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期就补递,鸣鸣很忙携半年281亿营收再冲港交所,首次拆分披露双品牌数据

食品内参·2025年10月29日 10:43
赵一鸣零食在门店拓展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港交所“量贩零食第一股”的争夺愈发焦灼。

28日,招股书过期当日,量贩零食龙头企业鸣鸣很忙便火速启动二次递表,今年4月28日,其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接近企业人士对内参君透露,鸣鸣很忙本轮招股书过期并非数据等方面出现问题,而是企业扎堆递表,拖慢了审核进度。

另一边,对手也没闲着。9月23日晚,量贩零食唯一A股上市企业万辰集团(300972.SZ)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事实上,两大头部玩家早已在加盟商争夺、门店布局等方面贴身较量,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双方都需要通过资本化故事,为企业后续扩张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上半年营收281亿元

在更新的招股书中,鸣鸣很忙亮出了上半年的业绩,还有一个关键变动是,其自2023年11月完成合并后,首次拆分披露了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双品牌数据,为市场提供了更清晰的企业经营画像。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281.24亿元,同比增长85.6%;经调整净利润为10.35亿元,上年同期为2.83亿元,同比增长265.5%。

具体到品牌,上半年,零食很忙收入为117.96亿元,赵一鸣零食收入为163.33亿元;同期双品牌GMV(商品交易总额)分别为179.4亿元和231.2亿元。

过去数年,鸣鸣很忙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2022年-2024年,鸣鸣很忙的收入由42.86亿元增长至39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03.0%;实现经调整净利润为0.82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2024年,鸣鸣很忙全年GMV录得555.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 41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9%。

支撑其高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低价引流+门店扩张”。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鸣鸣很忙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的同类产品便宜约25%。这一价格优势在2024年吸引超16亿人次消费者在门店消费。这离不开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定制化布局,截至上半年,其在库SKU共计3605个,其中约25%为与厂商合作定制,不仅更好地契合了消费者需求,也可通过直连生产端压缩中间成本,进一步强化价格优势。

门店扩张方面,截至2025年6月,鸣鸣很忙加盟商为8378家,门店数量达16783家(含24家自营店,16759家加盟店),其中零食很忙门店数量为7594家,赵一鸣零食为9189家,后者在门店拓展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隐忧已现 争夺继续

当行业与企业都处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时,不少隐性问题往往会被增长的光环所掩盖。处于业绩增长迅猛、门店快速扩张中的鸣鸣很忙,也需要警惕一些正在逐渐暴露的行业共性风险。

首先,门店增速放缓与闭店率上升成为首要挑战。

据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截至今年9月,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超过2万家,而截至2024年年末其门店数量为14394家,今年月均增长约623家。

但在2024年,鸣鸣很忙门店新增数量为7810家,即月均新开门店数量约651家,增速出现小幅下滑。

同时,加盟店闭店率也有所提升。2022年-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4家、44家、273家和128家。

同行万辰集团也遇到类似情况,其加盟店数量由2023年的4560家增长至2024年的14098家,净增9538家。但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加盟门店数量净增仅1177家;同期万辰集团闭店259家,超去年全年闭店总量。

此外,量贩零食企业的毛利水平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而营销推广费用则不断上升,压缩了利润空间。2022年-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为7.5%、7.5%、7.6%和9.3%;营销费用则由0.42亿元增长至1.77亿元,2025年上半年录得1.21亿元,且这一投入还将持续扩大。

相比之下,万辰集团虽然毛利水平略高,2023年-2025年上半年零食品类的毛利分别为9.0%、10.7%和11.4%,但仍未脱离低毛利区间。

随着门店规模扩大,存货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2024年,鸣鸣很忙存货为16.74亿元,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16.43亿元。这对公司的存货周转效率、现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门店增速放缓、毛利水平低的背景下,鸣鸣很忙与万辰集团对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的争夺,本质上是对行业话语权、资本资源与市场信心的角逐。

两家企业均以门店数量作为核心竞争力,展开规模较量。截至2025年9月,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已覆盖28个省份;而万辰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数也达到15365家,且明确释放出继续扩张的计划,双方在区域布局、加盟商资源上的竞争已进入“贴身肉搏”状态。

为了强化竞争力,万辰集团还在8月宣布了一项重要收购,以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南京万优为量贩零食品牌“来优品”的运营主体,此举有利于加速集团资源整合,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从两家企业当前募资的计划也能看出,其发展方向有所重合。其中,鸣鸣很忙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与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万辰集团则将募资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升级、仓储物流效率提升,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

这种情况下,两家企业争夺的也不只是“第一股”的头衔,而是这背后附带的价值。

一方面,拿下“第一股”能强化消费者、加盟商及合作伙伴对品牌的认知和信心,树立行业领导者的形象,吸引更多资源向自身聚集。

另一方面,通过抢先上市,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扩张,有利于在门店数量、区域覆盖等方面占据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也对内参君指出,从企业视角出发,港股上市一方面能拓宽融资渠道,为业务扩展、供应链升级等提供更多资金;另一方面提供了退出的通路,为早期投资者搭建了可供交易的市场。同时有利于企业拓展更大的市场,尤其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跳板,助力其建立国际资本关系、对接全球资源。

不过,张毅也强调,对投资者而言,港股上市的核心价值仍落脚于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即能否为投资者创造稳定回报,以及未来是否具备可持续的成长空间。换言之,持续的盈利能力与健康的发展模式才是吸引长期投资的关键。

结语

对量贩零食行业来说,头部企业的港股上市动作,最大的价值在于为整个赛道提供了市场化的估值标尺。

一级市场的估值虽有价值合理性分析作为基础,但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关系、影响力,故事说服力等。相比之下,二级市场是自由公平竞争的交易市场,其价格形成机制更贴近企业的真实价值,能推动行业估值回归理性与客观。

当然,无论谁先拿下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上市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在保持规模扩张的同时,解决闭店率、毛利等问题,才是这些头部企业真正应该考虑的。毕竟,它关系着整个行业的方向与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内参”,作者:张雪梅,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