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北省份,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1月8日,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大会在辽宁大连举办。
据当地媒体报道,大会期间,大连-三峡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签约,现场发布海上风电技术攻关清单,并宣布成立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在出席大会并致辞时表示,辽宁海上风电资源富集,产业生态完善,创新能力强,规模化利用、高质量发展空间广阔。期待三峡集团充分发挥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牵头建设单位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探索开发“新能源+”项目,助力辽宁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海上风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4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规模40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127万千瓦,连续四年位居全球首位。沿海11个省份中,广东和江苏装机规模已达千万千瓦级,辽宁则与山东、浙江、福建同处第二梯队,装机规模均超百万千瓦。
而眼下,辽宁已定下新的发展蓝图。
2024年7月,国家能源局批复《辽宁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报告》,全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20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310万千瓦。
今年6月,在大连举行的2025海上风电大会达成《辽宁共识》,明确提出明确以海上风电为引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依托辽宁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全球风电产业新发展。同期发布的《辽宁发展风电产业的构想》还进一步提出,将打造立足辽宁、辐射全球的风电产业中心。
辽宁拥有2177公里海岸线,年均风速达7.5米/秒以上,可开发风能资源超5000万千瓦,且风向稳定、灾害性天气少,堪称“海上风电黄金带”。更关键的是,海上风电产业链长、带动力强,与辽宁钢铁、冶金、化工、机电、造船、港口等传统产业天然契合。
正是因此,辽宁此前提出,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争做世界风电产业中心先进装备制造领跑者,为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辽宁方案”。未来,辽宁将形成渤海湾和北黄海两个超500万千瓦规模的大型海上风电基地和产值超千亿级的装备制造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科学布局海上风电,继续推动近海风电开发,有序推动深远海风电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加速“出海”,辽宁这座传统工业大省也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