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最爱的羽绒服,卖不动了?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1月28日 19:30
成也时尚,困也时尚

“一万多买件羽绒服,不值。”

近日,北京中产陈莉在Moncler专柜前犹豫再三。即便有“黄牛”主动开出八三折的折扣,她最终还是决定再等等。

这样的犹豫在前几年或许不会出现。回顾2023和2024年底,北京SKP、三里屯、国贸,成都太古里,南京德基等地的Moncler门店销售都在社交平台晒出销售额破亿的消息。今年,类似的捷报却“静悄悄”。

图源:Moncler盟可睐官方微博

这种从高调到低调的转变,直接映射在财报上:Moncler连续九年的双位数高增长宣告终结。

2025年第三季度,集团营收按固定汇率同比下滑1%至6.16亿欧元,前三季度总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长彻底失速。占集团营收近九成的Moncler主品牌,三季度收入下降1%。

颓势其实早有征兆。2024年Moncler第三季度营收已下跌3%,虽经在冬季旺季短暂拉回,但今年二季度再度转负,Moncler品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

在高端羽绒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有着“羽皇”称号的Moncler为什么突然不香了?

“羽皇”,腹背受敌

在小红书,Moncler 相关词条有9.2亿次浏览,讨论量超370万。但是,按点赞来看,热度前十的笔记,有七篇停留在上个冬天甚至更早。

图源:小红书

图源:小红书

声量的退潮直接反映在消费端。

天猫官方旗舰店中,经典款Maya的评论区按时间排序,今年秋冬至今(截至11月20日数据)仅有12条评论,而2024年秋冬约为40条,2023年秋冬约50条。在得物平台,Maya今年9月至今(截至11月20日数据)的评论数约70余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长陷入停滞。

这一消费端的表现,与Moncler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无增长的业绩表现吻合。财报显示,亚洲市场第三季度营收与去年持平,虽仍贡献集团45%的收入,但增长动能已明显减弱。即便中国市场表现优于日韩,亦难以拉动亚太区域整体上升。

营销活动热度也出现“断层”。在小红书搜索“moncler大秀”,热度前二十的笔记,有16条都是去年10月的Moncler Genius大秀,而今年3月举办的Moncler Grenoble 2025秋冬系列大秀,即便有戚薇等高知名度明星做宣传,也未能复制去年的关注度。

左:Moncler Grenoble 2025秋冬大秀 右:2024 Moncler Genius“天才之城”上海大秀 图源:小红书Moncler盟可睐官方账号

关注被谁抢了?

从天猫平台的数据可见一斑。在“5000元以上羽绒服”销量前二十名中,Moncler、MACKAGE、加拿大鹅构成“三巨头”。其中(非推广位),加拿大鹅占据13款,MACKAGE有4款,Moncler仅占2席,另有一款为国产高端女装品牌之禾。始祖鸟、拉夫劳伦等品牌也凭借推广位进入前列。

图源:天猫

线下渠道同样反映出竞争加剧。北京SKP代购甄妮(化名)透露,尽管Moncler仍是店庆期间最热门的羽绒服品牌,但“小剪刀”(Moose Knuckles)、“大鹅”(Canada Goose)、“迈凯奇”(MACKAGE)等品牌势头强劲。“迈凯奇卖得特别好,店庆开始不到一周,在我这就卖了近30件,我还只是个小代购。”

不仅是羽绒服品牌,高端户外品牌也正大举进军高端羽绒服市场。今年“双11”,天猫户外品牌成交榜TOP20中,Moncler首次入榜,但仅位列第20名,排在前面的是北面、可隆、凯乐石、萨洛蒙、艾高、海丽汉森、迪桑特等专业户外品牌。

图源:天下网商

映射到销量,迪桑特一款售价3990元的羽绒服销量已突破6000件,凯乐石4000元价位羽绒服也有超2000人付款。这些中高价位段产品的热销,正不断蚕食着万元级羽绒服的潜在客群。

成也时尚,困也时尚

在高端羽绒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Moncler增长势头的放缓,或许跟其“奢侈品+时尚”的品牌标签有关。

1952年,Moncler在法国创立,最初以户外产品为主,至70年代才逐步拓展羽绒服品类。转折发生在2003年,时任创意总监Remo Ruffini收购品牌,进行了一系列关键改革:大幅提升定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Moncler从专业运动品牌重塑为奢侈羽绒服代表。这一战略恰逢中国奢侈品消费爆发期,使其高端形象得以在中国市场迅速建立。

对于“为什么可以卖那么贵”,无外乎两点——稀缺+时尚。尽管这已成为如今波司登、高梵等品牌高端化的标准打法,但Moncler早了十年。

Moncler官方在2013年对其使用的羽绒这样描述:“只使用最优质的法国鹅绒,主要来自法国布列坦尼南部和Perigord……以‘羽绒被’或‘四片式羽绒’而著名,这也保证了服装超强的保温性和非凡的轻盈感。”

图源:Moncler盟可睐官方微博早期内容

若将这一宣传转换为具体参数,品牌官方客服证实,Moncler羽绒采用的是90%鹅绒,蓬松度在700—900之间。

对材质的极致追求,让Moncler成为高端羽绒服的行业标杆。然而,在鹅绒已成为主流的今天,这套标准已不再具备稀缺性。

以波司登极寒系列为例,其宣称采用北纬43°—53°黄金产地的鹅绒,绒子含量达90%,蓬松度700+,定价为3099元;而被称作“Moncler平替”的高梵黑金鹅绒服,使用来自中国、西伯利亚等五国的“飞天鹅绒”,绒子含量同样为90%,蓬松度亦达700+。而在专业户外领域,北面、凯乐石、土拨鼠、Montbell等品牌更将蓬松度推高至800、900甚至1000的水平。Moncler曾引以为傲的材质标准,正被快速追赶甚至反超。

当然,除了用料高端,Moncler的奢侈品身份还取决于其时尚属性。

Moncler拥有三大系列——Moncler Collection(常规系列)、Moncler Genius(创意系列)和Moncler Grenoble(滑雪系列)。

Moncler Collection主打日常基础,Moncler的大热款式Maya、Maire 、Parana 等都出自这个系列,标志性黑色漆面视觉奠定了Moncler在消费者心中的核心形象。

左:Maya 中:Maire 右:Parana 图源:得物App

Moncler Genius主打创意设计,通过高频与知名设计师和潮牌联名,推出造型夸张、图案抽象的羽绒服,屡屡让品牌成为时尚焦点。

Moncler Genius系列 图源:小红书Moncler盟可睐官方账号

然而,随着时尚风向转变,户外风成了顶流,Moncler Genius的光环正逐渐暗淡。尽管品牌在2024年10月于上海举办的Genius大秀凭借国际化制作与全明星阵容收获了空前关注,但其市场热度未能有效延续,随后的业绩下滑成为最直接的证明。

面对这一趋势,Moncler并非毫无准备。早在2022年,品牌就已重启专注滑雪与高山场景的户外支线Moncler Grenoble,试图重新连接其户外基因。

然而,该支线的推进节奏明显滞后,直至2024年2月才在瑞士圣莫里茨举办首场时装秀。

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投入也反映出这一迟缓的启动。直至今年,Moncler才明显将资源向Grenoble倾斜。其官方微博数据显示(统计截至11月24日),Grenoble相关微博发布量已超40条,与Genius系列的50余条基本持平。而去年同期相关内容仅为24条,2023年同期更是低至4条。

北京SKP Moncler Grenoble 2025秋冬限时空间 图源:Moncler盟可睐官方微博

尽管投入加大,但Grenoble支线尚未能扭转Moncler的整体增长颓势。从财报表现来看,这一战略布局仍未转化为实际的增长动力。

对此,要客研究院院长、奢侈品专家周婷指出,Moncler重新强调“户外”基因,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奢侈品市场中构建差异化优势。但Grenoble支线本身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她认为,品牌增长停滞的根源在于主品牌整体势能的下滑。“Moncler业绩下滑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体现在品牌形象下滑、产品创新乏力与户外属性弱化;外因则包括气候变化导致的羽绒服市场需求变化、奢侈品牌进军户外领域,以及专业户外品牌的高端化发展。”

产品层面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多个平台销售数据显示,推出十余年的Maya系列仍是销售主力,热销的Maire、Parana等系列也均为多年前推出的款式。而曾引领风潮的黑色漆面设计,如今已成为行业普遍跟进的元素,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同样认为,Moncler面临的是“内创新不足、外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以始祖鸟为代表的高端户外品牌凭借专业口碑,已成为中产群体的‘身份符号’,这对Moncler的核心客群形成了直接分流。”

对此,周婷认为,Moncler应采取“比奢侈品牌更专业,比专业品牌更奢侈”的差异化定位,将户外元素转化为提升奢侈体验的附加值。但她同时提醒,随着其他奢侈品牌纷纷跟进户外概念,这一赛道的竞争正在加剧。

在当前高端羽绒服与高端户外品牌的双重竞争下,Moncler似乎陷入被动防守,而非主动进攻的状态。奢侈品寒冬,这位“羽皇”恐怕还要在冰封中熬上一段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报告”,作者:贾诗卉,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