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2.9元/杯,又一咖啡品牌在上海“自杀式开店”?

咖门·2025年10月12日 11:36
美式3.9元,拿铁6.9元……

最低2.9元,美式3.9元、拿铁6.9元,咖啡地板价又一次被击穿。

这个比幸运咖还便宜的品牌,在租金昂贵的上海、北京等地开出8家门店,并且销量不俗。

没有规模支撑,在今年咖啡豆价格暴涨下,这个品牌是在“自杀式开店”吗?低价咖啡在北上广行得通吗?

最低2.9元/杯

上海出现一个“白菜价”咖啡

最近,一个在上海新天地、北京三里屯开店的低价咖啡品牌,吸引了我的关注。

在一线城市炙手可热的点位,这个品牌一杯柠檬水只卖2.9元,美式3.9元、拿铁6.9元、吐司0.9元/片,促销时一杯咖啡不到1元,被不少行业人质疑“自杀式开店”。

虽然低价,杯量和用料却特别有诚意,3000ml的超大碗美式14.9元;1000ml的超大杯悦鲜活拿铁19.9元;连锁店卖40多元一杯的饼干咖啡,它只卖7.9元;还有一个震惊全网的5L大桶美式,20份浓缩制成,售价49.9元。

神奇的是,以价换量策略下,它并不仅售卖高效率的意式基础款,而是上新了多款创意咖啡。

有用新鲜青椒盛放的青椒拿铁,还有加了醋和辣椒的酸辣汤美式,也有被称为“酸到没朋友”的香醋美式。

一般特调咖啡制作复杂,在精品店至少卖二三十元,它家全部售价不超过9.9元。

这个名为“TAIJUAN COFFEE”(下文简称太卷咖啡)的品牌,门店装修十分朴素简约,吧台上大大“喝啥”标语代替了店员的询问,店内唯一的装饰就是布帘样式的产品价格表,被网友称为“丧葬风”。

点开社交平台,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老板家里有矿吧?”

“上海新天地美式只卖3.9元美式,震惊三观。”

“咖啡到底能卷到什么程度?”

极高房租和极低售价的反差,甚至引发香港测评博主专门探店“看看它是怎么生存的?”

令人费解的是,这个看起来在沪“自杀式开店”的品牌,不仅没有被市场淘汰,反而在两年多时间里,相继在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开出8家门店。

在北上广卖“低价咖啡”

到底能不能赚钱?

为了更客观、深入观察这个品牌,我邀请了一位专业外援一起探店——众合咖啡创始人王涵超。

他是SCA国际咖啡协会会员,经常在国内各大咖啡赛事上做评委,也曾在国内大连锁品牌负责研发工作。一起来看我们的发现:

1、便宜又大碗的咖啡,一天能卖400+杯

我们所去的上海新天地门店,出了地铁口10米就到了,店铺面积约10平方米。

中午1点左右,有几个人排队,点开外卖平台看到,饿了么月售7000+,美团月售700+。仅外卖的出杯量大约在1万杯。店员告诉我,这家店一天的出杯量在400杯以上。

北京三里屯SOHO店,有顾客留言:“早上路过点单,已经60多单了”。从店员处了解到,这家不到10平的门店,一天有200~300单。卖最多的是1L装冰美式,7.9元/杯。

门店除了咖啡,还有吐司、贝果等烘焙产品,推测日均营业额在3000~4000元。

整体上是极致小店模型,选址顶流商圈、靠近写字楼,以外卖为主,做低价的“刚需饮品”,以价换量。

王涵超认为,只要开店成本和产品成本压到最低,出品效率拉到最高,这种模式仍有盈利的空间。

2、低价背后:罗豆拼配,提前预萃

一口气点了6杯产品,在店里蹲守一个多小时,逐一试喝下来,我们发现了这家店低价背后的小秘密。

先来说建店成本,这家店有4台咖啡机同时萃取,“看不出品牌,但猜测可能是二手设备,通过设备数量来平衡单量。”

吧台上还有一个约2L的保温壶,萃取的咖啡液会倒入壶内保存,顾客点单后,直接倒出使用。一杯美式基本十几秒就能出杯。

口感上,正如很多顾客留言:“这个价格下还要什么自行车”。

王涵超猜测,这家店的产品拼配了罗布斯塔豆,喝起来有明显的瑕疵风味,但胜在咖啡因含量足,提神效果加倍,满足打工人需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3、“极低价 + 话题感”,同时截获更多客群和社媒流量

第三点不得不提的是这家店的创意咖啡。

每一款都话题十足,比如青椒拿铁,在社媒上热度很高,它家每天限量销售,小程序上几乎天天都是“售罄”状态,一杯难求;

饼干拿铁,饼干杯和咖啡液分开出品,顾客拿到手后需自己把咖啡液倒入饼干杯中,既有颜值又有参与感,有吃有喝7.9元就能拥有。

外卖平台上酸辣汤咖啡标注“巨难喝”,里面有醋有辣椒,网友评“喝一口毕生难忘”;辣椒美式里有一整根红红的小米椒,点单时店员还会询问,能吃辣就把辣椒多捣压几次。

而这些新奇、看似黑暗的创意咖啡,都不超过9.9元,跟独立咖啡店动辄几十元相比,尝鲜成本低很多,而且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可以说,创意咖啡是这家店的引流款,用话题感低成本获客,顾客到店后再通过便宜大碗的1L装的美式/拿铁留住顾客,最终在附近2公里内吸引到足够多的复购顾客,一家店就持续有生意。

4、赶上好时机,成外卖大战的“受益品牌”

王涵超也提到,太卷咖啡很可能和库迪一样,是今年外卖大战的“受益品牌”。

“外卖补贴后,一杯咖啡不到5元,这种获得感和价值感非常强烈。所以在外卖大战中,越低价的产品,越能能吃到流量红利,形成类似赢家通吃的局面。”

今年幸运咖逆势崛起,库迪门店生意好转,贫穷咖啡馆曾一度爆单,足以让我们看到,死伤一片的外卖大战中,仍成就了少量幸运儿,太卷咖啡可能是其中一个。

低价咖啡赛道,仍然大有可为

事实上,咖啡价格的每一次下探都伴随着质疑,但暂时看不懂,不代表商业模式不成立。

从Manner砍下精品咖啡价格第一刀,到瑞幸横空出世开出千城万店,再到幸运咖铺天盖地占领下沉市场,每个品牌诞生时都曾被质疑“破坏行业价格体系”。

但结果有目共睹,Manner开出了2000家精品咖啡门店,瑞幸站稳了头部,幸运咖即将破万店。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人预测“未来能喝到的阿拉比卡咖啡可能会越来越少。”这也是今年咖啡豆价格一涨再涨的原因。

照此逻辑,现在处于市场边缘的罗布斯塔豆子,凭借高产优势,有没有可能迎来广泛应用?继而会不会引发咖啡价格的继续下探,诞生新的巨头?

一切都还未知。

中国的消费市场太大了,所有细分场景、细分价格带都能成就新的品牌,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乘以不断攀升的人均杯量,咖啡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咖门”(ID:KamenClub),作者:国君,36氪经授权发布。

+1
4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马拉松,收留了多少失意中年人?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