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人爱吃的蓝莓和小番茄,一年做出30亿生意

精练GymSquare·2025年11月05日 08:35
蓝莓和小番茄成顶流,健康趋势已经换了赛道。

抓一把蓝莓配几颗坚果,就能让健身人开启今日份训练,一盒小番茄更是上班族们的加餐必备。从超市货架到生鲜电商,「红蓝CP组合」正成为新的消费宠儿。

一方面,营养价值的优势,让其在众多水果中脱颖而出。蓝莓富含的花青素被称为「口服的化妆品」,还是天然的「护眼剂」;而100g小番茄中的维C含量更是普通番茄的2-3倍。

另一方面,对于低碳、控糖、减脂的人群,附有低GI标志的蓝莓盒、便携小番茄杯,无疑击中了健身和都市人群的饮食需求核心。

近年来,蓝莓和小番茄的市场销量在逐步攀升,更是成为复购率最高的果蔬产品之一。

比如,美国蓝莓品牌“Fruitist”,其年销售额已经过超4亿美元,仅凭借巨型蓝莓的销售,在过去12个月里就增长了3倍。国内黑马番茄品牌“一颗大”成立一年,年销售超过10亿元。其在成立次年的双十一,一小时卖空20万盒小番茄,并且复购率达到50%。

在生鲜平台也同样火爆,比如盒马、美团小象超市、叮咚买菜中,小番茄和小盒蓝莓的销售一路走高,叮咚买菜上线的“啵啵脆蓝莓”,在24年全年销量近150万杯。

「高营养、低热量,携带方便,无需处理」的特性,让它们成为健康饮食的顶流存在。

而小番茄和小蓝莓的生意,已经成为一个黑马赛道。

01

一盒蓝莓、一捧小番茄

撑起30亿的生意

从低GI饮食的风靡,到火爆一整年的「白马王子汤」,以及被组合Cortis成员连吃五天带火的巴西莓碗,这些小巧、色彩艳丽的轻食水果正成为流量核心。

在社交媒体上,蓝莓和小番茄稳居「减脂推荐金字塔」的前五,健身博主的Vlog中,它们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元素。

一盒蓝莓、一捧小番茄,轻食水果不仅是一种健康饮食趋势,更是一门实打实的爆款生意。

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京东平台上蓝莓的销量与销售额同比猛增77%和100%;而在今年年初,国内蓝莓产量、蓝莓价格回落,更是让整体销量猛涨246%。有预测指出,到2025年,中国蓝莓市场的需求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当然,品牌的崛起也加速了这门生意的形成。

作为全球浆果巨头品牌“怡颗莓Driscoll's” ,在来华十年之际,该年预测销量超过3.5万吨、24亿元;美国蓝莓品牌“Fruitist”,其年销售额已经过超4亿美元,也堪称黑马;而成立于2022年12月的品牌 “一颗大”在小红书番茄品牌中连续三年销量第一,累计卖出10亿元。

轻食水果的销量高涨,既是都市青年饮食方式的升级,也是品牌抓住了消费者对于「更大、更好、更便捷」的需求。

需要控糖、又想要补充维生素的健身人,一份小番茄刚好满足他们吃的干净的心理需求。下午三点的白领想来一份加餐,又不想沾油沾盐,开盒即食的蓝莓盒子,既方便又不会破坏卡路里平衡。

不需要清洗去皮、适合随手拍照,正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生活下的「轻食仪式感」。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个「我在健康生活」的信号。

这也是为什么轻食水果能成为「社交型食物」,健康、无负担,还上镜,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让它们自带流量,甚至带动了一阵个消费链。

轻食水果的火热带动了深加工品牌。

不少品牌推出独立包装的每日莓果干、蓝莓能量棒、番茄汁气泡水等。以「低GI水果」为基底的产品也正在取代传统零食、水果,成为新一代日常陪伴产品。

正如咨询公司Circana的首席顾问Sally Lyons Wyatt所说,「支撑零食核心品类持续增长的,正是“更健康”的产品。」

02

为什么蓝莓与小番茄

能开始成了大生意?

在办公室总能看到同事间相互分享蓝莓、小番茄,却很少有人说要吃个苹果、来根香蕉。因为它们满足了当下消费者饮食结构和消费心理。

如今消费的关键词是「高蛋白、低碳、低糖、抗氧化、抗炎」,所有的健康趋势都围绕「功能型饮食」展开,低GI的轻食水果正好填补了这个需求空白。

对于健身人群,健康饮食不应该是抽象概念,而是看的见的状态,正如有的消费者表示「我需要健康低GI,但是性价比高」。

他们追求体脂率的下降,更追求肌肤的光泽和身体的活力。每100g蓝莓的花青素含量约为365—406.9mg,被证实有助于延缓运动引起的肌肉氧化衰老,而小番茄里的番茄红素则能促进脂肪代谢。

举例来说,每100克小番茄,含有43.5毫克维生素C,但普通大番茄只有24毫克,倘若吃一份220克的小番茄(大约是20颗左右)就含有95.7毫克的维生素C,基本满足每日所需。

其实这些具象化的益处,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这也使得蓝莓和小番茄的好处深入人心,也促成了消费者对产品的复购。

不少品牌也敏锐的抓取到这一趋势,在产品的宣传时不再泛泛而谈,而是精准聚焦于「具体花青素含量」、「富含天然番茄红素」,并将「0转基因」、「0激素」作为品质背书。例如,品牌“Fruitist”明确表示所有产品均通过非转基因项目认证。

相较于橘子、香蕉类传统水果,蓝莓、小番茄、树莓等轻食水果更容易打造包装和产品的差异化。

比如,盒马的「番茄抱抱桶」、素坊的冷冻「每日莓果」,在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迎合了都市人爱尝鲜的念头。

一些品牌更清晰的产品分级,像果子大小、甜度分级,也确保了「高品质」的消费体验,比如品牌“佳沃”为蓝莓定制了产品手册,甜度达15%、蓝莓的大小划分从小于14mm到大于22mm。

更重要的是,蓝莓和小番茄成功实现了对用户的全覆盖。

健身族是核心用户,但母婴人群、老年消费者也正在加入。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蓝莓是安全、无添加的儿童辅食;对于中老年人,它是控糖、降压的保健果子。

品牌们正以「精准功效+全龄覆盖」的策略,将它们打造出一种全民通吃的健康形象。

当下,「轻食餐」、「低GI」无疑是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同样也是大众可复制的健康、有态度的生活模板,吃同款水果、晒同款果盒,让蓝莓和小番茄从生理上的益处提升为情绪上的满足。

03

新的低GI水果

正在引发一场水果创新浪潮

当「低GI」成为健康消费的新趋势,水果界的热度榜也在悄然重排。

过去那些以甜度取胜的热门水果,像西瓜、荔枝、榴莲,如今在健身和控糖人群眼中,逐渐从「放开吃」变成「浅尝辄止」。

取而代之的,是蓝莓、小番茄、车厘子、黑莓等低GI水果的上位。它们糖分更低、抗氧化能力更强,更契合「控糖不控味」的饮食观。

「低GI」也成为消费者重要的筛选标签,甚至是复购的理由之一。

对此,品牌也迅速行动,比如2025年8月,盒马生鲜上线自有品牌低GI系列产品,从蓝莓到奇异果均附带明确的GI值说明;佳沃JOYVIO、怡颗莓Driscoll’s等品牌也相继获得了「低GI食品认证」标识。

同时,低GI的浪潮也在影响更广的果蔬衍生品市场。NFC果汁、果干、果酱等产品纷纷打出「低糖」、「低GI」的标注,用技术手段延续健康属性。

「数值化进化」将会引发水果的改革浪潮。好吃可以被看见、健康可以被量化、GI值的可视化、认证化,或将成为未来果蔬产业的标准配置。

例如,甜度承诺、果径标注、储存指南被直接印在盒盖上,消费者可以清晰判断「这盒果到底值不值」。一些品牌还附有原产地追溯信息,让消费者可以扫码看到种植地、采摘日期和运输链,建立起情感连接与安全感。

蓝莓和小番茄的成功,是大众健康消费升级的缩影,「营养+功能+调性」、「低GI、抗氧化、轻负担」,正推动果蔬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芷若,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影视行业的Q3财报是一场生存智慧与落地能力的终极检验。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