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明星公司原地解散,创始人是吉利李书福儿子
二代创业的结局都是回家继承家业吗?
刚获数亿融资,公司仅成立5个月就解散
10月17日,量子位消息,苏州机器人公司——OneStar一星机器人近日已原地解散,距离该公司成立仅5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一星机器人创始人李星星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之子,董事长潘运斌来自吉利,现任吉利半导体公司CEO。
就在上个月,它高调宣布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更早之前,一星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博士担任CTO兼联合创始人。
目前,一星机器人官方公众号已经清空。
CTO的小红书账号简介也已经将这段工作经历,标注结束在2025年10月。
小红书上有自称一星机器人的员工透露,公司14号通知,工资发到13号,目前还在走离职手续。
背靠资源、不缺资金、不缺人才的一星机器人,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难不成真是起名玄学?“一星”在开发者社区里,代表几乎没什么人关注的失败项目。
科研团队豪华,三个月就推出首款产品
1985年出生的李星星,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早期在吉利摩托车业务板块工作。
2012年,他出任吉利集团监事,开始进入集团管理层。2015年起,李星星负责领克品牌的销售与市场推广,推动其高端子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落地。
但从2020年开始,他的重心转向投资和创业。担任浙江耀宁科技执行董事,主导新能源零部件、锂电池回收等业务,之后又成为澄星股份实控人,正式进入磷化工行业。
李星星
今年5月,李星星成立一星机器人。7月就获得了来自吉利生态体系投资方的数亿元“亲友轮”融资。
与此同时,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里李传海,公开表示:“吉利有望从一家车企转变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领先的机器人公司”。
一星机器人也被外界视作,吉利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布局之一。
与多数二代创业的项目不同,一星机器人从诞生之初就很务实,提出了“倒做AI”的策略:
不搞炫技式的表演,先从生产线的真实任务出发,反向推导算法和工作流程。
公司组建了豪华的科研团队,除丁琰外,还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的教授团队。
成立仅三个月,一星机器人就发布了首款产品“星轮一号”轮式双臂机器人。
当多数机器人初创公司还在苦恼融资、产品落地的时候,一星机器人已经两手都抓了。
然而,就在看似一切向好的情况下,一星机器人突然解散了。
吉利重押千里科技
在AI、机器人领域,吉利系中最受人关注的还是千里科技。
吉利通过“满江红基金”间接持有千里科技股份,还向千里科技派驻了多名董事,副总裁李传海担任千里科技的副董事长。
今年3月,吉利在AI智能科技大会上发布与千里科技共同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统一了集团内部的智驾方案。
8月,吉利进行了力度空前的智驾团队整合,将极氪的整个智驾团队整体并入千里科技,同时smart品牌的智驾团队员工也可以选择转岗加入,涉及的调整人员达到千人规模。
毫无疑问,吉利把千里科技放在了核心的战略位置。
当下,千里科技的重心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Robotaxi。
今年4月,董事长印奇在谈及未来会不会做人形机器人时表示,汽车行业是通往机器人的必经之路,并直言自己从事AI第一天的初心就是机器人。
但他也谈到,人形机器人还需要5-7年左右的时间,未来5年还是会更关注在“AI+车”领域。
千里科技的存在是否与一星机器人产生了业务重叠,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
截至当前,吉利、一星机器人也都没有发布相关声明。
巧合的是,就在一星机器人解散消息传出时,千里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两家吉利系AI公司,两种不同命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科技每日推送”(ID:apptoday),作者:赵芷姗,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