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长6.6%,跨境电商2.06万亿
当全球消费者都在中国的网购包裹里开箱时,跨境电商已悄然长成万亿级市场。
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已达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其中,出口表现尤为抢眼,增速达6.6%,金额约1.63万亿元。
而回顾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的亮眼成绩,已经证明了这个新兴业态的韧性与活力。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依然稳稳地站在风口之上。
数字背后:跨境电商成为外贸“稳定器”
数据显示,不仅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2万亿大关,而且出口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4255.4亿元增长5.9%。
这一数据印证了跨境电商作为贸易新业态,极大便利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同时,也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
回溯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9万亿元,增长11.6%;进口2811.8亿元,增长5.5%。
从出口商品类别看,主要涵盖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进口商品则以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为主。
产业带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成效显著
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明显,主要消费市场与进口目的地也高度相关。
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进口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这些地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区位优势,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沃土。
这一趋势在各地举办的行业活动中也得到印证。2025年2月,郑州航空港一次性签约了7个跨境电商项目,包括中国物流跨境集疏分拨中心、国际运输及海外仓合作等。
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该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完成1.66亿单,货值258.5亿元,同比增长55.6%。
更引人注目的是,出口业务取得重大突破,货值138.3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3.5%,首次超过进口,同比增长99.7%,实现翻番。
政策赋能:海关深化改革助力行业发展
近年来,海关不断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创新措施,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他们开展了“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提升了物流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
在税收服务方面,海关优化了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在线完成缴税,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海关还不断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将海关的监管要求嵌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实现了“顺势监管”。
行业集聚:跨境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2025年9月28日,以“聚链成势·破浪前行”为主题的2025跨境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在广州白云区举办,汇聚了学术、电商平台、跨境企业及服务商代表千余人。
大会核心任务聚焦推进“设计之都-跨境产业创新融合基地”与“设计之都-跨境服务站”两大项目落地,致力于以实际载体撬动白云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升级。
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受邀出席,并以宏观视角串联全球贸易,为参与者带来跨境产业分享。
同样,在今年6月于无锡举行的2025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上,240个参展展位吸引了20余家全球主流跨境电商平台、近50家生态服务企业、100余家优质工厂参展。
这些活动推动了“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助力外贸企业“触网升级”。
企业行动:跨境物流构建竞争壁垒
在跨境电商产业链中,物流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主营大件/超大件跨境物流的数智化供应链公司,拓威天海在2024年1月到12月期间,其承运的中国大陆出口至美国货物票数位居美线物流第2位。
该公司企业代表在跨境产业集群发展大会上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国内外自营仓集群为核心支撑,搭配欧美本土化尾程配送体系,形成“仓储+履约一体化服务模式”。
同时,通过定制化运输方案,服务跨境电商物流定制化、分段采购及自由组合需求,为中国出海品牌提供稳定、可靠的专项物流保障。
未来展望:跨境电商迎来新机遇
展望未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将继续加强针对性的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通关中遇到的问题。
海关还将继续优化跨境电商的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企业通关的便利性和规范性,助力我国跨境电商持续高质量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出支持政策。
郑州航空港区招商工作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区跨境电商政策将全面升级,内容涵盖总部落户、业务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奖励,政策共6条,企业最高可获奖励500万元。
跨境电商的万亿赛道已经铺就。随着国内产业集群优势与数字贸易的深度融合,这个充满活力的业态正在重塑中国外贸的竞争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网红头条传媒”,作者:陆明远,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