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ODM代工巨头转型遭遇“拦路虎”:300多亿买下的安世,遭荷兰冻结

征探财经·2025年10月13日 21:04
安世半导体的日常生产、研发和运营仍在进行,公司的技术实力、客户关系和运营韧性等基本面未变;但短期内因决策链条变更、审批环节增加,运营效率可能受影响,资源配置灵活性会下降。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有限公司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的裁决,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同时,安世半导体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目前,企业法庭已实施紧急措施,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任命一位独立于安世的企业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的非执行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同时裁定,该董事有权独立代表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

闻泰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企业法庭做出的裁决直接导致裕成控股(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控股的唯一股东)除了保留的一股之外,暂时失去对安世半导体控股享有的剩余的99股的股东权利(如治理权和投票权等),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公司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

随后,闻泰科技召开投资者说明会,其表示,目前首要任务是确保安世业务稳定,积极与供应商、客户沟通,全力维持员工队伍、生产秩序和销售渠道稳定,最大限度缓解外部冲击;同时,与顶尖国际律所团队合作,积极论证并准备可行的法律救济方案,用法律手段坚决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此外,闻泰科技已主动向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汇报沟通,积极寻求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安世是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的承载平台,2025年上半年,闻泰科技收入253.41亿元,其中来自半导体业务的收入78.52亿元,贡献3成左右的收入。闻泰科技何时才能走出此次阴霾呢?

300多亿元转型半导体

作为昔日全球ODM代工巨头的闻泰科技,近年来正在向半导体转型。

2018年3月15日,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安世半导体部分投资份额退出项目公告》,合肥芯屏对其所持有的合肥广芯近50亿元的财产份额(间接持有安世集团部分股份)进行公开转让。闻泰科技参股公司合肥中闻金泰牵头云南省城投、上海矽胤组成的联合体,最终以114.35亿拿下了合肥广芯的财产份额,对应安世集团整体估值339.73亿元。

此后,闻泰科技又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继续增加对安世集团的持股。到2020年,闻泰科技完成了对安世集团100%的控股。据媒体计算,闻泰科技总共花费超300亿元完成了对安世集团的全资收购。

对安世集团的收购,让闻泰科技完成了半导体的布局,同时也成为了其收入的增长极。2021年-2023年,闻泰科技的收入分别为527.29亿元、580.79亿元、61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10.15%、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2亿元、14.6亿元、11.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2%、-44.1%、-19%。

同一时间段,闻泰科技的产品集成业务分别收入386.85亿元、395.69亿元、443.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6%、2.1%、11.99%;半导体分别收入138.03亿元、160.01亿元、152.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54%、15.93%、-4.85%。

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这一年,闻泰科技出现大幅亏损——收入735.98亿元,同比增长20.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3亿元,同比减少339.83%。

闻泰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供应商、客户出于风险规避偏好和谨慎性考虑,倾向于扩大化理解和执行实体清单的规定,进而影响到了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的采购、研发和销售,公司面临难以承接新项目订单、已接项目订单丢失等不利情形。

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以及公司供应商和客户对实体清单扩大化解读和执行,对上市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造成了全面的不利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内的2024年末产品集成业务的资产发生减值迹象,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每股收益等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核心资产暂时失去控制权

面对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闻泰科技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资产,聚焦半导体业务,该战略转型升级。

2025年1月,闻泰科技与立讯有限签署了《出售意向协议》,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标的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5月,闻泰科技发布《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披露该交易对价为43.89亿元。

10月12日,闻泰科技发布披露交易进展,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黄石智通、昆明闻讯已经交割;香港闻泰、印尼闻泰已依相关协议约定的条款及条件完成股权实质性交割,香港闻泰、印尼闻泰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相关后续程序尚在办理过程中;无锡闻泰、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已经交割;印度闻泰相关业务资产包资产已完成转移,部分资产权属变更手续尚在办理过程中。

在出售报告书中,闻泰科技曾表示,2023年和2024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分别为443.15亿元、584.3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2.39%、79.39%。公司将产品集成业务剥离后,将导致公司业务品类减少、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闻泰科技切割公司收入支柱的产品集成业务,一方面是源于美国的实体清单,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其与半导体业务的盈利能力差异——财报显示,2024年,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的毛利率为2.73%,半导体业务的毛利率为37.47%。显然,半导体业务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然而,就在闻泰科技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专注半导体的关键时刻,公司旗下半导体业务的承载平台安世,遭到荷兰政府与法院的双重限制。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仍不受影响,但也为闻泰集团在半导体业务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投资者说明会上,闻泰科技表示,安世半导体的日常生产、研发和运营仍在进行,公司的技术实力、客户关系和运营韧性等基本面未变;但短期内因决策链条变更、审批环节增加,运营效率可能受影响,资源配置灵活性会下降。同时,事件仍在发展中,最终调查结果和判决尚需时间,长期影响难以具体量化。

同时,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表示,目前产能端80%终端产品出货在中国大陆,其中70%来自东莞封测厂,10%来自第三方封测厂。目前出口管制下,绝大多数产品可保留在中国境内;半年报显示中国区营收占比48%,接近一半。第一优先是确保安世业务稳定,重点是中国业务稳定;正积极评估中国供应链闭环,与供应商、客户保持沟通,维系员工、生产和渠道稳定,最大化缓解外部冲击。在投资者对“最坏情况预判及预案”的询问中,杨沐表示,整体业务将在优先守稳中国资产和中国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海外业务。

闻泰科技正经历其转型之路上的至暗时刻。在面临美国实体清单下,毅然切割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产品集成业务,聚焦高毛利、高技术壁垒的半导体。然而,半导体核心资产安世又突遭控制权暂时旁落。尽管公司强调“经济收益权未受影响”,但其半导体业务的未来发展已蒙上阴影。闻泰科技将如何度过此次危机,稳固其半导体业务的根基,市场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征探财经”,作者:五仁,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