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过郑州东站,别说自己到过郑州

新周刊·2025年10月16日 11:54
一座被铁路改变的城市,中原最繁忙的中心。

前往郑州的北行高铁列车,座无虚席。窗外的景象,从繁忙的京港澳高速公路车流变成城市的钢铁森林。当车窗外出现另一列高铁列车时,便意味着郑州东站近在咫尺。

我来过两次郑州,但从未到过郑州东站。过去,我只知道郑州东站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而这趟高铁旅程填补了我的“知识盲区”——它是繁忙的铁路枢纽,但其功能早已超越交通枢纽本身。

2023年12月郑济高铁全线通车后,高铁网络以郑州为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米”字,郑州东站也成为全国连接城市方向最多的高铁站。根据国铁集团的介绍,郑州东站单日最高开行列车800多趟,高峰时期单日最高发送旅客23.5万人次,相当于不到2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从这里开出。而现在,只要从郑州东站出发,1小时可直达河南各省辖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及京津冀地区,3小时能到长三角地区,4小时通达成渝地区,5小时南下粤港澳大湾区,6小时可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2025年9月19日,郑州东站迎来送往的旅客络绎不绝。(图/良豪)

恢宏的郑州东站,拥有庞大的过境旅客量。今年春运期间,郑州东站累计发送旅客622.1万人次,而中转换乘旅客占出行总数的38.3%。

可以说,大多数来到郑州东站的人,只是这座铁路枢纽的匆匆过客。然而,今年3月的一条“郑州东站”热搜,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观感——在网友发布的视频里,从郑州东站西广场出站口看去,迎面而来的郑州绿地双子塔在华灯初上之时显得熠熠生辉,场景宛若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

这条热搜,让郑州东站成为新晋打卡点。但走出郑州东站之后,我发现自己低估了它的含金量。

在小红书里查询与郑州东站有关的攻略指南,第一个蹦出来的并不是教我怎么坐郑州地铁游览市区,而是安利我从东广场出站。果不其然,还没走出东广场,我就看到了硕大的MIXUE招牌——那是蜜雪冰城全球总部的新址,他们今年年初才从金水区北三环的写字楼搬来。

蜜雪冰城总部外标志性的“雪王”面前,是人们打卡的首站。(图/良豪)

步行不到5分钟,隔着马路就能看到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标志性的“雪王”和“雪妹”——这对新晋顶流CP,唱着洗脑魔幻神曲《蜜雪冰城甜蜜蜜》,成功“掏空”五湖四海的年轻人的钱包。

我虽然算不上蜜雪冰城的狂热粉丝,但既然都到雪王脚下了,哪有不进去打卡的道理。于是,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我跟着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走进其中,看到旗舰店门前的二维码,便情不自禁地点了一杯柠檬水——前一秒还在犹豫不决,下一秒就变成 雪王的忠实粉丝。

既然是旗舰店,自然和其他加盟店大不相同。最勾人味蕾的是这里才有的葡萄雪葩冰激凌、葡萄雪葩小圣代等“总部限定”商品。尽管并非节假日,但专门来买这些限定口味的雪王信众,排起的队伍几乎绵延到外面的马路上。

如果说一楼是味道让人上头的“雪王堡垒”,二楼的“雪王周边谷子店”则是让年轻人心甘情愿“氪金”的新宝岛。不论是均价3元/份的联名小零食、7.9元/个的拉霸机玩具、9.9元/套的玩偶,还是25元/个的雪王盲盒、89.9元/套的上市纪念套装,几乎都不愁销路。进店的年轻人一边忙着挑选,一边用手机打卡拍照、拍Vlog素材。如此浓厚的购买氛围,让人很难控制得住剁手的欲望。

进店的年轻人一边“剁手”,一边随手打卡。(图/良豪)

能够吸引四面八方的高铁乘客走出郑州东站寻找“河南味”的理由,蜜雪冰城也许是第一个,但绝对不是唯一一个。

今年2月2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将在郑州开设一家“具有艺术特色的超市作品”。据公开报道,胖东来郑州首店落户郑州东站东广场地下商业广场,如果一切顺利,预计明年就能营业。想必到那时,穿梭于郑州东站的人群里,会有左手拿着蜜雪冰城饮品、右手拎着胖东来购物袋的旅客。

同样诞生在河南的泡泡玛特,尽管没有跟郑州东站紧挨着,却藏在附近的综合商业体里——在郑州东站搭乘地铁5号线,坐一站到金水东路站,位于地铁车站上方的绿地新都会里,就有一家让年轻人痴迷的泡泡玛特门店。

从郑州东站走出来的年轻人,并不都是为了追逐这些河南味道。

钟情文化的艺术爱好者,可能更乐意去康宁街的海汇美术馆,花上半天时间用艺术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好奇;而不远处的郑东万象城,今年夏天刚开业,其中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一款艺术装置—— 《诗经》同款的玄鸟。在郑东万象城五楼,我找到了一家门面不大的脱口秀剧场。尽管离开演时间尚早,但空中走廊里,已经聚集了等候入场享受精神食粮的年轻人。

2025年9月19日,河南郑州。郑东万象城的空中走廊。(图/良豪)

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串联起一座座城市,既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也在悄然激发沿线城市的活力。郑州东站周边的新体验,只是五湖四海的旅人了解郑州乃至河南的故事的序章——要真正领略郑州这座城市的魅力,从来都不局限于从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寻找线索,更要真正踏足这里。而这一切,始于抵达郑州东站的高铁列车。

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所说,决定一座城市成功的因素,并不是鳞次栉比的建筑,而是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作者:良豪,36氪经授权发布。

+1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岩超聚能获数亿元融资,研发仿星器超导磁体,推进聚变能源商业化。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