

2024-2025羽超联赛 

对于刚拿下新赛季羽超承办运营资格的厦门体育集团而言,承接此项赛事,不仅有助于集团促进多方资源联动,从招商以及版权运营,甚至是大众传播上,都将进一步激活羽毛球市场,拓展联赛的商业空间。

近些年,与赛事紧密关联的官方特许商品,正在成为赛事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一环。从乒乓球手绳、网球玩偶,到冰箱贴、运动毛巾,这些兼具创意与情怀的周边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不仅点燃了球迷的消费热情,也为赛事本身带来了持久的长尾传播效应。

据厦门体育集团透露,今年羽超联赛还将首次推出官方特许商品,包括羽毛球相关贵金属首饰,以及其他纪念PIN章、冰箱贴等相关衍生品。值得一提的是,新赛季还特别推出了宠物主题特许商品,让「毛孩子」也能融入赛事氛围,以此拓宽周边产品的受众边界。

今年,厦门体育集团成功承办了2025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从传统的「地方承办方」转变成一项国际大赛的全流程主导者。官方数据显示,在厦门举办8天的苏迪曼杯累计吸引了6.4万人次观赛,带动消费约4亿元,不仅提升了厦门的城市影响力,也为集团积累了宝贵的羽毛球赛事实战运营经验。

2025苏迪曼杯 

通过承办此类国际高水平赛事,厦门体育集团逐步培养起专业的本地运营团队,在赛事组织、市场推广、商业开发和票务合作等领域,均形成了系统能力与资源沉淀,这也为今年的羽超联赛带来了一些新气象。

从更深层上看,此次运营羽超联赛,是厦门体育集团从「服务鹭岛」走向「面向全国」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一次业务拓展,更标志着其在体育产业布局上的战略性升级。

03 从赛事执行向IP运营升级:厦门体育集团的全国化布局

政策引领为体育产业注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自2014年「46号文件」发布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兴建场馆、引进赛事,不断夯实体育产业基础。在此浪潮下,厦门体育集团于2018年成立,开启了中国新一线城市系统化发展体育产业的先行探索。

历经七年发展,集团通过持续运营多项国际顶级赛事与自主IP,逐步构建起独特的赛事运营方法论。

2025年,在缺乏奥运会、世界杯等全球性大赛的背景下,厦门仍成功举办了苏迪曼杯、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Challenge Xiamen铁人三项公开赛、厦门(同安)越野赛byUTMB等一系列国际知名赛事,推动体育与文旅商体深度融合,为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

Challenge Xiamen铁人三项公开赛

厦门(同安)越野赛 byUTMB 

9月初,国办印发第三十一号文——《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并设下了体育产业总规模7万亿元的「小目标」。

在此政策引领下,厦门体育集团积极把握机遇,通过多元的赛事IP运营与服务,持续强化本土赛事特色与运营能力,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观赛需求。

基于在厦门的各项赛事运营中积累的经验,厦门体育集团正逐步走出鹭岛,拓展全国市场。此次运营羽超联赛,是厦门体育集团实现从「赛事执行」向「赛事IP运营」转型的关键一步。

尽管新赛季的羽超联赛四个分站赛及总决赛均不在厦门举办,但厦门体育集团并未因此受限,而是将重心聚焦于增强羽超联赛的品牌影响力上,积极培育羽超联赛新的增长点,探索「赛事+」业务模式的可持续路径。

在谈及如何系统性运营羽超联赛时,厦门体育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向体育产业生态圈表示,「作为首次承办运营方,我们将重点构建赛事赞助体系、推进特许商品开发,系统优化联赛票务的统筹与管理,并将推动赛事版权的运营和开发。今年,我们已选定体育垂类专业票务平台‘看个比赛’作为赛事票务总代理,以提升赛事票务运营的专业化水平。」

羽超联赛这类本土职业赛事的培育,不仅考验系统的运营能力,更依赖于对体育本质与城市精神的长期坚守。在厦门多项赛事IP的成长过程中,厦门体育集团始终以务实态度推进运营,既借鉴国际经验,也深耕本土实践。

当前,无论是国际赛场的佳绩还是大众参与的热度,羽毛球在国内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趋势下,羽超联赛时隔十年再迎赛事冠名商,也反映出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意识到羽毛球及其联赛所蕴含的商业价值。

由此可见,羽超联赛的发展潜力远未完全释放。在厦门体育集团的专业化运营下,新一季羽超联赛有望在蓬勃的羽毛球热潮与成熟职业赛事体系之间构建桥梁,其探索与实践,正是对中国羽毛球联赛培育成效的一次重要试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作者:ECO氪体,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历次技术革命的基建浪潮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对于AI基建来说,它们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