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谁在“背刺”李佳琦?

聚美丽·2025年10月27日 07:54
现货价倒挂、退货传闻缠上超头主播,狂欢下藏着消费“暗礁”?

双11还有必要吗?

自2009年第一个光棍节购物促销活动,双11已经走到了第十七个年头。今年的双11从10月15日晚8点开启预售,20日正式现货开售,活动持续至11月11日结束,时长近一个月。

据淘宝官方发布的战报来看,开卖首小时,珀莱雅等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均超去年开卖首日,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量即超去年全天。

战报还显示,美妆品牌领跑,爆发速度比去年更快。开卖6分钟,珀莱雅率先破亿,随后雅诗兰黛、SK-Ⅱ、修丽可、兰蔻、欧莱雅等纷纷破亿。开卖10分钟,8个美妆品牌破亿,超去年同周期。开卖首小时,SK-Ⅱ、娇韵诗、肌肤之钥等头部品牌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同频、达尔肤、花知晓等品牌首小时成交超去年开卖首日。

除了各品牌亮眼的表现,作为超级头部主播的李佳琦,在双11的表现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可观的GMV背后,集体退款、品牌“背刺”?

据观点网消息显示,15日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首小时访客人数增长超45%,加购GMV同比正增长。

其中,美妆、母婴等重点品类涨幅最高接近80%。从品牌端来看,修丽可AGE面霜、理肤泉B5面膜、SK-II精华液、娇韵诗双萃精华、珀莱雅红宝石面霜、可复美胶原次抛等国际单品率先破亿;花知晓、珀莱雅、薇诺娜、自然堂等国货爆品跻身直播间美妆销量TOP榜。

可见,即使因平台活动周期的加长与消费者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从目前的体感上来看,双11已没有曾经的轰轰烈烈,但活动仍带来了极大的GMV表现。

然而,在这些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今年的双11在社媒平台上充斥着有关集体退款、品牌背刺、平台规则模糊等各类现象的笔记。

现象一:李佳琦直播间后台集体退货?

聚美丽发现,在小红书平台上,有大量关于李佳琦双11直播间被巨额退款的笔记,以8亿、10亿、20亿等大额数据吸引目光。此外,还有部分笔记称本次双11是李佳琦最后一次参与、李佳琦“即将退休”等。

△图片截自小红书app

对此,李佳琦在21日的直播中回应:“假的假的,不要听。”“真的就是那些黑我的人,你们可不可以换个方式?每年都一样,已经10年了。”

深究背后,聚美丽发现,造成这类笔记的大批量出现与传播的原因,除了一贯的大家在双11期间对李佳琦动态格外关注,本次还存在因部分产品在现货开售阶段的价格,低于部分消费者在预售领红包、凑单的价格,突破了李佳琦作为“超头”的最低价格,导致消费者不满,在各平台发帖维权。

△图片截自小红书app

不过,李佳琦也在直播间回应,价格变化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消费者在付款前可多方比较,“哪里便宜就在哪里买”,并倡导直播间的粉丝们“理性消费,快乐购物”。

从此类现象可以看出,超头的“低价”将一去不复返,从而也打破了消费者的认知

现象二:品牌“背刺”,真相……?

除了李佳琦这一头部主播因粉丝不满意价格、集体大量退款等现象刷屏外,聚美丽还发现,在相关笔记评论区,有消费者直接点名珀莱雅、薇诺娜、自然堂、柳丝木等品牌“背刺”,包括控诉品牌方在未提前告知的时间段,限时限量发放满减券。

其中,珀莱雅对于未领到限时799-30店铺券的消费者,也给予补偿措施:参与预售的消费者,加赠价值50元以上的能量系列随机体验装。

△图为珀莱雅客服回应补偿措施,截自小红书app

而自然堂在本次双11预售开始前表示产品参与美妆惊喜券优惠,但预售开始后,因平台问题无法参与该次满减活动,导致消费者实际支付价格增多。

随后,客服也表示,若消费者因此选择退款,商家可以退回定金金额。

△图为网友分享自然堂预售开始前后客服说辞不一致,源自小红书app

而新锐品牌柳丝木在双11预售开始前购物金充值300到账335,而活动开始后则变为300到账320,客服回应“活动已结束的”等情况。

△图为网友维权帖,源自小红书app

不过,薇诺娜对于20日晚23点发放的少量立减68元的优惠券,表示并不知情,经与主播和平台方沟通,表示该批优惠券系平台随机限时发放,与品牌方无关。

△图为网友关于薇诺娜限时补贴的维权,源自小红书app

现象三:平台随机发放补贴、机制不清晰

而除了平台随机发放薇诺娜限时补贴,还有消费者反映平台机制不清晰,如付定金不能用淘金币、9折优惠券,现货直接买更便宜等现象。

△图片截自小红书app

如上图消费者的满减情况,现货直接购入的价格因9折平台券与淘金币的使用,将比付定金预售的价格便宜18元。

此外,今年双11淘宝还推出了购物金玩法,用户在天猫平台进行充值,即可获得相应比例的购物金。例如,充500元可获得530元购物金,相当于94折优惠。

不过,购物金与部分优惠并不能叠加使用,这也进而导致消费者在计算优惠组合时,耗费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双11,花钱买“苦恼”?

基于上述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双11发展至今,购物券越来越花哨、限制条件也越来越多,导致满减机制也逐渐变得复杂。

消费者们也从最初的促进多巴胺的快乐消费,演变至现在为了凑到更多满减、用最低价格拿下心仪商品的一场消费竞争。

账号“中信出版墨菲图书”在雪球社区分享的《有钱,能买到快乐吗》中,提到“享乐水车效应”,或许可以解释“双11”这种“花钱买苦恼”的行为。

该享乐水车效应指出:人类获得新成就时会产生短暂快乐,但很快会适应现状并产生新欲望。这种永不满足的心理源于进化需求——祖先必须持续追求更多资源才能生存。

而这个效应在消费中表现为:初遇"双11"促销充满期待,逐渐变成机械性凑单、满减,最终购买非必需品且身心俱疲,从而使消费者陷入"渴求→短暂满足→适应→新渴求"的循环,却遗失了消费的初衷。

当然,除了消费者调整消费心态,从以上一些新现象中,可以看出目前双11在各个花式的玩法下,可以说混战:官方立减15%、直播间红包、购物金、消费券(美妆惊喜券、精致生活券等)、88vip9折优惠......等等优惠玩法层出不穷。

但消费者反映的价格先涨后降、优惠券复杂难用、临时折扣不公平、预售商品不保价等等问题也频现,各类维权的笔记、帖子在社交平台上疯狂刷屏。

公众号“证券日报”对此现象提出,平台应认识到,无休止延长促销周期和设计复杂规则会损害“双11”这一商业IP的价值。行业需要回归商业本质,从拼数据转向拼内力,让“双11”焕发新活力。

首先,平台和商家应从追求GMV转向提升用户体验,让购物变得简单、透明、愉悦。

其次,创新是发展的关键。通过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内容创新增强消费体验,服务升级建立信任。

最后,产业链各方应联合探索变革,如简化优惠机制、提升物流和售后服务,以建立健康的商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双11大促,更像一个官方的仪式。在漫长的、全年大促小促不停歇的环境里,平台需从流量思维向用户价值思维进阶,不应仅仅追求流量和曝光度。这也是对平台综合能力的终极考验,也是所有商家在增长道路上需探索的问题。

消息来源:淘宝、小红书,中信出版墨菲图书、证券日报官方账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左祐,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聚美丽JUMEILI.CN是中国领先的化妆品新商业媒体。

下一篇

可下一代Xbox主机,几乎就属于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