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美不再是健身房里唯一的时髦课了

窄播·2025年11月05日 18:32
一场消费需求、健身品牌和健身房之间的博弈

舞蹈课多了,综合体能训练类的课程也多了,以力量和肌肉训练为主的「铁馆」的数量在25年上半年还呈翻倍增长。

自超级猩猩从2015年开始爆火以来,它主打的团课就成为了一种兼顾健身、氛围和社交的产物。直到现在,在动次打次的音乐里大汗淋漓,再由教练带着所有学员在镜子前合照,仍是部分人发出「我去运动了」的明示,这也带来了莱美、ZUMBA等健身品牌在中国的走红。

但如今,一度风光无两的时髦团课正在发生一些变化:2023年,超级猩猩创始人跳跳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公司暂时没有新开团操课门店的计划;2024年,被称为「团课天花板」的Space健身房又在5月宣布闭店清盘。

就连团课界的隐形冠军莱美,也在去年宣布了换帅和家族成员回归管理层,背后的原因则是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精练GymSquare曾在一篇报道中指出,随着健身房越来越精打细算,莱美中国课程的团课授权业务收入出现了下滑,开始和教练收入持平;一些遭遇生存危机的健身房,还出现了「去莱美化」的情况。

但另一边,健身房里却出现了新的时髦运动——舞蹈课多了,综合体能训练类的课程也多了,以力量和肌肉训练为主的「铁馆」的数量在25年上半年还呈翻倍增长。

健身房里时髦运动变来变去的背后,混杂着健身习惯尚未成熟的中国市场里,不同人群需求的演变和分化,以及健身品牌和健身房之间的博弈。时髦的健身课程就像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上什么品」,永远是消费需求、品牌商和渠道商三方博弈的结果。

团课的变化也是中国健身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当然是越来越适配本土健身习惯的团课课程,会继续扮演扩大市场的角色;另一方面,随着在乐刻、超级猩猩掀起的第一波大众健身浪潮中,建立稳定运动习惯的人,转向越来越细分、专业甚至有力量的垂类项目,也正推动运动品牌加大对「专业运动」的关注和投入力度。

被追捧的ZUMBA和HYROX,是团课变化的一体两面

在乐刻运动商家事业部总经理老白看来,团课是个双重利好的利器。由于门槛低、新人友好,又可以混在人群里不必成为焦点,团课一直是乐刻的引流利器。而相比于枯燥的单纯训练,配有动感音乐和教练带教的团课还能让部分会员上瘾、维持运动频率,从而增加了会员的留存率。

诸多团课里,莱美无疑是个隐形冠军。通过13万名认证教练,它向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1万家健身房,输送着超20种健身项目,比如偏力量训练的BODYPUMP、偏体能训练的RPM和GRIT,以及偏社交娱乐属性的BODYJAM和BODYSTEP。

这其中,有氧搏击BODYCOMBAT一直是乐刻和超级猩猩排课率最高的课程。曾从事团课相关工作的阿布告诉我们,由于课程特点鲜明,在业内没有对标的其他课程,BODYCOMBAT是健身操房里不可替代的存在。老白也提到,由于BC在团课中属于中低难度,同时暴汗有氧能让人有爽感,它一直是健身房里最受欢迎的课程。

如今遍布各大有团课的健身房的莱美,1968年在新西兰创立是还只是一家小小的健身房。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健身课程的头部授权品牌,靠的则是从80年代就开始的课程标准化研发,以及一套能辐射到全球的教练培训体系。在团课热度上紧随莱美的,还有源自哥伦比亚、由健身教练Alberto Perez在1990年创立的ZUMBA。

这两大门课之所以能占领国内各大健身房,源自它们的发展土壤正好契合了中国上一波健身热潮。在老白看来,二者「生态位卡得特别好」,新西兰和南美并没有美国的健身市场那么成熟,美国消费者已经自有一套训练模式,去追求力量体能方面的提升,以及对肌肉线条的塑造。但莱美和ZUMBA团课带来的出汗爽感和混杂着动感音乐的氛围感,正好适配了还在发展早期的中国健身行业,能吸引更多人迈进健身房、留在健身房。

「中国这几年健身渗透率(提升)比较快,让团课作为吸引新手用户的运动方法,非常有吸引力。」老白说道。

但对已经把进健身房当作习惯的用户来说,他们有了更多元的需求。一部分「健身老炮儿」开始觉得,太偏有氧和氛围感的团操能带来的挑战性和满足感太低,他们开始追求更多的力量训练,或者综合体能训练。

所谓综合体能训练,指的是兼顾力量、耐力、爆发力、协调性等多项身体素质的训练方式,这方面最典型的健身品牌便是CrossFit。它主要以团课的形式展开,但比ZUMBA和莱美的BODYCOMBAT、BODYPUMP等明星课程强度更大,目前在国内授权的场馆接近140家。

相关体能比赛也正在变得更受欢迎,比如斯巴达deka、全力游戏等。去年11月,创立于德国的体能赛事HYROX中国内地首站落地北京,当时就吸引了1000多人参赛。由于运动项目相比CrossFit难度更低、降低了参赛者门槛,今年八月HYROX再次落地北京时,参赛人数已经涨到4700人,等于人数涨了三倍,而HYROX即将在12月转战深圳,有体能赛爱好者反馈,「早鸟票秒没」。

随着部分健身人群对综合体训及体能赛事的热情高涨,健身房也推出了更多适配的课程。莱美早就有自己结合心肺、力量和核心训练的TONE,时不时会出现在一些健身房的团课课表上。健身场馆方面,超级猩猩从2024年开始先后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开出了综训馆,乐刻也在杭州开出了7家综训馆。

专注于力量训练、器械更丰富、训练内容更硬核的「铁馆」更是增长迅猛。根据来自三体运动的数据,2025年1-6月,国内铁馆的数量已经从去年同期的603家增加到了1442家,涨幅139.1%,成为了增长最快的细分健身场馆。

有人觉得过去的团课难度不够,自然也有人感觉那些团课难度还是太高了。于是团课里也出现了另一层分化:用更简单的舞蹈课程,以及对高强度课程的细化拆解课程,来适配需要低难度课程的会员。

阿布告诉我们,相比停滞不前的莱美,ZUMBA在健身房的比重变得比以前多了。尽管莱美的BODYCOMBAT仍然占据排课统治地位,但ZUMBA的动作门槛更简单且老少皆宜,同样适合扮演拉新+留存工具的角色。

而在乐刻的团课课表中,它自研的、比ZUMBA难度更低的舞蹈课程LELEPOP在二线城市颇受欢迎,此外自研课程中的胸背塑形、翘臀美腿、肌肉塑造、核心雕塑,则像是对莱美难度较高的BODYPUMP课程的动作做了局部拆解,同样在健身房俘获了一批跟不完莱美整套课程的用户。

团课背后的经济账

在交流过程中,老白反复强调乐刻排课和研发课程的逻辑,都是从会员需求出发。不过在前从业者阿布看来,每个健身房排课背后,都有一笔经济账:尽管莱美凭借多样化的课程量,以及BODYCOMBAT这种超级明星课程,仍然在健身房的团课里占据统治地位,但「渐渐开始未必有俱乐部愿意买那么多课程的版权」,阿布说道。

团课经济账牵涉到的因素,包括操房的营建成本、教练的课时人工成本、购买健身品牌课程的版权费,以及某个团课到底能吸引来多少会员等等。说到底,就是团课如何平衡它引流和留存的功能,与持续创造收益、提升ROI之间的关系。

去年暂停营业的SPACE,足以给健身房经营者们敲响警钟。作为主打团课的明星健身房,SPACE曾获得阿里巴巴台湾创业者基金领投的1亿元投资,在一线都市中产中颇有口碑。但每节团课能容纳的人数有限,这意味着每节课都有「容量天花板」,此外排课高峰期只能是午休时间和晚上下班后,导致在非高峰期流量低坪效低,一旦租金人工等成本过高,经济账很容易算不过来。

阿布告诉我们,实际安排团课时,每个学员需要多大的活动范围、可能用到的器械又要占多大的面积,都会被考虑在内,毕竟团课教室面积有限,一门课最多容纳15个人还是20个人,都会被健身房纳入精打细算的考虑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无需使用太多辅助器械、又能在课上容纳更多人的BODYCOMBAT和ZUMBA,排课量稳稳靠前的原因——不只是不能适应高强度训练的会员们喜欢它们,健身房出于ROI角度也会更喜欢它们。

对健身房来说,想让团课在经济上更算得过账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增加自研课程,这能省下来一笔不小的课程授权费用。只不过有自研能力的健身场馆少之又少,这不仅需要极强的课程研发能力,还牵涉到拍摄、分发、教练管理等多个环节。

根据老白的讲解,论经验本身,乐刻并没有莱美那么长的成长历程,但团队的优势是离消费者更近,对自研课程的核心定位则是「个性化」和「新用户友好」。

在这个定位基础上,乐刻的课程研发团队会直接从用户侧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再根据会员需求设计课程,看具体以器械力量为主还是有氧减脂为主,又或是以娱乐为主,之后还会找种子用户和个别门店试课再做调试和迭代。

于是,乐刻自研的LELEPOP舞蹈,会比ZUMBA更轻松,自研的胸背塑型、核心雕塑等课程,会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

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连锁健身房,乐刻推出自研课程的另一优势还在于,它拥有足够多的教练资源,以及重投入的培训师体系。通过内部培训,每次课程新套路发布后,各地教练都可以更清晰准确的学到动作,培训还会基于老师的表情、氛围带动、现场服务流程等,进行针对性训练。毕竟对团课来讲,教练是否能做好表情管理,是否能带动全场氛围,让学员能坚持完课程、甚至愿意反复来上课,也分外重要。

老白告诉我们,从各个国家的健身行业发展历程看,当人们跨过发展初期,就会演变出更适配这个国家人群特点的健身房课程。比如在并不喜欢肌肥大、审美更偏爱细瘦身材的日本,出现了主打循环训练、且专门服务女性的健身房Curves。它在日本已经开出了2000多家店,且迎合了日本老龄化的特征,聚焦于中老年女性用户,甚至还在团课课堂上留出了社交空间。新加坡对健身的审美更偏向欧美那种明显大块的肌肉,类似Crossfit的高强度综合体能训练,则在那里更受欢迎。

中国的健身房团课也有自己的分化路径。在乐刻的排课逻辑里,每天会有基础课「三大项」,第一项是莱美的BODYCOMBAT或者BODYPUMP,难度在中等偏下或中等偏上,第二项是ZUMBA,更偏舞蹈、更容易上手,第三项则会根据该健身房的用户数据反馈,选择难度更高的训练,或者难度更低的舞蹈课程。在这个基础上,乐刻还会添加上自研课程作为特色课,这些特色课会更适配学员们在运动强度和训练侧重点上的喜好。

而在不同城市里,健身房的排课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在学员们已经有一定健身习惯的一线城市,高强度、偏功能训练的团课会开得更多,铁馆也会越来越多。而对那些主要目的还是持续吸引人们进入健身房的二线城市甚至更下沉的市场,容易上手、更欢乐(而不是练出痛苦面具)的课程,才是团课的主流。

老白希望这种开馆排课方式,能覆盖住用户更多需求,让更多用户走进操房上团课。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健身习惯在中国市场的逐渐养成和进一步进化,健身房里的时髦课程,还会继续变化下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窄播”,作者:麻花,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人形机器人在迎来GPT时刻前“沿途下蛋”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