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爆炸致1岁宝宝烫伤 ,网红品牌小熊电器陷质量危机
摘要:
主打“高硼硅玻璃”、“耐高温”卖点的小熊电器,近日因一起爆炸事件陷入舆论漩涡——该品牌恒温养生壶注水中爆裂,致1名一岁婴幼儿全身40%大面积烫伤。截至发稿,小熊电器仍未就核心信息进行披露。
9月27日,山东济南一名网民反映,家中使用的小熊电器养生壶于9月20日突然发生爆炸,喷溅的碎玻璃与沸水导致1名一岁婴幼儿全身40%大面积烫伤,伤势严重。据当事人称,孩子已于24日接受手术,后续仍需进行植皮及疤痕修复治疗。据《新京报》报道,小熊电器客服回应称“正在全力核查”,并提示“玻璃材质的器具遇到磕碰、撞击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其稳定性”。
事件一时间引发了不少宝妈群体的恐慌,也将小熊电器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凤凰网科技《风暴眼》在检索相关平台信息后发现,此类爆炸事件已非首次出现。
产品正常使用,却频发自爆裂
“今早煮花茶,煮着煮着水壶盖子忽然就爆了。”
“买来一年多,一个月用不了两次,今晚烧壶开水居然自己裂开了。”
“在加热煮茶过程壶底出现一道超过20厘米的裂纹……导致沸水外溢,还烫坏了我放在一旁的一张显卡。”
图|源小红书平台,用户上传的壶体开裂照片
近期,在小红书、消费保及黑猫投诉等平台,涉及小熊电器多款壶类产品玻璃部件无故开裂或爆裂的投诉增多。多位消费者反映,问题均发生于正常加热过程,而非外力磕碰。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称,其于2025年4月26日在小熊官方旗舰店购买的全玻璃恒温养生壶,在5月17日第二次使用时发生破裂,导致“开水漏了一地,地砖、踢脚线都泡了水”。该消费者强调,事发后商家第一时间并非道歉赔偿,而是要求其将壶底座寄回后再处理退款,但这一回复并没能让用户满意。用户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提出了退一赔三的诉求。
消费者的投诉并未止步于壶类产品。社交媒体上,关于小熊电器其他品类“精准年抛”的吐槽层出不穷。有用户称:“小熊的电器是怎么做到刚好一年就坏的?”这条帖子下聚集了大量相似吐槽,涉及抽水器、电饭煲、煮蛋器等,被用户无奈地称为“样样年抛”。
此外,更为复杂的电器也未能幸免。有消费者投诉其购买的小熊内衣裤洗衣机在保修期内即出现漏水,历经近两个月维修后,不久再次复发。甚至有消费者反映其小熊豆浆机出现“盖子往外喷”、“一使用就导致全家跳闸”等严重安全隐患。
网红爆品,陷入质量危机
据多起投诉案例,小熊电器的售后客服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回应模式:
首先判断为“人为损坏”或“使用不当”(如“盖子磕碰”、“盖太紧”);其次强调“陶瓷类、塑料类、玻璃类易碎易损耗配件不在质保范围内”;最后建议用户自费购买配件更换。
有消费者详细记录了与客服的对话:在明确陈述“煮着煮着自己爆炸”后,客服先推断为“明显撞击摔到的痕迹”,随后告知“玻璃不在质保内”,并提出“15元出售您一个盖子”。
图 |用户与小熊客服的对话截图显示
在消费保平台的投诉中,有消费者质疑价值90元的养生壶,玻璃壶体占比高达70多元,却被告知“一天质保都没有”,这与消费者普遍认知中,电器多有质保的情况截然不同。
前述内衣裤洗衣机的消费者称,产品在超出质保期后出现相同漏水问题,其寄希望于售后能给予一定支持。但售后直接告知需用户自付上门维修费,态度与此前保修期内时截然不同。也让其对该品牌印象大打折扣。
这样伤害消费者体验的情况并不少,有消费者反映,在申请维修时,客服响应迟缓,流程推进缓慢。一名消费者与客服的对话记录显示,当其追问维修地址时,客服以“需要先登记之后售后审核发出”、“之前客服新来的”等理由解释延迟。
要知道,小家电市场曾常年被苏泊尔、美的、九阳等三大品牌占据,他们皆创立于21世纪前。
创办于2006年的小熊电器可谓姗姗来迟,公开资料显示,其以“创意小家电”为品牌定位,凭借年轻化设计和线上营销策略,在市场中杀出重围。从最早出圈的产品酸奶机,再到豆芽机、煮蛋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市占率已到市场第四名,仅次于前三位小巨头。
然而过去两年,网红产品退热,市场消费回归理性,流量爆品失效,加之国家强调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实用与高品质早已成为家电行业的必修命题。
原本也希望实现“品质保障”、“安全材质”的小熊,却出现各类产品问题,壶类产品的“自爆”,为小熊品牌的发展敲响警钟。
截至发稿,小熊电器方面表示,正在全力核查该事件的详细原因。因无法接触到相关产品,目前无法判断事故原因,后续待有调查结果后会第一时间和媒体、用户进行通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作者:杨睿琪,36氪经授权发布。